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姓氏与韩国姓氏的比较
2019-01-13李爱子
李爱子
(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一、绪论
姓氏,本是姓与氏的合称,家族系统与血缘关系的标志。姓氏对于人类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徽章。姓氏作为文化载体,是民族血脉、国脉、文脉的符号性体现,是研究历史、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中原,这是当今全世界华人的共识。中华姓氏也不例外,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有密切的关系。“中原”一词,原本有广义、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中原则指古代的豫州一带。《尔雅·释地》云:“河南曰豫州。”河南是中原地区最核心的区域。本文的叙述即取“中原”狭义的概念。
二、中原姓氏与韩国姓氏的起源、发展比较
(一)中原姓氏的起源,发展
中原地区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使该地区成为众多姓氏的发源地。无论是姓氏的萌芽、产生、发展,还是普及、定型,无不与河南息息相关。
姓,代表氏族的血统,最早起源于母系社会。早期的姓出自于氏族的图腾。从时间上姓的产生远远早于文字,已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河南正是此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因1921年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的仰韶文化,正是母权社会繁荣阶段的代表。该文化陶瓷上的鸟、鱼、蛙及人首虫身等图象,可能就是最原始的“姓”的标志。
夏、商时期,从奴隶制兴起到全盛,也是中华姓氏得以发展的时期。而这两个朝代活动的中心地带均在今河南境内。氏作为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是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表示功勋和地位。而此期中原地区氏族林立,正如《史记·封禅书》中所云“黄帝时万诸侯。”
周朝是我国古代史上姓氏产生最多,得到普及,并相对定型的一个重要时期。周朝以后姓氏没有更大的发展。而河南是在这一时期起到关键作用的地区。西周是一个强盛的奴隶制国家,立国初期实行的贵族内部层层分封的“裂土分封”制,为后来的姓氏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血缘关系的姓和氏之间发生最重要的变化是西周初期,周武王灭商后,重新确立了姓、氏的关系,“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士而命之氏。”(左丘明《左传》)结果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无数个氏,也衰亡了无数个氏,而姓是不能改变的。现在汉族集中的100个大姓其中97个大姓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氏。
姓氏经历了周朝严格的宗法制度时期,到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实施的“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建立了户籍制度,打破了姓和氏的规定模式,姓和氏不再是贵族和特权的专用字,不分贵贱,都可以有姓氏,姓氏混合为一。
到了汉代,汉族姓氏以先秦时期形成的姓和氏为核心,吸收周边民族的姓氏,形成了同姓不同郡望的姓氏。秦汉时期奠定了中国姓氏延绵不断地稳定传递的基础。
(二)韩国姓氏的起源、发展
朱蒙建国,国号定为高句丽,取高姓,百济的开国皇帝温祚,继承扶余的血统,因此取姓氏扶余。新罗始祖赫居世因生于瓠而命为朴姓;金氏始祖因生于金卵而命为金氏。这些姓氏看起来从古代开始存在于韩国,但韩国的三国初期并没有使用汉字姓氏。新罗第24代真兴王时期建立的庆尚南道昌宁碑(真兴王22年,561年),首尔北汉山碑(真兴王29年),咸兴黄草岭碑(真兴王29年)和真智王3年(578年)在大邱建立的戊戌坞作碑证明这一点。以上四个碑上刻录的人名,没有一个人名使用姓氏。
