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策略探讨

2019-01-12罗晓炜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球体高斯德育

罗晓炜

(重庆綦江区通惠中学,重庆 401420)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德育,也就是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德育是一种对品性的教育,是一种对素质的培养。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其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大量德育的元素,因此,教师要能够把握这些元素,通过自身的理解与消化,将这些元素传递给学生,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元素。下面将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作近一步的分析和探究。

一、发挥榜样的作用

在数学学史上,每一个伟大的发明或发现,其背后都充斥着无数专家学者们的辛劳与汗水。从他们身上,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的提升,还能够获得品格的熏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相关数学学家的人物事迹和主要成就进行讲解,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一)普及数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

数学学家在进行数学研究的过程中,他们的每一次成功,每一项成果,都不是一次性获得的,都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无数次的推敲,周而复始才得出了最后被写进我们的数学课本中的结论。因此,老师在讲授某个数学知识时,可以将其涉及到的数学学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例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以向同学们介绍德国数学家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传说高斯在小学时代,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问题,从1到100求和。高斯仅仅用了2分钟就计算出了结果。高斯采用了倒叙相加的方法,先列出1到100这个数列,然后列出100到1这个序列,对应项的和都是101,然后把这100对数求和再除以2,就得到了结果。而当时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仅仅9岁。

(二)普及我国的数学成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当提及我国的四大发明时,我们都会发自内心的搞到自豪,并油然而生一种自信心。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科普这些,同时也要告诉他们我们国家的数学学成就远不止这些。

例如,在古代,我们就祖冲之就计算出了圆周率;我过最早使用了十进制计数法;《墨经》一书,记录了几何学的内容,并根据几何学的内容制造了许多工具;《算经十书》《九章算术》等等优秀作品反应了我国早期数学的辉煌成就。通过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我国数学史上的历史成就以及当今的发展情况,并让他们对我国数学的未来的发展作出展望,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三)教师以身作则,通过自身修养提高学生品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一名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高尚的师德。通过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发挥榜样的作用。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这不代表数学老师在上课是一定要表情严肃,温和的教学态度既能够调节课堂的氛围,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也要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总之,数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

二、结合数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进行综合教学

高中数学是一门科学性的学科,它主张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贯穿数学的始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其相关理论的分析可以教会学生尊重客观规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的对待问题。通过其学科的科学性,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看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高中数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具备相应的能力。

(一)理论讲解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师在日常的课上教学中,可以根据身边的数学现象从正反两个方面对相关的数学原理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学会辩证看待问题的思想。例如,我们在讲解球体时,存在这样一个结论:同体积下,球体体积最小。除了讲解理论知识,教师还可以结合实例讲解。

例如:宇宙中的星为什么都是球体。这是因为球体体积最大,表面积最小,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相撞、减小碰撞的伤害。在讲解“相同的周长,圆所围面积最大”时,教师可以用围“篱笆”的例子。与此同时,要让学生们认识到高中数学中的每一个原理与概念都是从客观实际中总结出来的,都是客观存在的。

(二)实践教学培养规范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符合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特点,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规范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要让学生们了解实验的背景与环境,实验的方法与目的,熟悉实践的整个流程,在实验过程中,要进行多次实验,是学生充分感受实践的科学严谨。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勤于思考与探究,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如在“等比数列求和”教学中,教材中一直采取的是国际象棋的例子: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要求国王给他的奖赏是在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麦子,第二个格子放两粒,以后每个格子里的麦粒都是前一格子麦粒的两倍,问国王是否能满足发明者的愿望。提出这一问题后,完全可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样的处理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本节课中,如果教师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参与过多,虽然可以提高课堂容量,但学生失去了探究的机会,体会不到发现新知的快乐。相反,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中,思路简单的方法运算很难完成,运算简单的思路又很难想到,这就需要教师多引导、多提示,才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小结

通过以上结论,我们得出:在高中数学教学的道德教育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道德教育,我们必须发挥榜样的作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和心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保持辩证的态度,培养学生规范的实践能力。这样,道德教育就可以渗透到高中数学教学中。

猜你喜欢

球体高斯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越来越圆的足球
计算机生成均值随机点推理三、四维球体公式和表面积公式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数学王子高斯
天才数学家——高斯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膜态沸腾球体水下运动减阻特性
从自卑到自信 瑞恩·高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