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实践中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9-01-12王睿颖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手工业本课情境

王睿颖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一团中学,新疆 阿克苏 843008)

从教材地位看,《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是必修二经济史“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与特点”专题的组成部分。这一专题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发展段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在农耕文明下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之间关联密切,是古代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目内容学习,重在理解此后近代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成分的变动,对现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启发意义。

从教材内容看,讲述了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三种手工业经营形态的变化及特征;列举了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领域重要的生产技术发明;到明朝中后期,产生新的生产形态—“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古代手工业产品精美、种类繁多、享誉世界。本课大目清晰,但内容繁杂,理解归纳三种手工业形态的特征难度较大,学科专业性强。

从学情看,由于高一新生学习历史的习惯从开卷到闭卷,由看书到背书的状态转换难以适应。他们亟待提高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分析、归纳、对比能力,逐步形成独立学科思维、思辨能力。同时他们对事物充满了探究欲,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着眼于基本学情,我觉得对史实讲解应当化枯燥为趣味,由抽象到具体。是以本课通过丰富图片资料展示、情境设计、有效设问、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实践。

本课首先,通过课件展示花鸟绣花图案丝质旗袍、黄色龙形图案的礼服、彭丽媛夫人的旗袍......这种无处不在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手工业的探究兴趣,引入新课。

其次,流畅自然的过渡到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里面包含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紧接着向学生提问:官营手工业的地位是怎样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领先世界的原因?官营手工业每个阶段发展的历程?最后让学生来解释:什么是官营手工业。在难点设计上,我使用了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文明、官营手工业丝织业的分工场景视频、高炉炼钢图片情境再现古代手工业,学生积极观看,踊跃回答,教学气氛热烈。师生默契合作,流畅的解决了官营手工业的产生原因,发展历程。利用表格归纳冶金业、制瓷业、丝织业的成就。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之下,学生智慧的归纳总结知识点,得到了我的赞赏,也令他们信心大增,充满课堂学习的成就感。整个流程中,丝织业发展的媒体片段令同学们频频赞叹古人精湛、高超技艺和超人智慧,充满了钦佩和对这一行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充分认同,情感上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独有的自信心充盈于心。

讲到第二目“艰难发展的民间手工业”,我使用了图片展示劳动人民草屋茅舍、衣衫褴褛缫丝织布的场景,地主贵族高屋豪宅、穿丝戴银的会客场景,由此突出民间手工业艰难发展的特点。顺势提问:民间手工业有哪两类?艰难发展的原因?私营手工业发展历程、特点?为何会出现自由劳动力,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局面?它引发了社会哪个方面的进步?通过这些问题,精准有效的解决了民营手工业的难点问题“艰难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顺势解决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产生的影响。在前面情境导入,知识对比,内容表格归纳的基础上,过渡到第三目知识点:古代手工业的世界地位及影响。同学们在折服于这泱泱大国的威严瑰丽中的同时,深深沉浸入古代劳动人民辛勤智慧结晶来之不易的感受中。

最后师生共同通过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历程、特点”的归纳、总结、习题训练,形成画龙点睛之笔,突出重点。

课后,我对本课进行细节反思,如何化繁为简?如何做到主脉清晰,归纳完备,便于记忆,同时又充满民族情结?

首先,我在备课中精选素材,做好教学设计,做好重难点设计突破,尽量避免枯燥僵化的专业思维培育。教学的设计和执行中,紧密衔接课堂设问,充满了学生生活常识与情境的体验,以学生为主体的对话始终贯穿教学过程。“历史教师课堂提问技艺的高低,是教师教学课堂艺术的主要表现” [1]在素材与内容契合中,既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又有表格归纳知识点。在适度的情境创设中,吸引了学生兴趣又给人以流畅轻松的课程体验,给人以课程艺术的享受。其中丝织业发展的视屏片段和艰难的民营手工业情境创设成为本课亮点。

其次,在备课中,利用了长期从教高三的知识体系构建。立足课程的教材地位和长期带学考和高考的教学经验,认真分析教材,把握重难点,形成完整的有效教学环节预设生成,水到渠成的形成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基本达成了本次授课目标,也为学考做好了坚实基础知识积累。

但是这课亦存在不足,首先授课过程太过于按部就班,缺乏大胆调整教材和对新教法的尝试,因而教学方式突破不够。其次,缺乏集体的力量,在备课中没能集思广益进行集体备课。正是因为对教材太过熟练、太有针对性突破,所以教学中虽有生动引人之处,也处处体现了应考成分,缺乏活泼大胆的创新精神。第三,在教学设计资源利用中缺乏新资料的使用,缺乏空余时间链接时事,缺乏开放式视野。

追寻历史的真谛,实现灵魂的碰撞,借古鉴今,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公民道德素养,实现学科核心价值,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所提出的新课程目标。由教育部新近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既“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2]

猜你喜欢

手工业本课情境
论河南传统陶瓷手工业的当代发展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20世纪50年代中共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对象认识演进探析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