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渔文化传承的创新展示空间设计
——以深圳大鹏新区“渔文化”体验馆设计为例
2019-01-12龙乐希邓镇江
龙乐希 邓镇江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一、大鹏新区渔文化的传承问题
“民族的即世界的”,渔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代表,是渔民们在进行长期渔业实践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起源早至旧石器时代,凭借着其独特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及特色文化的成果综合传承至今已有万年。近些年来随着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大鹏新区在渔文化的传承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种传承并未以全面及多元的形式进行总结及推广,出现了以下问题,如:渔文化文物保护程度不足,建筑的材料、样式失去原生的形态,渔文化装饰元素未能完整地保留时代特性及地域特征等。渔船、渔具、捕鱼、打鱼、养鱼、加工等与渔业相关的生产方式,也包括渔家、开渔节、吃鱼、祭鱼等与渔业相关的生活方式,其生活习俗、乡土人情、建筑装饰、节庆活动、民间信仰等形成了独特的渔文化内涵[1]。大鹏新区渔文化的内涵也未能有创新的发展传承思路与形式,导致文化传承的路上颇受阻碍。
二、展示空间对于渔文化传承的应用价值
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精确创造,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氛围,不仅含有解释展品,宣传主题的意图,并使观众参与其中,达到完美沟通的目的,我们一般把这样的空间形式称为展示空间[2]。渔文化及渔文化的内涵元素可以在主观的设计,应用空间功能规划,平面布置设计,灯光装置设计与有规划的设计集合于特定的空间及场所上的得到创新的文化传承方式,运用展示空间的优点将刻板传承方式的渔文化进行创新。在展示空间内,渔文化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都可以得到很好展示,如:①运用装置设计呈现物质文化的实况工艺制作过程②运用渔文化的非物质文化中的符号进行造型概括、形体提取等方式呈现到展示空间的小品及构造上。以全面富有创新的形式诠释渔文化,凸显渔文化内涵的特性,能够在表演、视觉、造型、视听、语言、综合艺术形式上营造出生动的文化传承空间,对渔文化进行充满生命力的展现,充分引导人群与渔文化进行多形式的多元交流,巩固升华对渔文化的融汇和记忆。以创新展示空间传承大鹏新区的渔文化是对渔文化有利传承方式。
三、“渔文化”体验馆的设计方案
(一)空间构成及动线设计
渔文化体验馆大体上采用渔排的形式进行搭建,建筑从尺度、体量、装饰皆以渔排形式构成,将遗存的渔文化建筑元素丰富肌理,增添历史斑驳痕迹,整体营造出渔业感。馆内由室外廊架、开放式展区及室内展区构成,空间比例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都为游客营造出不同的游览情绪,通过室外廊架的设计将整体平面布置呈现出鱼的造型符号,尾巴部分由室外廊架构成,躯干及鱼头则由开方式展区及室内展区构成。渔文化体验馆的动线由“渔之廊架”“实况之渔”“VR渔业动态故事区”“渔文化总展示区”组成依旧绘成一条鱼的形状。通过渔文化生物形象特色的动线设计,游客们可以在展示空间内体会到动静结合的渔文化的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宛若乘着一艘渔船在捕鱼的姿态,既微波荡漾又银鳞雀跃的捕鱼情景。
(二)内容构成
渔之廊架由渔网搭建而成,再以贝类等渔特色装饰置于渔网上,贝壳装饰品在旭日的照射下泛着点点采光、微风吹拂及雨水地点下发出动听的声音,将渔业的四季都呈现在廊架上,从一开始就为游客展现写实的渔文化。实况之渔以渔产工具、服饰进行陈列加上渔文化工艺师的现场工艺品制作丰富其区域内容,结合灯光特效映射将渔文化的内容进行实况传递,引导游客走进渔业文明,以先入为主的方式让游客奠定渔文化的基础认识。VR渔业动态故事区则结合了VR装置给予游客们丰富的感官体验,感觉:地面模拟捕鱼海浪的起伏,让游客感受到捕鱼时的颠簸;听觉:海鸟声,波浪声,渔民吆喝声,塑造多样的听觉体验;视觉:通过VR装置技术播放渔业历程故事感受渔文化,以多感官体验方式巩固游客对渔文化的理解,夯实文化理解。相较于之前的展区,渔文化总展示区是多元的存在,整体以渔文化复古浮雕文化墙搭建加上水波纹、鱼鳞纹、渔网纹的纹样对装置进行设计重新包装,让触摸屏、展板屏都富有渔文化元素。以文化互动型的形式让游客从实践上了解渔文化,阅读、游戏、饮食、等渔文化生活体验都置放在渔文化总展示区内,通过目的性的设计让展区整体内容更加多彩,以实践的方式了解渔文化。
四、结语
文化传承的方式是需要不断优化的,具有动静结合、内容丰富优点的展示空间为渔文化的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的化保护、 发展、传承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条件及场所,是文化传承载体的典范。渔文化体验馆是创新型的展示空间,陈列渔文化工艺品及文物的同时具备了体验游乐赏识的功效,展区皆回归到文化传承的本身且通过创新的角度去构建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而设计的,既传播展示了文化又传承了文化,突破了以往文化传承的形式,也对以往的展示空间做出了创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