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2019-01-13马莹莹关一鸣王秋霞李美佳潘晓曦张亚玉
马莹莹,关一鸣,王秋霞,李美佳,潘晓曦,张亚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长春 130112)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又名黄耆、绵黄耆、箭芪,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药用黄芪来源于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unge]或蒙古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unge var.mongholicus(Bunge)P.K.Hsiao]的干燥根[1],含有黄芪多糖、皂苷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及其微量元素等多种有效成分,以根入药,是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现代临床及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保肝、利尿、抗衰老、促进抗体合成等作用[2-3]。黄芪曾以野生为主,随着需求量增大,野生资源数量日渐减少,黄芪种植逐渐产业化,现今主要依靠人工栽培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目前,我国市售黄芪药材几乎全部为栽培品,主产于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甘肃省陇西县、渭源县、漳县和岷县等地黄芪栽培历史悠久,但规模化大面积种植较农作物、果蔬类起步较晚。然而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轮作周期频繁缩短、连作面积持续扩增,黄芪的病害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制约着黄芪产业的持续性发展。本文综述了黄芪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致病菌种类的多样性、抗病品种选育、栽培管理模式、土壤营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以期为黄芪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1 黄芪主要病害
1.1 黄芪根腐病
黄芪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部。发病时,茎叶变黄变软,叶片逐渐脱落,最后整株死亡;茎基部和根部表皮粗糙,逐渐变为红褐色干腐状,表皮易脱落[4],主根上有横向或纵裂条纹且维管束变为褐色腐朽,主根先腐烂,若土壤中湿度大表面会出现缠连的白色菌丝。
根腐病在黄芪各个生长阶段均可发病,一般在5月份开始发病,在7、8 月份多雨潮湿的时期最重,尤其是第2 年烂根严重,2 年生黄芪的发病率较1 年生黄芪更高[5]。在壤土、黏土地易发病,沙壤土地不易发病;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发病较轻,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块发病较重。黄芪道地产区北京市、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等地均已出现黄芪根腐病危害的严重性相关报道[6]。2000 年,北京市黄芪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市药用植物种植面积的33%,出现根腐病的地块发病率为20%~80%[7]。甘肃省渭源县部分阴湿的种植区发病率为40%~60%[8]。邓成贵[9]对定西市135个黄芪种植地进行调研发现,黄芪根腐病的发病率为35%~92%。内蒙古地区蒙古黄芪根腐病一般地块的发病率为30%左右,严重者可达80%以上,甚至导致绝收[10]。山西省道地蒙古黄芪发病率一般为10%~60%,3 年生或以上黄芪植株的发病率更高[11]。2005 年,随着黄芪产业的不断发展,黄芪种植基地面积逐渐扩大,根腐病发病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黄芪品质和产量的主要因素。
引起黄芪根腐病的主要菌群是镰刀菌属,其多个菌种均可侵染黄芪引起根腐病。1992 年,王立新等[10]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采集1年生和2 年生病株共106 株,采用病原菌常规分离法获得致病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和致病性检测确定,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的黄芪根腐病主要是以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为主要致病菌,其次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腐皮镰刀菌(F.solani)。2018年,张悦[12]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对2 年生的内蒙黄芪根腐病样品进行了分离与鉴定,通过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和基因组rDNA 的ITS 序列比对,鉴定其致病菌是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骆得功等[13]采用棋盘式取样法从甘肃省定西市46 个大田和实验基地取病样分离病原菌,通过微生物形态学鉴定其主要致病菌是尖镰孢菌和腐皮镰孢菌。