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脑子明显大不如前,有什么好办法吗?
2019-01-13黄彩平
您好,我最近跟父母聊天,发现他们脑子明显不如以前好使了。例如他们对我说的新事物的信息接收速度慢了,得说几遍才能明白怎么回事儿;看报纸时,有时一段内容经常前后看好几遍才能看懂。反应速度也变得很慢,前面说过的事儿,转头就给忘了,常常得说几遍才说得明白;买东西也算得比之前慢了,还经常算错。教他们用微信付款,总忘记怎么操作;跟邻居打牌时也常常忘牌。这是老年痴呆了吗?怎么才能改善呢?
北京 马女士
马女士您好!
您说的情况,很多家庭都经常遇到。当我们跟老人讲话时,说了一些比较长的句子,老人很有可能会抱怨:“什么意思啊?没听明白。”实际上老人是想说:你说的话太长了,前半句还没理解,后半句就来了,虽然每个字都听清了,但是整句话却不理解。有时,老人在看某些评论时,既要看懂评论的意思,又要记住之前发生的相关事件,一会儿就糊涂了。同样,日常生活中,老人出去买东西也面临着心算等任务,如“一块五一斤的苹果,买五斤二两需要多少钱”等等。许多老人会感叹自己脑子不如年轻时了,这里反映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这些老人的工作记忆减退了。
工作记忆是什么呢?是指在完成记忆、思维、推理等相关脑力任务的过程中,暂时存储和消化信息且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日常的交谈、阅读、计算、学习新东西(如发微信)的过程中,工作记忆能力良好是保证这些活动正常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包括语音回路、视空间模板和中央执行系统三个部分。其中,语音回路主要负责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的存储,比如记住刚说过邻居外出旅游的事儿,才能继续询问人家旅游相关的事情;视空间模板主要负责视觉空间信息的存储,比如先向右转,过两个路口后,再向左转;中央执行系统主要负责工作记忆中的控制性加工,即协调工作记忆各部分功能,比如从以前的记忆中提取哪些信息,怎么把刚才的信息编辑存起来等。
工作记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短时记忆。一般意义上的短时记忆,只涉及将信息记住即可,如记得今天带了五十块钱这一件事儿。而工作记忆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临时的“工作平台”,在这个工作平台上,大脑对信息进行操作、处理和组装。如既要记住一斤苹果多少钱,还要算出总共要付多少钱;既要记住之前出了什么牌,又要计划接下来该怎么出。
大量研究表明,工作记忆在个体认知行为或脑力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个体在复杂认知行为中表现差异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核心因素。它在复杂认知活动中具有双重作用:第一就是负责获取当前信息,并与以前的记忆中的内容匹配、联系;第二就是暂时保存重要信息,从而可以获得对事物的整体理解。所以工作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尤其是老年人都非常重要。
非常令人兴奋的是,工作记忆可以通过锻炼而得到改善甚至提高。脑生化方面的研究证明,脑形态和功能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不仅表现在儿童脑发育过程中,在老年人脑中也存在,合理锻炼可以有效地补偿由于脑的老化与神经退行性改变带来的神经结构缺陷。
如果老人经常锻炼工作记忆,就可能把这个临时“工作平台”维持在一个相对高效稳定运转的状态,在加工信息时会更有效率,也会减少类似“舌尖效应”即“话到嘴边却忘了说什么”的现象。这里先跟大家介绍一项简单又常见的活动,国外神经成像研究证明,当人们演奏、聆听、想象音乐时,大脑许多区域都在活动,说明音乐训练与人脑的结构变化有高度相关性,可以使很多脑区兴奋。我们鼓励老年人多参加合唱活动、跳广场舞、学简单的乐器、多听听音乐等,既可以丰富生活,使心情愉悦,又可以延缓衰老。所以,老年朋友们赶紧活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