在中国的文献中第一次出现高句丽王朝的姓氏是南北朝时代的《宋书》。《宋书》记载高句丽长寿王的名字为高琏。《晋书》,《宋书》,《南齐书》的有关对百济的记载看,从13代近肖古王到27代威德王时期,王室的姓氏记录为余氏,29代武王以后的王室姓氏记录为扶余氏。新罗的真兴王第一次记载成为金真兴的中国文献是《北齐书》。从以上的中国文献记载判断韩国三国时期出现汉字姓氏的时间是分别是高句丽在长寿王(419-491)时期,百济近肖古王时期(346—376),新罗真兴王时期(540—576)。三国时期虽然出现了汉字姓氏,但并非人人都使用姓氏。从真兴王时期和真智王时期的碑文内容可以得知。
据朝鲜著名地理学家李重焕《择裏志》载:“自新罗末通中国而始制姓氏,然只仕宦士族略有之,民庶则皆无有也。”虽然新罗末期和中国交流引进了姓氏制度,但当时使用姓氏的仅仅是王公贵族,和中国进行交流的人。韩国姓氏同其它民族姓氏一样,始于贵族,由贵族(国王)开始,自上至下,由根本以支派,由少到多地发展,逐渐普及的。
936年太祖王建建立高丽王朝後,为了便于管理开国功臣和地方势力,在全国开展了郡,县改编措施,以及下赐了很多姓氏,建立了韩国的姓氏体系。于是高丽初期,出现了很多使用姓氏的人。这时所有的王公贵族都拥有了姓氏。但姓氏正式普遍使用是从高丽中期的文宗皇帝开始。文宗9年(1055年)颁发命令,对无姓氏者取消科举报考资格,以此强化姓氏的使用。因此姓氏开始得到普及。
李氏朝鲜时代初期姓氏除了奴婢等贱民阶层以外,平民也使用了姓氏。但直到1909年实行新的户籍法,规定每个人必须有姓氏和本,全国百姓才取得了姓氏。
三、中原姓氏与韩国姓氏的来源比较
(一)中原姓氏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国名为姓氏。如程、房、杜、雷、宋、郑、吴
2)以邑名为姓氏。如:苏、康、邵、叶
3)以居住地为姓氏。如:姚
4)以先人的名或字为姓氏。如:林、孙
5)以官职为姓氏。如:尹、史
6)以爵位或谥号为姓氏。如:王、文
7)以技艺为姓氏。如:陶、徐
8)因避讳或避难而改姓。如:严、朱
9)以事为姓氏。如:李
(二)韩国姓氏的来源主要有一下几点:
1)来自神话传说故事的姓氏。如:金、朴、济州岛的高、夫、梁
2)自己起姓。如:扶余、高
3)中国皇帝或韩半岛三国国王赐姓。如:金海许氏、甘泉文氏,孙,崔
4)从中国传入朝鲜的姓氏。如:张、孔、闵、印,杜
5)来源不详的古代姓氏。如:百济的沙、燕、解、国、真、苗
四、中原姓氏与韩国姓氏的数量比较
(一)中原姓氏数量
2006年1月11日的《人民日报》报道:在涉及全国1110个县和市的姓氏调查中,共调查到姓氏4100个。其中前100个姓氏占全国人口数量的82%。列为前3位的李,王,张分别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4%、7.2%、6.8%。经过谢钧祥的逐一考证得出在新100大姓中,全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有40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43个。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在河南。
(二)韩国姓氏数量
有关韩国姓氏的数量,1486年编撰的《东国與地胜览》记录了277个姓氏;1782年编撰的《增补文献备考》记录了496个姓氏;1960年人口普查时统计为258个姓;1985年姓氏统计时274个姓氏,其中前5位姓氏是金,李,朴,崔,郑。前3个姓氏各占全国人口的21.7%,14.8%,8.5%。
另外韩国人的姓氏中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即“本”。所谓“本”,即指该姓氏的始祖源出于何地,也就相当于中国人的籍贯。韩国虽然姓氏数量不多,但本贯却非常多,大概有4000多个。占韩国人口最多的前四大姓氏中,金氏可考的本贯有116个、李氏有102个,朴氏有44个、崔氏有42个。
五、结语
姓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形成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传统文化的生命信息学遗产。中原姓最早起源于5000年前的母系社会,氏起源于父系社会,到了秦代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姓和氏混合为一。因此中原是先有姓,后有氏。而韩国最早出现汉字姓氏的时间是三国时代的百济近肖古王时期(346—376),和中原相差约3300年,所以中原姓氏传入韩国时已经合二为一,韩国不再分姓和氏。韩国姓氏的来源没有中原姓氏的来源丰富,与中原姓氏最大的不同点是韩国姓氏虽然数量不多,但所有姓氏都有本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