陈垣等[5]通过对渭源县蒙古黄芪根腐病的田间调查,将病情指数为Ⅰ~Ⅳ级的病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到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立枯丝核菌(R.solani)分离获得频率最高,分别为42.1%、38.1%和36.1%,通过离体组织回接法鉴定主要致病菌为以上3 种。牛世全等[14]对甘肃省陇西县的黄芪种植地随机取病根,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同时采用rDNA 基因序列构建病原菌系统发育树,认为优势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与赵庆芳等[15]研究结果一致。高芬等[11]对山西省9 个不同黄芪主产区采集根腐病样本,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回接验证、微生物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山西省黄芪根腐病的优势菌鉴定主要是锐顶镰刀菌(F. acuminatum)、腐皮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平均分离频率分别为53.83%、26.42%和35.96%。
由此可见,由于不同地域环境和生态条件的变化,不同地区种植不同黄芪品种,引发根腐病的致病菌群组成和优势致病菌存在明显差异,随发病时期和优势菌群的变化,表现症状也不相同。茄腐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均属于土传病害病原,具有很强的寄生能力、生活适应性与致病力[14]。由地下害虫(黄芪根瘤象、蛴螬和金针虫等)取食造成的伤口更利于镰刀菌的侵染,从而加重黄芪根腐病的发生,导致根部损害严重[16]。
1.2 黄芪白粉病
白粉病发病开始于高湿中温时期,温度在20~30℃时容易发病,持续到霜降后植株病变枯萎。嫩叶背面、新枝易感病,发病初期在叶表、嫩茎、叶轴及荚果表面产生白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蔓延,最后整株被白色粉状物连成片覆盖,菌丝层很厚,似毡状。后期菌丝层的闭囊团从小黄点变成小黑点,严重时叶片逐渐干枯、脱落,最后整株枯萎[17]。
病原菌主要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地表越冬,在次年5~6 月份气候环境适宜条件下,闭囊壳大量释放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2 年生黄芪植株是主要对象,在叶片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1 年生黄芪5~6 月份开始发病,9~10 月份发病率可达100%[17-20],2 年生黄芪在次年5 月初开始发病。孙树文等[21]在黑龙江省药材基地对1 年生荚膜黄芪白粉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全年气温偏低,所以发病较晚,7 月中旬为发病初期,9 月中旬已处于发病晚期,全年降水量与发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徐福祥[22]通过对甘肃省定西地区的调查发现,黄芪白粉病在重茬地块或与其他豆科植物连作的地块发病重,病害发生率为46.7%~94.2%,病级指数为Ⅲ~Ⅳ级。2004 年,甘肃省陇西县、漳县、渭源县等黄芪主产区均普遍发病,其中漳县、渭源县发病严重,发病率为 35.5%~93.0%,病情指数为Ⅱ~Ⅳ级[23]。2012 年,周天旺等[24]通过河北省承德地区蒙古黄芪白粉病发生的动态调查发现,病情与温度、降雨量密切相关,6 月份日均温度达18 ℃时开始发病,7~8 月份日均温达22℃时疾病快速传播扩散,9 月份温度低于16 ℃时病情有所减缓。病发期的发病率一般为10%~30%,发病较重时可达 60%以上,甚至个别地区严重地块可达100%。在病发期,遇上强降雨时会加快传播速度并加重病情。傅俊范[25]通过对鄂西南山区的黄芪白粉病调查发现,白粉病在该地区普遍发病早,4 月中旬开始发病,7、8 月份高温干燥病情减缓蔓延,并提出液态水不利于孢子萌发。但降雨频繁、空气相对湿度大,则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能加快白粉病的扩展速度。
黄芪白粉病在华北地区、陕西省、山东省、东北地区等地均有发生[17-20],其致病菌为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26]。骆得功等[13]、陈泰祥等[27]在甘肃省选择发病严重的黄芪种植基地取样,通过对病叶上子囊孢子和闭囊壳等形态的观察鉴定,认为甘肃省引起黄芪白粉病的病原是真菌界子囊菌门束丝壳属黄芪束丝壳(Trichocladia astragali)。
1.3 黄芪霜霉病
黄芪霜霉病主要危害黄芪叶片,5~6 月份开始发病,是系统侵染性病害,发病初期黄芪叶片失绿褪色,发病后期叶片上产生灰白色霉层,严重时叶片脱落,整株枯死。
在甘肃省定西市调查发现,黄芪霜霉病的发病率为6.8%~39.6%,严重度为Ⅰ~Ⅳ级,已成为当地栽培药用黄芪的主要病害之一[28]。7 月中、上旬、叶片出现零星病斑、有霜霉层;8 月份是高发期,扩散迅速,通常在下部被遮挡的老叶部位发病严重。对黄芪主栽品种的病害调查发现,黄芪霜霉病已经成为甘肃省定西市黄芪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率为8.4%~43%,病情指数最高达Ⅲ级。该病发病程度与降水量和结露时间有关,降水量大、结露时间长,霜霉病发生严重,反之霜霉病发生较轻。霜霉病在日温为14~18 ℃时蔓延速度较快,低温或温度超过18 ℃病害发展缓慢。2012 年,霜霉病在甘肃省已经普遍发生,尤其在7~8 月多雨季节病害蔓延迅速,主产区病株率普遍达63%~100.0%,病情指数为Ⅰ~Ⅳ级。
骆得功等[28]、陈泰祥等[29]、陈秀蓉[30]对甘肃省陇西县的几个发病重的主产区采集病样,通过对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鉴定,认为黄芪霜霉病的致病菌为黄芪霜霉菌(Peronospora astragalina)。
