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
2019-01-13李碧敏
李碧敏
(重庆市綦江区高庙学校,重庆 401432)
核心素养关注的是学生的核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以及在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与品格。核心素养的培育所关注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强调的是学生个人的修养和情怀,以及自主发展、创新实践能力。地理学科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教师应当重视,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有效发挥地理学科价值和育人功能。
一、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含义
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要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地理的基本知识,学生学会从地图上获知地理信息,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灵活运用,养成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习惯[1]。
其次,学生应当具备地理思维,在此基础上锻炼地理实践能力,在真实的情境当中进行社会调查和乡土考察等实践活动,并形成一定的生存素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地震、泥石流、土地沙漠化和酸雨以及常见雾霾等现象时,能够正确分析其对人类生活的危害影响,趋利避害,凭借生存技能提高个人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力所能及地改善环境。
最后,通过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起家国情怀,对祖国和家乡的依恋、归属和自豪感。对全球发展态势积极了解,以较高的包容性,尊重各国文化传统,培养起全球意识,理解国际间合作的重大意义[2]。
二、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可以在社会调查,户外考察和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具备较高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地理教材的知识可以分为图像、文字以及活动三部分内容。其中,活动部分是对地理文本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对图像的完善。活动部分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更系统具体的教学中启发思维,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增加对地理探究的热情与兴趣,使学生习惯于在地理角度观察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思维[3]。
地理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丰富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参与度,主要可以采用读图分析活动和读图识图活动,激发学生充分的想象力,形成地图思维,探究地理现象,总结其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等。比如,近年来东南亚的旅游日益火爆,教师可以利用旅游路线,引出《东南亚》一课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东南亚的政区图和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的过程中,充分调动积极性,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化的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地图学习的兴趣,巩固学生已掌握的地理学知识,实现思维的拓展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二)梳理课堂问题,建立完善的人地协调观
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深挖教材,在教学内容当中提炼出有效信息,形成导向型问题,让学生以问题为指引,进行深入的自主探究,不断完善地理知识体系。尤其是人地协调观的树立,是地理学科素养的重中之重。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要以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地理事物,学习地理现象,最终形成稳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品质;以成熟的人地协调观对周围地理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及整合与预测,正确认识地理现象对社会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明白人地关系是相互的,既可以和谐共生,也可以发生人地矛盾,万劫不复。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现代生活环境的改善提出建议,以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地理问题[4]。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地理教师可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常见问题相结合,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在地理课堂的参与度。比如《天气与气候》一课结束之后,学生可以应用所学习的知识,正确分辨卫星云图以及天气符号。教师可以将这一课与气候变暖的全球性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思考气候变暖对地球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分析导致全球变暖的因素,从地理的专业性视角,分析遏制全球变暖这一现象的有效措施,师生之间共同讨论,使学生树立起地球和人类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地理观念。
(三)完善地理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养成综合思维
地理知识是一个相对独立,在内部又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通过将地理知识转化为树形结构,通过线性模式和三维模式,帮助学生梳理清晰的地理脉络知识,建立起完善的地理知识结构,便于正确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制约的复杂关系,对演变的规律、发展的过程进行总结[5]。
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香港当做树干,在此基础上,将地理概况和经济概况作为两条树枝,然后将香港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人口和面积等划分到地理概况树枝上,将现代交通服务业、经贸中心等划分到经济概况的树枝上,帮助学生将复杂的香港知识进行梳理,对其地峡人稠的环境有直观的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析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发展综合素养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实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