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9-01-13秦伟
秦伟
(石家庄高新区南辛庄小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做好预习
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学习课文的第一步就是熟读课文,借助字典理解词语,让学生逐渐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然后在课堂上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通过预习,就会逐渐提高了自学能力,同时还要抓住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来。让学生养成阅读课文时去相互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学会互相交流。
(二)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和感悟
引导学生逐渐积累丰富的语言,并以此为契机来引领学生掌握课文重点,从整体上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教师通过“读一读,圈一圈”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运用分析、归纳、综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加强知识的横向与纵向对比,通过知识迁移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并能主动地进行创造性思维,逐渐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体会。
三、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考虑到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极为有限,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仅仅是字词句的学习阶段,尚且谈不上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主要针对的是高年级的小学生。
(一)教师应该让学生具备阅读的基本素质
既然是阅读,有阅有读。在学生自由阅读看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有效的朗读也是学生进行阅读的促进手段,而且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学生的自主阅读基于新课改的大背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旨在有效落实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自主阅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有效阅读,并不是自由放任、毫无限制的阅读。目前,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学生阅读量的缩水。现在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以及许多学生迷恋电脑游戏和电视剧,导致阅读量的大量下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发挥积极的作用,让学生能够重新树立阅读的意识与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籍,鼓励学生去阅读,然后可以利用一些课上的时间或者是作文课上,让学生谈谈或者写写自己的想法。
(三)教师要在阅读中激励学生去正确地思维
其实,学生的阅读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形成的过程。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之后,他们的思维能力也会在阅读中不断地获得有效的提升。学生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会让阅读产生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
五、比较阅读,开拓视野
著名教育家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发散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的。”从语文教学方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实现学习过程正迁移收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在小学教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同一体裁、主题而选裁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是学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而阅读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动力,只要社会、学校、老师、父母重视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一定会不断提高,以至形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