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乐茶
2019-01-13潘春华
◎文/潘春华
老来乐茶,乐在品茶
过去,我喝茶为了解渴,大都喝一些价格便宜的炒青、茶末之类的低档茶,春夏秋冬一个味。现在不同了,不仅子女们四时为我备好优质茶叶,而且品种不少,有西湖龙井、安吉白茶、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安溪铁观音、福建金骏眉,以及当地产金山翠芽、茅山青锋、圌山碧螺春等茶叶。饮茶更是注入了休闲养生的理念,遵循“热时喝绿茶消暑降温,寒时喝红茶生热暖腹”的养生之道来调节茶品,尽情欣赏那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茶趣奇观,品那令人心醉的清幽隽永的茶香。家中来了客人,不再用大瓷缸沏上满满一缸茶水来招待了,而是更注重茶叶质量、沏茶水质、茶具质地、泡茶调制等待客品位及敬茶之礼,在煮水、烫壶、洗茶、高冲、低斟等茶道茶艺中,享受茶文化的乐趣。
闲暇时,隔三岔五我也会邀几位好友去茶社喝茶。寻得一幽静铺面,临窗而坐。雅致的茶室,悠远的檀香,舒缓的丝竹,从窗格透过的日光映在几案上,安详静好,不由得让我感受到古人饮酒赋诗时的那种意境。此时,我们聊着各自感兴趣的话题,静静地品茶,尘世的纷扰都远去了,便会获得一种飘飘然的“以心品茶”的快感,不知不觉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地。去外地观光旅游,知名茶园茶馆是必去的,一是品尝地方名茶的一份清香;二是品味一种情趣和乐趣。独自在家时,我也经常会舒适地窝在软软的沙发里读书、饮茶。有茶香伴书香,更觉适意而闲雅,平淡而亲和,享受“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的闲适生活之美。
老来乐茶,乐在写茶
古人看来,品茶是希望自己能喝出点文化;写茶则是希望别人能喝出点文化。近年来,笔者涉足茶世界,查阅茶叶发展史料,探求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撰写了40多篇关于茶叶、茶事、茶道、茶俗、茶馆、茶食、茶药等茶文化的文章,并在国家及省市级报刊上发表,如《茶是一种厚重的文化》《寿星黑茶》《金山翠芽拾趣》《龙井问茶》《斗茶雅风》《分茶雅趣》 《花样茶令》 《悠悠茶歌》《也谈茶具》《茶名雅趣》等,既为爱茶人沏上一杯杯芬芳甘醇的香茗,使中国茶文化得以弘扬,又从中寻得了茶缘和茶趣。
其实,品茶与写茶都是一种情趣和心境,不一定要品出那么多的典故,也不一定要写出四时流转月盈月亏。只求远离尘世的浮华与喧嚣,将内心那些繁琐之事暂且放下,享受内心的畅快、清澈、干净、怡然与自乐。老来乐茶,可让生活变得更加悠闲、自在、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