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9-01-12韩新明

关键词:军民协同育人

韩新明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绵阳 621010)

自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富国强军的新要求,提出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发展就是要把国防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各种资源优势的交流与融合,使生产力和战斗力可以相互转化与传递,从而实现富国和强军的高度统一。

作为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等教育走军民融合发展的道路,不但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为富国强军战略提供人才保障的基础性工程。纵观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军事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决定性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输送所需人才的重要使命。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高等院校要紧紧把握好当前的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军地协同育人的改革路径,切实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

一、相关概念解析

(一)中国高等教育及其构成

关于什么是高等教育,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比如,美国和日本把中学之后的教育都统称为高等教育,而英国的高等教育仅指大学(University)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3年发表的《关于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资格的建议》中指出:“高等教育”是经国家主管当局批准的,由大学或其它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各类型中等教育后水平的学习、培训或研究性培训。在我国也有一些学者专门对高等教育的概念进行过阐述,如潘懋元先生认为“高等教育是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杨德广先生认为“高等教育是在受完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在国家认可的高等教育机关接受一年以上的专业教育的教育”。[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杨德广先生对高等教育的界定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专门强调“国家主管当局批准”或国家认可的教育机构/机关提供的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教育才是高等教育。在此基础之上,又有学者对高等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再次界定并论及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构成,如杜希民在《高等教育概念的多重解读和内涵》一文中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各种专业教育,它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既包括全日制高等教育,也包括成人高等教育。[2]

出于研究需要,本文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是指由国家认可的国民教育机构和军队教育机构提供的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各种专业教育。它由学历提升教育和能力提升教育两部分构成,培养对象包括两部分,一是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即富国人才;二是直接服务于国防军队建设的人才,即强军人才。

(二)军民融合协同育人

协同育人是继“合作教育”“联合培养”之后出现的新术语,国内学者是从探讨“协同育人模式”开始来认识和界定“协同育人”这一术语的。如蔡志奇、孙伟等认为“协同育人模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办学主体通过相互合作与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各方优势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从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3]陈兴文等从校企合作的视角认为“校企协同是将育人过程中的各方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形成对受教育者的正向影响,从而实现整体教育效果的最优化”。[4]王素君等认为校企合作育人的模式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校企合作育人是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根本目的的系统性活动,这项活动以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以政府及行业机构为中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市场规律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人才、知识、物质资源交换与共享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朱绍友等认为“协同育人是教育者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合理配置和利用各方面优质资源,协同、有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使受教者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的教育活动”。[6]杨辉认为“协同育人就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与企业、政府及行业机构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有用性,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7]

基于以上学者对“协同育人”概念的认识,本文认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是指根据富国强军战略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军地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全方位合作与协同科学配置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活动。

二、中国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高等教育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的理念一经提出,国内各高等教育机构就开始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发展的最佳路径,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中国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协同育人路径的探索情况

1.军地协同培育军事人才的主要形式

为了满足强军改革的需要,在借鉴国外军事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之上,我国也在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养各类军事人才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为国防建设的发展和军官队伍结构的优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探索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由军队和国家相关部委从上至下联合推动的模式,其主要形式有如下几种[8]:

一是军地合作培养国防生制度。自1999年7月开始试点到2017年5月宣布结束,延续了18年的国防生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合作培养国防生制度开启了依托国民教育为军队培养干部,从更大范围选拔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道路。[9]二是部队从高校毕业生中直招士官制度。2010年3月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委联合颁发了《直接从非军事部门招收士官工作规定》的通知,部队每年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士官。该项工作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着眼满足陆军部队信息化程度较高士官岗位以及海军、空军、火箭军等专业士官岗位的需要,充分依托国民教育资源招收部队紧缺、技术复杂、培训周期较长的专业技能人才。[10]三是定向培养直招士官。2012年解放军总参谋部、国家教育部发布通知,面向全国7省(区、市)11所地方高校开展依托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工作,以拓宽部队专业技术士官来源。[11]由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庐阳区人民政府、庐阳区武装部三方商定而设立的“兵源预储班”为军队定向培养信息类优秀大学生兵源即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12]

第二类是高等学校与军方(机构)自发协同的模式,其主要形式是军地合作定向培养军/士官。高等学校与军方(机构)自主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明确分工,根据部队军/士官岗位实际需求商定培养方案与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对象在校学习期间,部队指导机构可以对部分课程的教学进行指导或直接参与课程教学。培养期满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部队相应岗位工作。西南科技大学的前身西南工学院早在1993年就与原解放军总装备部下属的29基地联合共建工程力学本科专业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此后,地方高校为军队“订单式”培养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以及“双学籍”飞行员的培养等都属于此类范畴。

2.军民融合视域下军地协同培育国民经济建设人才的主要形式

从专业教育的视角来看,普通高等学校培育国民经济建设人才的工作可以由自身独立完成。但是从国内外人才培养的实践来看,多方主体协同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佳选择。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军地协同育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军地协同完成高校的国防教育任务。在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让大学生有机会学习部队的优良传统和军人的优秀品质,不仅有助于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更有助于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近 30 年来,我国普通高校主要以“军训+军事理论课程”模式开展系列国防教育工作[13],经过长期的实践,高校国防教育实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有了较大提高。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军地共享。一般来说,部队在思想政治教育、纪律作风养成教育方面相较高等学校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一些高校充分发挥部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通过红色宣讲、兼职辅导员、军营开放日等教育形式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时代性[14],更好地达成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3.军民融合协同培育军地两用人才的主要形式