1.4 其他病害
1.4.1 黄芪紫纹羽病 黄芪紫纹羽病俗称“红根病”,是由担子菌类的病原菌引起的根部病害,该病害的病原菌未被详细鉴定。发病初期须根呈紫褐色,后来逐渐向主根蔓延,并逐渐由外向内腐烂,表面有紫色菌丝和菌核。受害植株地上部分逐渐发黄、萎蔫、脱落,最后导致整株枯死[17]。
1.4.2 黄芪锈病 黄芪锈病是常见的叶部病害,引起该病害的病原初步被认为是单孢锈菌属(Uromyces)真菌,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褪绿色斑点,背面出现淡黄色小包斑。包斑里面是锈黄色夏孢子堆,发病后期孢子堆布满全叶,并产生深褐色冬孢子堆,最后导致叶片枯死[26]。
紫纹羽病、锈病在黄芪种植主产区的局部范围有发生,另外还有菟丝子、褐斑病等不常见病害,有些产区会造成经济损失,注意观察并及时防治。
2 主要病害的防治
近年来,随着黄芪需求量的增加,其种植规模逐年扩大,轮作周期不断缩短,导致黄芪根腐病的加剧,严重影响了黄芪品质并制约了药材的产量,给种植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31-32],因此对黄芪根腐病的有效防治是保障黄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2.1 品种的选育
随着黄芪产业的发展,人工栽培技术广泛推广,在国内道地主产区黄芪生产中良种比较单一,已不能适应黄芪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选育新品种已成为提升黄芪优质高效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甘肃省定西地区旱农研究中心以内蒙黄芪为父本,以本地毛芪为母本来杂交育种,于1999 年通过国家审定获得高产优质黄芪新品种“9118”[33]。崔贤等[34]选育的多倍体黄芪新品种“文黄11”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黄芪种植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种植。黄芪常规人工杂交育种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加之黄芪又是多年生植物,1 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是2~3 年,正常成功培育一个黄芪品种需要27 年。徐敬珲等[35]采用快中子辐照诱变育种技术,仅用12 年时间,缩短了育种周期,提高了培育的成功率,成功选育出黄芪新品种,于2013 年通过甘肃省省审鉴定为“陇芪3 号”(HQN03-03),该品种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尚虎山等[36]通过对黄芪栽培品种陇芪1 号、陇芪2 号、陇芪3 号和大田种的植物性状监测和产量比较发现,陇芪2 号、陇芪3 号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余2 个品种。育种技术改良后培育出的优质新品种为黄芪高产栽培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黄芪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在感染病菌后,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发生了变化[37],游离脯氨酸含量大量累积,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说明植物体内呼吸作用增强。脯氨酸累积是植株抵御外侵的一种防御反应,并且增加幅度与抗性呈正相关[38],因此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在植物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9-40],可作为驯化黄芪和培育抗性品种的参考依据之一。
2.2 栽培模式和土壤营养条件的研究
连作种植往往导致作物减产,是长期以来困扰农业生产和根类药用植物栽培的一大难题。马伟等[41-42]通过将多菌灵、福美霜、吡虫啉、微量元素等几种有效成分混配,成功研制出高效低毒内吸性强的黄芪种衣剂—AM,对幼苗期发生的病虫害具有较好的防效,对根腐病的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达到97.62%,同时能有效促进地上、地下部分的协调生长,对第2 年黄芪植株生物量的增长发挥作用。由此可见,黄芪中药种衣剂可以明显提高黄芪生长的根系活力[43],可为根系的发育和地上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黄芪种苗的生长发育与种子处理、播种方式、播种量等栽培方法密不可分,根部药用成分的积累量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不同播种方式、播种量的交互条件下育苗,蒙古黄芪种苗的个体质量和群体质量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在保证种苗个体质量和单位面积产苗数的前提下,渭源蒙古黄芪在播种量150 kg/hm2和采用覆膜穴播的方式时育成单位面积优质种苗数量最多[44]。韩多红等[45]通过用不同浓度Na盐胁迫荚膜黄芪种子发芽,发现低浓度的NaCl 胁迫对膜荚黄芪种子的萌发具有诱导促进作用,表明膜荚黄芪具有一定的抗Na 盐胁迫能力,具有向盐碱地引种驯化的潜力,或可缓解连作问题。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膜荚黄芪叶片的保水能力强于蒙古黄芪叶片[46],因此荚膜黄芪更适宜在光照强度相对较强的区域生长。曹建军等[47]提出,蒙古黄芪极抗白粉病,膜荚黄芪易感白粉病。故在不同区域播种黄芪,应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先天因素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品种。光照强度能够改变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48],针对黄芪根部各种药用成分,不同光照强度利于不同药用成分的积累,所以定向培育应根据目的成分选择适宜的光照强度[49]。
