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谈高中作文教学
2019-01-13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徐晓飞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 徐晓飞
小引: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没有完美人格的学生多写不出充满正能量文章,即使挤出一些文字,也是装腔作势。所以,要让学生写出美文,首先必须让他去做美好的事,行为必须美好。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第一位的任务当是为“立德树人”奠基。
高考结束,学生对试卷或试题大都不再思考了,都忙于报考等待录取通知书。我们教师却不能,因为研究试卷对今后的教学很有好处。2019年高考后,笔者对作文试卷进行揣摩,发现文题所秉承的是“立德树人”的宗旨。鉴于此,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要将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重中之重,努力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
一、“立德树人”前提下的写作实践需学生具备高尚的精神品质
2019年的高考作文,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写作。试卷所给的材料内容不复杂,逻辑元素还是比较清晰的,尤其是“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能够促使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如果学生不具备高尚的精神品质,则写不出比较理想的人与人“共存相生”的内容。我们在平时语文教学中必须努力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我们必须利用教材文本,让学生在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时,细心体悟文本中人物的“精神品格”。我们也必须让写作主题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奋发努力,教材文本中的人物已经为我们树立起了榜样。我们更应当让学生参与到“立德树人”的活动中,这些活动具有熏陶感染作用。我省某考生写《怀想天空》的考场作文时,想到的是农民父亲。他之所以能够怀想自己的父亲,是因为春种夏收季节他和父亲到田间劳动。他感到父亲虽然是普通的农民,但父亲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平凡而又普通的伟大是考生切身感受到的。考生所崇敬的伟大,正是考生之美好精神人格的体现。该考生的考场作文正因为具有感恩之心,具有新时期必须弘扬之美德,被评高分。
二、“立德树人”前提下的写作实践需学生具备辩证思想
高中生对人、事、理都有自己的思考,而且是比较独立的思考,说是独到的见解也不算夸张。学生具有这样的思考是好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学生的见解过于独特时,往往是很难改变的。近年高考作文出现0分现象,是因为一些考生满腹牢骚,思想过于偏执。这种与时局格格不入的文章只能判0分。作为教师不能简单地牛过河去拉尾巴,应当努力创造条件不让这种现象存在。怎样杜绝这种现象呢?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平时我们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他们对某些人、事、理的理解就不会片面,也不可能偏执和激进,更不可能在作文中一味发泄。学生能辩证思考问题,也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表现出比较完美的人格。学生有了辩证思维,那么平时对人、事、理就会有正确的评价。学生对人、事、理评价正确,就是在某种程度上为“立德树人”奠基。
三、“立德树人”前提下的写作实践需学生具备美好行为
学生的理想和信念一般都比较明确,但有的人思想偏离了正确的人生轨迹。虽然这些现象不是那么严重,但也不能小觑。学生思想偏离人生轨迹,在作文中便不能去描绘充满正能量的事物,笔下的人物形象也不丰满,其原因就是不能对自己所见闻的人、事、理做出深入而又深刻的思考,不能正确对待事物,不能以小见大,在平时的为人中不能择善而从之。从诸如此类的现象去看,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没有完美人格的学生多写不出充满正能量文章,即使挤出一些文字,也是装腔作势。所以,要让学生写出美文,首先必须让他去做美好的事,行为必须美好。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第一位的任务当是为“立德树人”奠基。平时的语文教学,力求让作品中正面人物的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如教学李密的《陈情表》,我们不仅仅让学生去理解作品的文学意义,还应当让学生得到正能量的熏陶感染。要求学生平时多做些感恩父母和长辈的事情,多做些孝顺父母和长辈的事情。学生所做的事情对他人乃至社会是有益的,那所写出的作文主题必然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