军地两用人才是指既能服务于国防军队建设又可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用型人才。我国关于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探索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

一是国家有关部委通过自身直属高校以及与地方高校共建培育军地两用人才。如国防科工局基于自身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于涉军企事业单位的职责定位,除了通过直属的高校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以外,还与41所高校签订了共建协议,共同培养军地两用人才。[15]二是部队与地方协同构建军人退役前后教育相衔接的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具体的举措如江苏、山东探索建立了退役军人单独招生制度,即在指定的高职院校或技能特色名校开展退役士兵单独招生试点。此外,江苏省还探索建立了退役军人免试入学制度。内蒙古、江苏实施了“入伍即入学”政策,开展了“专业培训进军营,网络教育进军营,教学服务进军营”的“教育三进”活动,将退役军人教育前移至服役期,缩短了军人退役后的社会适应期。江苏省还建立了军地教育培训学分积累制度和军地职业资格认证对接制度,构筑了退役军人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学分转换体系,推进军事教育培训与社会教育培训无缝对接。[16]

(二)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关于高等教育领域军民融合协同育人保障体系的实践探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7]:一是高等教育军民融合的政策法规日益完善。为保证高等教育军民融合的顺利实施,军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军民融合发展的法规和相关政策。早期的国防生培养、研究生和双学籍飞行员的培养、后备士官培养、地方大学生入伍、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等都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就是这方面的代表[18]。2018年中央军委机关相继推出的关于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发展、军事训练场地军民融合建设等一系列法规文件和政策措施也为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二是高等教育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目前,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已经形成了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统筹、军地部门协同推进、军地高校具体落实的纵向工作机制。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军队院校在横向上形成了行政协调、联席协作和区域联盟三种比较成功的运行机制。三是高等教育军民融合智库力量逐步壮大。当前,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相继成立了“军民融合研究发展中心”“军民融合研究院”“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或专门列编了与军民融合有关的教研室,军民融合教学科研机构实体不断诞生,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军民融合发展理论研究队伍正在茁壮成长,陆续推出的一批研究成果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对统一军民融合思想、凝聚军民融合共识、找准军民融合方向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将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发展分支机构,专门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军民融合问题。

(三)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探索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但是从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需求来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军民融合还没有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协同育人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制约着高等教育军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1.宏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1)高等教育军民融合的保障性制度供给不足。在法制建设层面,由于目前我国的《军民融合法发展法》还没有正式出台,与军民融合有关的现有的国防建设法律体系和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的修订工作也还没有正式开展,高等教育军民融合的法制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跟进不及时,导致一些具体事项由于没有政策支撑只得推迟进行或放缓进行。还有一些政策缺乏前瞻性的思考,也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导致政策解决问题的实效性不强,最终达不到宏观的战略要求。[19]

(2)高等教育军民融合的体制性障碍难以逾越。长期以来,我国的军地教育一直处于分离的状态,二者之间的体制性障碍很难逾越。现行体制中的“碎片化”倾向仍然十分明显,表现为军地之间缺乏有效的体制联接整合,军民分割的“二元体制结构”没有明显改变;军地两大系统内部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突出,部门与部门之间各说各话,各干各事;高等教育军民融合缺乏统筹协调,协同育人缺乏统一规划和整合。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直接导致高等教育军民融合过程中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等现象的频发。[20]

(3)高等教育军民融合的观念性障碍亟待克服。在思想观念层面,由于认识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另外也担心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带来的潜在风险,造就了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发展的观念性障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军民融合的思想观念相对封闭,思维模式依然停留在计划任务时代,对外合作、军地协同的意愿还不够强烈。不论是部队院校还是普通高校目前大多还是事业单位性质,它们大多习惯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投入到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精力不足;面对滚滚而来军民融合大潮,大多数高校既想参与其中又担心改革带来的风险,对于推进跨校、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育人模式整合瞻前顾后、踯躅不前。

(4)高等教育军民融合的机制性障碍有待突破。当前,高等教育资源要素的军民融合程度还不够深入,各类资源的共享还无法实现,这主要是由于相应的机制不完善造成的。首先,国家高层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各协同育人主体缺乏外生动力;其次,军地双方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军事教育体系与国民教育体系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合作比比皆是,导致协作效率低下。最后,在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还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比如协同育人的主体在纵向上应该如何理顺关系,在横向上应该如何密切协作方的关系,多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如何协调等等。[21]

2.微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军地协同培养军事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协同培育军事人才的形式不少,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防建设和军队发展解决了人才短缺的问题。但这一类育人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由于选拔的国防生/士官生源来自不同高校,客观上造成了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不便于部队的统一管理和培养;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军队的实际需求目标有一定的偏差,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部队工作的时间较长;一些学员投军报国的热情不足,对军队的严格管理环境估计不足,从而出现签约对象中途毁约的现象,造成军地教育资源的浪费。[22]。