合理的生态种植模式可以减缓根部病害的发生,并有效提高黄芪的产量。轮作对黄芪根腐病的防治作用明显,在内蒙古固阳县的试验发现黄芪-马铃薯等农作物-畜牧业这一绿色环保生态模式,即黄芪与马铃薯轮作,牲畜粪便腐熟后是最有助于黄芪生长的有机肥料,减少了杀菌剂的使用[50]。鄂西南山区生产上实行“黄芪-洋芋-油菜-小麦-黄芪”4 年轮作制的栽培模式,解决了黄芪种植产业的连作障碍问题,间接提高了黄芪的品质和产量[51]。陈宏宇等[52]通过黄芪与不同植物的轮作研究发现,当年栽植甘草、黄芪的地块栽培黄芪根腐病严重;种植马铃薯、党参、苦豆子、小麦、板蓝根的地块栽植黄芪根腐病发病率较低。赵庆芳等[53]研究表明,小麦、玉米、马铃薯、党参的浸提液能有效抑制根腐病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徐福祥[22]调查发现黄芪重茬或与其他豆科植物连作的地块,黄芪白粉病发病重,发病率为46.7%~94.2%。张悦[12]发现,莜麦根系分泌物中存在的一些抑菌物质抑制了黄芪根腐病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莜麦与黄芪轮作可以缓解病情的发生扩散。
在黄芪种植过程中,由于产业发展需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可用农田有限,连作障碍越发严重,从而采用外源物质来改变土壤养分对黄芪种植至关重要。造成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数量和梯度的变化[54]。长期连作种植,其中微生物种群变化显著,细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增加[55],使土壤从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这是土壤地力的各项指标呈现衰竭的标志之一[56]。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土壤全氮、碱解氮的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从而长期持续提高土壤肥力,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小麦和玉米的产量较常规施肥和对照增产显著[57],从根本上改善并创造了基质。张江丽等[58]选用来源广泛的基质与园土混配(园土∶草碳=3∶1)成栽培基质,有效促进了黄芪根部的生长。马中森等[59]发现在轮作制和重茬土壤条件下蒙古黄芪施用新型肥料25%凹凸棒矿化复合肥适宜,高产、优质、高效及抗病性好。崔云玲等[60]在甘肃某试验地蒙古黄芪的高产施肥平衡效应研究中发现,黄芪在磷适中水平(150.0 kg/hm2)时增产效果显著,最高综合产量的氮、磷、钾比为1∶1∶0.75,最有经济效应产量的氮、磷、钾比为1∶1∶0.25。徐敬珲等[61]在定西市旱作区试验地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黄芪的影响,当施氮、磷、钾比例约为18∶13.5∶11 时,紫纹羽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分别较未施肥处理降低了8.4%和6.6%,较对照增产了28.3%,合理配施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养分,缓解病害的发生,显著提高黄芪产量及效益。
2.3 化学防治
对于黄芪根部和地上部分的病害,化学药剂防治是最直接、高效、快速的解决办法。石爱丽等[62]采用杀虫剂与底肥混施+杀菌剂根部浸苗的方法,筛选出10%噻唑膦GR 与底肥混施+1%申嗪霉素SC 300 倍液浸根的处理对黄芪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黄芪商品率和产量均有所提高。早春黄芪发芽前,喷洒波尔多液,或喷施0.3 波美度石硫合剂可以预防白粉病的发生,每15 d 喷施1 次,连续作业3 次可以预防白粉病的发生。发病初期要选用保护性杀菌剂防治,如50%多菌灵WP 600 倍液、1%武夷菌素AS 15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 1 000 倍液,或者生物制剂哈茨木霉菌300 倍液等。发病后,选择治疗性杀菌剂喷雾防治,即25%戊唑醇WP 1 000 倍液,或三唑酮WP 1 000 倍液,或40%氟硅唑EC 5 000 倍液等药剂喷雾,一般7~10 d喷1 次,连续喷施2~3 次,要交替用药[23]。周天旺等[24]对1 年生黄芪发生白粉病的动态调查发现,在病害快速传播期5%烯唑醇ME 和20%丙环唑ME 明显优于传统杀菌剂25%三唑酮WP。陈泰祥等[27]建议在黄芪霜霉病发病初期,可以喷施保护性兼治疗性的杀菌剂,如 67%丙森·缬霉威 WP 500~600 倍液、687.5 g/L 氟吡菌胺SC 800 倍液、70%丙森锌WP 300~400 倍液、60%吡唑·代森联WG 1 000~1 200 倍液、52.5%噁酮·霜脲氰WG 1 500 倍液等,每8~10 d 喷施1 次,连续喷药2~3次,交替用药可有效控制该病害。
目前,对黄芪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集中在种植模式、土壤营养和化学农药防治方面。合理轮作,生长周期长,成效慢;化学防治虽有一定效果,但所用农药不仅会在植株和土壤中残留,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会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甚至降低黄芪的药用价值和品质。靳敏等[63]调查发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蒙古黄芪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严重,不仅危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影响蒙古黄芪产业的发展。因此,在蒙古黄芪种植过程中,应注意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使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以确保黄芪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2.4 生物防治
