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戏曲舞蹈的美学创造

2019-01-12王岚岚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程式化民族舞表演者

◎王岚岚

一、戏曲舞蹈的发展分析

在戏曲艺术和舞蹈艺术发展历程中,和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有所不同,独立舞蹈艺术的发展逐渐衰落。在戏曲艺术和舞蹈艺术融合后,舞蹈艺术的发展有了显著的改善。在戏曲表演中,戏曲舞蹈可以帮助表演者更精准地展现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

我国戏曲舞蹈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宋朝时期的舞蹈逐渐从宫廷转入民间,成为百姓表达心声和民主意识的主要途径,这一时期的舞蹈艺术家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人格和艺术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舞蹈逐渐从厅堂和广场走向更为专业化的舞台,并形成中国舞蹈独有的剧场艺术形式。在此基础上,戏曲艺术和舞蹈艺术开始融合,戏曲艺术具备显著的程式化特征,使戏曲舞蹈与传统舞蹈逐渐出现差异,戏曲舞蹈更为规范化和程式化,辅以戏曲艺术表演,发挥其艺术价值。在舞蹈到戏曲舞蹈发展的历程中,不仅舞蹈的形式出现变化,舞蹈的功能也有所改变。在我国古代,舞蹈的功能在于为统治阶级提供声色享乐服务。走入民间后,舞蹈的功能转变为表达人们的自主意志和思想情感。戏曲舞蹈的功能则为艺术表演,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提升戏曲表演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二、戏曲舞蹈的美学创造

(一)戏曲舞蹈的写意美创造分析

中国戏曲具有显著的写意美特征,戏曲舞蹈受其影响,也呈现出写意化美学特征。写意是中国画的传统画法,要求创作者根据自身的意图放纵用笔,通过精炼的笔触描绘出物象的神态。同样,戏曲舞蹈中要求舞蹈者根据自身对戏曲的理解,表现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在戏曲舞蹈中,写意化美学特征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底蕴的呈现,和西方美学具有鲜明的对比。在戏曲舞蹈表演中,写意美的创造主要通过程式化、虚拟法和夸张法来实现。

1.程式化

程式化动作是戏曲舞蹈中常见的动作,主要是由生活动作转化而来。表演者对生活动作进行简化与美化处理,并进行大量的舞蹈实践,逐渐形成戏曲舞台上具有标志性的规范舞蹈动作,从而形成程式化动作。在戏曲表演中,程式化动作可以看作是戏曲表演者需要具备的“基本功”,是实现戏曲舞蹈写意美的主要创造形式。

2.虚拟法

在我国戏曲表演中,表演者的戏曲动作表演均是虚拟而来。因此,在戏曲舞蹈的写意美创造中,舞蹈表演者大都通过虚拟法进行戏曲中场景的模拟,向观赏者准确传达戏曲表达意图,提升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在戏曲表演中,最具代表性的写意美的虚拟创造为京剧《秋江》与船相关的舞蹈表演,主人公陈妙常的上船和追船,以及老艄公驾驶船等一系列表演,均通过表演者的虚拟化动作来实现。

3.夸张法

夸张法在戏曲舞蹈中的应用相对广泛,可以有效呈现出戏曲舞蹈的写意美。以梅兰芳表演的《贵妃醉酒》为例,戏曲表演中的拢花、闻花及叼酒杯等动作,都是生活中细微的小动作,而戏曲舞蹈中通过夸张法将其放大,通过“下腰”和“卧鱼”等专业化的戏曲舞蹈动作,表现出戏曲艺术的写意美。

(二)戏曲舞蹈的民族美创造分析

戏曲舞蹈和民族舞联系密切,民族舞可以看作是戏曲舞蹈的统领,戏曲舞蹈中具有显著的民族化美学特征。中国戏曲是各个民族艺术的集大成者,戏曲舞蹈是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以汉百戏中的《鱼龙曼延》和《总会仙唱》为例,在中国戏曲发展阶段就已经出现由人扮演动物的舞蹈。唐宋时期,民族舞蹈中的软舞和健舞逐渐渗透到戏曲舞蹈中,并成为戏曲舞蹈的核心发展至今。因此,在戏曲舞蹈中具有显著的民族化美学特征,这种美学特征主要通过民族舞动作的戏曲舞蹈化来实现。

(三)戏曲舞蹈的意境美创造分析

舞蹈表演者可以通过情景交融,营造与戏曲内容相符的意境氛围,引导观赏者进入戏曲情境中,提升戏曲表演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在戏曲舞蹈中,意境美创造具有代表性的为梅兰芳在《天女散花》中的表演,京剧大师梅兰芳利用优美的戏曲舞蹈,创设了天上人间的意境氛围,为观赏者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和情感体验。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戏曲舞蹈具有写意化、民族化和意境化美学特征,是中国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戏曲舞蹈的写意美主要通过程式化、虚拟法和夸张法创造而来;戏曲舞蹈的民族美主要由民族舞的再创作而来;戏曲舞蹈的意境美主要通过舞蹈者的意境创造而來,可以充分体现戏曲舞蹈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程式化民族舞表演者
浅析民族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舞在普通高校开展的措施意义与对策研究
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中的作者诠释
探讨民族舞在广场舞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论如何更好的表现民族舞的神韵
论西方戏剧的写实主义对当代戏曲的影响
京剧服饰的文化内涵
浅谈京剧身段表演的艺术
手称扑克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