(2)军地协同培养国民经济建设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防教育方面,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能按照要求开展国防教育,但多数都流于形式,对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国防教育不受重视,具体表现为:课程教学设置缺乏科学性, 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且与当前的形势脱节。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开展的国防教育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军训 + 理论课”形式,其中以军训为主体,理论课授课为辅助。而军训部分的课程内容基本上和基础教育阶段的军训课相似,主要以队列训练、内务训练为主,显得老套、单一。另外许多高校在军训工作结束后没有开展国防教育的后续教育,更没有形成后续教育的常态机制,国防教育取得的成果少则几月、多则一年便荡然无存。这种流于形式的国防教育产生的结果是尚武爱国精神没有入心入脑,国防意识淡薄,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意愿不强[23]。

在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方面,大部分高校主要采用的是聘请部队政工干部担任名誉辅导员、开展红色课堂讲座或参与军营开放日的方式开展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问题也不少。在这种体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多数追求的是教育形式上的创新,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关心则较少,因而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达成度不高。

(3)军地协同培养军地两用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军地协同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方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对培养目标认识模糊,基本上是按照国民经济建设人才进行培养,出现的问题和前面谈到的问题大体一致。二是军人退役前后的一体化教育体系还处于探索期,从军事人才向国民经济建设人才转变的道路还没有完全打通,军地学分互认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退役军人系统化的培训以及学历提升工作才开始起步。

三、提升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协同育人质量的建议对策

在如何推进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发展方面,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从宏观层面上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4]:在更新思想观念方面,应该加强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发展理论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并指导高等教育军民融合的实践;在顶层设计方面,要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组织领导机构,对高等教育如何做好军民融合协同育人进行统一规划;在制度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对军地资源共享、军地协同创新、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等较为重要的活动、事项,要明确各协同主体的责、权、利,促进高等教育军民融合规范高效发展;在成果转化方面,既要突出示范效应又要突出带动效应,努力做到教育资源共享、转化成果共赢。

结合前文对高等教育领域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形式的梳理,以及对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就如何提升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协同育人质量的建议如下:

一是从宏观层面构建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生态系统,以实现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依据生态系统的构建要素,重点设计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生态系统框架,包括协同育人生态系统的构成、影响因素,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互动机制。协同育人生态系统的建设要通过一套包括正式与非正式、内部与外部制度安排来协调协同育人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协同育人生态系统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主体互动治理。制度创新是协同育人生态系统建设的核心,文化是协同育人生态系统的一种关键要素,因此构建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生态系统需要从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入手,搭建协同育人资源共享平台、培育创新文化环境,构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主体互动与共享机制,形成开放合作包容健康的协同育人生态系统。在正式制度建设方面,可以效仿美国,用法律法规确保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质量。如可酌情考虑将依托普通高校培育后备军事人才的组织制度、相关方权利义务、保障机制等内容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相关法律中,同时配套出台一系列细化的国防教育条例、行政法规及章程,以规范协同育人中的选拔、培养、用人等环节。[25]在非正式制度建设方面,要在高等教育领域构筑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的熏陶、规范和凝聚作用,让军地协同育人成为一种行动自觉。

二是从中观层面构建军事人才与国民经济建设人才互转的闭环,以实现人力资本效用的最大化。当前,我国依托高等教育培养国民经济建设人才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大学生直接成为经济建设人才,二是大学生先成为军事人才再转为经济建设人才。当然,在特殊时期(比如战争)国民经济建设人才也可以转为军事人才。其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表示:

图1 军事人才与经济建设人才互转图

要实现这两类人才的互转,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人才自身的素质符合互转条件(如身体素质、国防/军事素养、经济建设素养),②要有转化的辅助支撑条件(如人才遴选政策、互转人才学分银行政策)。通过构建两类人才互转的闭环,可以实现人力资本效用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富国与强军的高度统一。

三是从微观层面构建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示范基地,以确保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质量。要根据部队对不同层次军事人才的需求,分类打造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示范基地。对于不同类型的基地,校方和军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一起商定培养方案,尽可能地优化配置地方高校与军方的教学资源以确保协同育人的质量。要出台示范基地的激励政策,在经费、高级职称指标、学科评估指标、专业认证(评估)指标、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以确保高校有动力争创示范基地并稳步推进基地建设。要构建军民融合协同育人专家库、教师库,成立军民融合协同育人从业者协会,发放相关专项津贴,出台军民融合协同育人专家、教师流动管理办法,以防不同区域、不同基地之间的恶性竞争。

结语

我国的高等教育要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必然要顺应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美、英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应在借鉴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主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军民融合协同育人路径,在培育军地两用人才方面敢于突破,为国家的发展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培育更多的优秀紧缺人才。面对军民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军地双方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打通军地之间人才的流动通道,实现军地双方教育资源的互补共享。只有不断拓宽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发展的渠道,努力开拓通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才能保证持续不断地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更高质量的全能型人才,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军民融合的深度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军民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