APP下载

轿子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扶贫研究

2019-01-13张婉尧保云莹孙琳慧

魅力中国 2019年51期

张婉尧 保云莹 孙琳慧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由于云南省自然条件、区域环境、历史因素、政策因素等多方面的致贫原因影响,云南省一直都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全省有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88个贫困县,是全国农村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

国务院在2011年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领(2011-2020)》,第一次将旅游扶贫明确为扶贫方式之一。此后国家、地方都陆续出台了旅游扶贫相关政策,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更是围绕旅游扶贫从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旅游创业就业计划等方面详细的提出了旅游扶贫的目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脱贫。

具备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是旅游扶贫开发能否实现的根本,通过合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以旅游业的发展来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提升贫困人口的收入,最终实现脱贫。

一、禄劝县概况

轿子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该县属于我省88个贫困县其中之一。位于昆明市北部,东北接东川市,东临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南连富民县,西、西南和武定县毗邻,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的会理、会东两县相望。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屏山镇,位于县境南端、掌鸠河西岸的秀屏山麓,海拔1679米,年平均气温15. 6℃,距昆明市区90公里。禄劝东西宽69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4249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8. 4%。境内居住着彝、苗、汉、傈僳、傣、壮、哈尼、回等24个民族。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禄劝境内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几乎无灾不成年。这也是造成该县贫困的最主要原因。禄劝县工商企业起步晚、起点低、发展慢,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缺乏,企业员工技术能力仍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之受县域地理区域相对封闭、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且积累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该县成为省会昆明辖区内仅有的3个贫困县之一。

二、轿子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现状

轿子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禄劝县与东川市交界处,总面积 1.6456 × 104hm2,属于乌蒙山系拱王山脉余脉。距昆明市区 142 km,是距离昆明最近的一座雪山。该保护区始建于1994年,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成为4A景区。轿子雪山主峰轿顶海拔4223米左右,最低点海拔2260米,相对高差达1963米,有“滇中第一山”的美称。轿子雪山一年四季移时换景,春季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妮紫嫣红;夏季雨水丰沛,天池水满,瀑布飞腾,鸟语花香漫步山涧,满山杜鹃争奇斗艳;秋季野生动植物繁殖活跃,怪石盘山,冰瀑与石相搏,奇趣横生。“天池”与虫鱼鸟相谐共处;冬季积雪冰瀑,银装素裹。冰雪世界、原始森林、天然泉流、杜鹃花海形成了“春冰、夏花、秋水、冬雪”不同风光。

2010年昆明市为了更好地开发轿子雪山旅游资源,专门成立了一个面积达1 837平方公里的昆明轿子山旅游开发区,范围包括了禄劝县转龙镇和东川区红土地镇在内的9个乡镇,将轿子雪山景区与红土地景区串联起来,以旅游产业作为开发区的支柱产业。[1]2011 年昆明市委、市政府投入修建了轿子山旅游专线,2012 年轿子山旅游专线开通以来,“倘甸和轿子山两区”的游客逐年递增,旅游综合服务收入由 2010 年的 755 万元增加到2016 年的 5 812 万元,接待游客由2010 年的 7. 89万人次增加到 2016 年的 61. 89 万人次,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43%和 48%。[2]

三、轿子雪山自然保护区实施旅游扶贫的建议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

由于旅游扶贫既要保证当地贫困农户受益,又要符合旅游市场发展规律,因此要制定当地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才能保证旅游扶贫的综合协调发展。

(二)建立保障贫困农户共享收益的参与机制

旅游开发、旅游扶贫、旅游社区参与都是紧紧围绕着利益展开的,因此要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分配机制来促进旅游的发展,保证社区所有居民都能够享受到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收益,这些收益不单单只是经济收益,要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都要兼顾。

在生态效益方面,不能以破坏生态来实现短期经济利益,要大力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开发,维护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不受破坏。

在社会效益方面,争取政府支持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当地的交通、水电、医疗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直接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便利。

在经济效益方面,旅游开发后获得的经济利益分配是否公平、社区居民能否享受到合理的经济收益都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可采用多种形式对当地居民进行经济利益分配,比如直接参与到旅游开发中,获得经济创收;到旅游景区中就业,获得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对于特殊群体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做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制品,由景区售卖,获得经济收入。

(三)丰富旅游产品

轿子雪山自然保护区可以根据优势的资源和特殊的地理地貌条件,培育高山滑雪、高山草甸、山地探险等旅游产品。此外还可以挖掘民族文化产品开发,这里曾是彝族六祖分支地,有着深厚的彝族文化底蕴,通过建设彝族文化展示中心、举办彝族文化发展论坛、彝族火把节庆活动等方式丰富旅游产品。

四、结论

旅游扶贫的生命力就在于要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把当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结合起来,注重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底蕴,让旅游、生态文化建设和扶贫发展有机融合,通过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实现贫困人口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