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辅导员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建设途径
2019-01-13刘慧颖杨雪
刘慧颖 杨雪
(大连科技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以辅导员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以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人才为使命,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为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内在素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是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对课程进行创新改革,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有计划、分阶段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内在素养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教学资源建设
(一)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教学比赛、教学研讨,增强教师教学能力训练力度和教师教学培训成效。为了获得教学改革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提高科研工作能力和教学质量不断充实自己。经常组织团队教师参加全国、全省学术会议,了解校外科研、教学改革信息,加强校内外教师交流学习。
(二)不断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根据所需课程需要吸纳多专业辅导员,例如心理学、创新创业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等,充分发挥各专业优势,利用多学科优势设计课程趣味性,提高学生课堂主动性吸收度。
(三)认真培养青年辅导员教师,促进青年辅导员教师尽快成长。对新进辅导员要实行一对一跟班听课制,通过团队以高级职称教师为中心,制定副教授职称以上作为指导教师,通过指导青年辅导员学习、听课,参加课题研究等工作以培养青年教师。
(四)积极申报市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经常性组织团队教师开展科研、教研活动,高职称教师分享经验,每年要求团队每位教师都积极申报科研、教研课题,常写、常申报、常练习,锻炼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全体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
二、微课资源库建设
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为了更加适应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合理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下一步推行翻转课堂打好基础,团队成员自主录制了10余场微课视频资源库,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讲课程内容融入其中,其他课程还在陆续开发中,完成了所教课程的“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有目标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效果较好。
三、课件资源库建设
为了保证课程自有化,使整个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课件更加丰满,也为了更好地形象化教学,团队成员根据课程特点,自制了符合本校实际的多媒体课件,每门课程100%的课件为自制课件,且更新率均达80%以上。
四、网络教学
(一)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建设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及时反映学科最新成果和教学改革成果,团队成员根据本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等,利用辅导员工作的优势,在学生微信群、二级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课程信息、教学主要内容、PPT、课程阶段性测验,显著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
通过学生对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体验,为了更好地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形成符合我校的功能需求,从功能设计、应用模式、运行管理等几方面积累实践经验,为后续的全面推广实施做充分的准备工作。网络空间学习不仅可以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补,更可以使教学团队成员充分使用网络学习空间平台进行课程辅助教学,建立了网络学习空间课程,为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提供了方便,学生成绩显著提高。
1.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教学团队虽然以辅导员为主,但是应以素质教育为目标进一步突出《军事理论课》、《大学生入学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及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地位。要树立能力本位理念,突出实践课的教学,从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入手,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循序渐见对大学生的影响形成过程,以教学思想观念、学科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等研究为重点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2.提高教师团队业务水平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培养和进修,提升教师团队业务水平,使青年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更加了解、清楚行业现状,了解学科前沿,并且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
3.估计团队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研究
鼓励教师团队教师积极申报、承担各级教改项目,达到教学相长。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在课程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话题,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此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内容。
4.建设本团队品牌教材
课程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根据教学实际,适应新技术改革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成员根据多年课程教学经验,若要建立品牌教学团队,必须建设品牌教材,集中体现团队的特色和实力。通过教材制定课程计划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5.建设辅导员精品课程
运用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形式,包括课程面授、研究讨论、专家访谈、教学观摩、师生互动、课后阅读、网上留言和评论等多样化形式,突出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团队集中优势力量整合优质教学内容、优质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方法,综合各方面优质条件组成优质课程资源。同时,提升教师内在力量、教学技巧、教学方法、亲和力和感染力,推荐优秀辅导员申报省级、国家级辅导员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