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棱有角的文坛刀客
——韩石山

2019-01-13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寇庄北街太原二十一中马俊英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9年7期
关键词:刘心武石山文坛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寇庄北街太原二十一中 马俊英

有这样一位人民教师,坚守三尺讲台不慕名利,为一届一届学子点燃写作梦想;有这样一位本土作家,用纸笔叙写现代文学,成为我国文坛上的一股清流。他就是被称为“有棱有角的文坛刀客”的韩石山先生。

韩石山,笔名韩富贵,1947年出生,山西临猗县人。1970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当过多年中学教师,不仅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有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先后担任汾西县城关公社副主任,《黄河》杂志副主编,中共清徐县委副书记。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4年受邀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任副主席,并担任《山西文学》主编,现为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主要成员。任职期间,著作等身,最初主要撰写小说,成名后,又写散文、文学评论等,长期从事小说、散文、文学批评等门类的写作及现代文学的研究。他的文字,或犀利,或细腻,有时通俗如话家常,娓娓道来,常以敏锐的目光洞察世间百态,不卑不亢,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现实。

一、写自己的文字,让别人说去吧

每个作家的经历、思想不同,所写出的文字也不同,但每一部作品都带有作者的个人特色。韩石山的作品,在写作技巧、写作特点、表达效果等方面看似没有特别的讲究,细细品读却有明显的个人风格。总体来看,他的作品中评判性的文字居多,常常是快意恩仇的直接评价,只谈自己的想法观点,这一点在现代作家中极为难得,而这也正是他性格的体现。韩石山始终保持自己的风格特色,这正是他被称为“有棱有角的文坛刀客”的原因所在。

仔细阅读他的作品,最大的感受便是敢想敢说。他擅长写小说,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在小说人物中;他也常写散文,却说自己的散文写的并不好。在某次谈话中,他曾幽默地说:“叫我说写小说,我总能说个头头是道,你们听了一愣一愣的。叫我说做学问,在理不在理,也能说上一大套。只有写散文,只有叹气,只有苦笑。为什么呢?散文,尤其是当下的散文,说句直白的话,神仙也写不好。”在他的眼中,不仅当代散文,从汉唐到明清,有灵气有感情的好散文,连十篇都没有。对此,他的解释是,一方面,在古代,散文原本就不是文学作品,而是实用文体;另一方面,是散文与文学作品的冲突,当下,散文归到文学作品中,但散文的纪实与文学作品的虚构、夸张形成了冲突;最后,还因为当下的散文,想要承载的东西太多,要考虑很多外在的因素,附加条件太多。基于此,他认为,散文就是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文字,从细微处着力,从细节处展露,原汁原味,真实才生动。

这是韩石山对文学创作的理解,这一点也可以启发我们,想要写好带有感情的好句子、好文章,平时就要多加练习。

二、批评别人,就是要让别人都听得见、看得见

韩石山著作等身,享有盛名的却是他批评别人的文章。别人称赞的,他不屑;别人追捧的,他质疑。对我们的大文豪鲁迅和胡适,他专门写了《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来“称赞”,对李健吾、徐志摩、林徽因,他写《李健吾传》《徐志摩传》《寻访林徽因》来“赞美”,连他自己都评价自己的文章《谁红跟谁急》,说自己《装模作样——浪迹文坛30年》。

(一)文字刻薄,字字珠玑

读韩石山的作品,最大的感受便是他的文字刻薄,字字珠玑,当然,这也与他当时的环境有关,较为宽松的文坛才能够容纳丰富的文学作品。如《谁红跟谁急》这本书,被归为文学批评一类,但全书没有一处引用和标注,全是自己的见解看法,甚至有人说整本书都在骂人。和其他的评论家不同,大多数人在批评文学作品时不会直接指出,往往先扬后抑,或轻松幽默,或蜻蜓点水,或婉转含蓄;韩石山不同,他不仅直接说,而且大声地说,刻薄地说,针针见血地说。在文坛上至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韩石山评钱钟书时,钱学正在兴起;批评王蒙时,王蒙的新作正被文坛追捧;讨伐韩少功时,他的《马桥词典》摊上官司;炮轰谢冕时,他主编的两套百年文学经典刚出版。有人说这是韩石山在蹭热度,谁红蹭谁。但是认真思考韩石山的评价,一字一句有理有据,看似站在主流的对立面,但他是看得最清楚的那一个。因此,不得不说,他是有想法的作家,更是有勇气的作家。被封为大家或大师的人物,他仍然敢于批评,而这正是作家难得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二)酷评毒辣,角度刁钻

韩石山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谁要是背离中央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想恢复文化大革命那一套,我还是要‘酷评’下去。”由此可见,他的酷评毫无情面,堪称毒辣,爱憎分明,惊世骇俗。他的文字就像匕首,狠狠刺向对方。在《装模作样——浪迹文坛30年》中,韩石山的言论更是出位。书中,他直接评判许多作者的写作初心不正。如王蒙70岁写《青狐》,书中有很多情爱场面,对此,韩石山激烈批评说,到老了反而释放出潜意识里的荡妇意识,实在没必要。还有他说刘心武写的《他们都到哪里去了》“是新时期以来,最下作的一篇文章”。这篇文字的效果是刘心武诅咒了所有跟他有过节的人去死,不得好死。而刘心武的《给侄孙女的七条忠告》,忠告侄孙女不要随意失去童贞,语气和思想“可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下流的文字了”。韩石山狠狠地把刘心武拍死在道德的耻辱柱上。

(三)关心民瘼,开启民智

像钱钟书、鲁迅等,他们在我们的心中是神一般的存在,韩石山并不否认他们的地位和价值,但他反对将他们供奉为神,顶礼膜拜。

他的文字,看似独特的出发点,实质上是真正的立足于百姓民众。他主编的《山西文学》,不仅硬指标订阅量成绩不俗,其中的文字更是秉承“关心民瘼,开启民智,叙事文体,健朗风格”的办刊宗旨。在办刊上,韩石山有时确实显得有点狂,说“期期都有韩石山”,“就是要让杂志沾一点我的薄名”。但实际上,韩石山的文章是真好,是所有的浮云之下最实际的东西。

韩石山的文字,如同他的人一样,初读觉得硬涩、尖刻,仔细品读,才能够感受到他文字背后的灵魂魅力。

猜你喜欢

刘心武石山文坛
张石山 作家书法作品欣赏
《清人咏大石山诗》书法
炸 酱 面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
舌尖上的昙石山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