黄芪病害尤其是根腐病,作为制约黄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已有学者开展对其生物防治的研究。高芬等[64]采用平板对峙和牛津杯法测得 PGPR 菌 G10 的发酵液对黄芪腐皮镰刀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大(18.83 mm),同时在根际施用该菌,能促进黄芪种子萌发,提高寄主对氮源的利用率,改善磷素营养。辛中尧等[65]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发现,枯草芽孢杆菌B1、B2 对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的防效分别为41.30%和48.16%。滕艳萍等[66]通过盆栽试验发现,木酶Ⅱ制剂对腐皮镰刀菌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57.8%。郑豆豆等[67]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放线菌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flavus)和丙氨菌素链霉菌(S. alanosinicus)对黄芪根腐病致病菌的防效较好,抑菌率最高可达77.78%,最低抑菌率在58%以上,对黄芪根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同时发现几种放线菌菌株复配成混合菌,盆栽试验中对黄芪根腐病的防效达到72.32%,高于单独菌株的防效。郝锐[68]发现拮抗芽孢杆菌的菌株G88 和G11 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和亲和性,混合施用增加对黄芪根腐病的抑菌效果,为根腐病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天然合成的吲哚二酮哌嗪类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已经成为新药研究领域的热点[69]。张弘弛等[70]在恒山分离获得黄芪内生真菌青霉菌(Penicillium SP.),其次生代谢产物吲哚二酮哌嗪能有效抑制黄芪白粉病的致病菌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的生长,该内生菌有望成为黄芪白粉病生物防治的备选资源。
目前,对黄芪几种病害的生物防治主要集中在筛选有益生防菌(真菌、细菌和放线菌),且逐渐从单一拮抗菌株转成将不同生防菌按不同比例复配来展开防治。由于复配菌株代谢产生的抑菌活性差异、抑菌谱的不同、定制能力的强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克服和弥补单一拮抗菌的抑菌谱窄、持久性差的弊端。但目前针对生物防治的研究成果均局限在室内和盆栽试验,而大田试验成果很少,还需更多学者提供可行性数据。
3 存在问题及展望
目前,黄芪霜霉病、白粉病的基础研究非常薄弱,定向研究比较少,部分学者停留在病原菌鉴定以及病害调查方面,病原菌与黄芪的互作机制研究还不完善,黄芪根腐病的致病因子与寄主、大环境的共生关系研究涉及不多,不能为靶标基因选育抗病品种提供有效理论依据。在病害综合防治方面,连作障碍是导致黄芪根腐病的主要来源之一,直接影响黄芪的药用价值和产量,应注意栽培模式的改变。在化学防治方面,药效快,但对土壤环境有影响,且致病菌易产生抗药性。目前生物防治方面,关于中草药病害的生防制剂少有报道,在我国已登记的生物农药中尚没有黄芪根腐病的生防药剂。在已报道的拮抗菌生物防治黄芪根腐病的研究中,目前都处于室内筛选和盆栽试验阶段,缺乏大规模田间应用的微生物药剂产品的研究。
使用单一的化学药剂或生物农药可能刺激土壤中部分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其生物群落结构,引起抗药性,造成药剂防治效果不佳,所以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物种越丰富,多样性越高,对抑制土壤病原菌生长的能力越强,选择绿色环保复合肥改变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应根据最适宜生长地势、环境因素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如通过内蒙古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及地势,来驯化抗逆性品种,或者栽种前提前进行土壤消毒,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预防黄芪根腐病及其他病害的发生。避开连作,通过与马铃薯、洋葱、党参等经济作物或药用植物合理轮作,提高黄芪的产量和品质;可以筛选拮抗菌并获得持效期长、成本低的广谱高效新型生物农药复配进行生物防治,但不能仅局限于室内试验,要与田间药效相结合,筛选出效果好的生物药剂进行大力推广,取代化学药剂的使用。选育、种植优质种苗以及改变耕作模式等措施是目前控制黄芪各种病害蔓延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尚没有完整的防治方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以保证黄芪的产量和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