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纪录片的制播策略与发展现状探析
——以微纪录片、文化类纪录片为例

2019-01-12徐国庆

魅力中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纪录片

徐国庆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纪录片的传播渠道经历了由院线播放到电视播出再到新媒体平台传播的过程。依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观点,传播媒介本身作为一种技术形态,其重要性可能超过传播内容本身,并决定着传播内容、受众群体和传播方式等。

一、创作层面

(一)题材的广泛性

网络新媒体平台的海量化特征带来的是准入原则的低门槛和传播主体的广泛性。以几大龙头视频网站及B站、场库等门户网站和当下热门移动短视频APP形成的网络矩阵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传播渠道,使“人人都是传播者,处处都是传播地”。传播主体多样化进而带来了传播题材的丰富性和广泛性特点。

传统的电视纪录片主要分为人文地理和政治宣传两大类,新媒体纪录片题材涉及广泛,有《人生一串》《早餐中国》等美食纪录片,《穹顶之下》等环保题材纪录片,也有《人间世》等思考生命与死亡的社会纪录片。取材之广涉及地理、科教等方方面面。不难看出,新媒体的发展“让纪录片能够真正进入基于大众作为主体的时代,且这种转变也使纪录片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纪录片被拍摄出来,尤其是原本相对冷门的也开始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1]”

(二)叙事节奏与视角的转变

新媒体平台为了迎合受众碎片化的接受习惯,其内容往往短小精悍,亦呈现出碎片式的特征。碎片化的体量必然对新媒体纪录片的节奏产生影响,“很多人已经不喜欢长期集中注意力,这就需要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使用长时间镜头,确保快节奏叙事,集中重点进行叙事。[2]”例如微记录片《问题疫苗》,前几分钟直接摒弃了影像,将数十张问题疫苗导致家庭支离破碎的图片资料以黑白画面并快节奏、高密度的方式呈现出来,直接拷问着问题疫苗生产者的社会良心,也使观众在触目惊心之中思考着社会的医疗安全。

叙事节奏的紧凑和篇幅的精短促使新媒体纪录片的叙事视角从宏观叙事向微观叙事转变。如优酷自制的《我,35岁》以女星高圆圆的主观视角,去讲述35岁的女性面临家庭、社会的压力以及对婚姻和生育的看法。这类纪录片“开始更加注重个体情况研究,关注个人境遇,突出个人情感变化,等等,这也是当前新媒体条件下纪录片的变化,体现了纪录片方式的转变,微观叙事开始被接受。[3]”

二、传播层面

传统电视纪录片单向性、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交互性、即时性的语境中有了新的形式与特征。

(一)碎片化传播

如前所述新媒体纪录片为了迎合受众碎片化接受的需要,在传播过程中会采用缩短时长、完整作品切分播出、倍速播放、浓缩版本等方式。例如腾讯推出的纪实访谈类节目《女人30+》,目前推出6集,每集10分钟,以“短视频”形式通过对不同女明星真实生活的记录和访谈,引爆了女性年龄话题,又金句频出,引发广大女性共鸣。就像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里说的那样“方寸之间,展现精华;分秒之间,承载历史”,如今的纪录片通过这“方寸之间”也能很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5]。

(二)传受主体的交互性与双重性

经实际调查显示,我国的网民数量目前已经增加至 8.29亿左右,网络普及率更是超过了我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人人都是传播主体的同时,人人也都是受众。这种传授主体的双重性身份,使新媒体环境既影响着当代网民,而当代网民也不知不觉影响着新媒体大环境,并无意中加速着媒介融合的趋势。

(三)全媒体规范化传播

“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高效、及时的传播,再联合传统媒体的作用,形成全媒体互动的局面。[6]”例如贾樟柯导演、腾讯平台推出的记录短片《一个桶》,讲述春运打工的游子将载满母亲亲情的年货桶不远千里带到打工城市的故事,情节简单温馨,以“全程用一部iphone xs拍摄”为宣传点,在卫视平台进行预告,后于春节期间在腾讯视频正式推出,结合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进行宣传推送,充分调动了传统媒体的“价值引导”和新媒体“热点营销”,整合不同媒介资源优势,实现全媒体多渠道传播。而随着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颁布,新媒体传播也在不断走向规范化,移动媒体渐渐在法律规范以内充分整合传统与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营销,形成新媒体纪录片完整的产业化运营模式。

三、问题分析

目前新媒体纪录片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其中不乏内容精致、质量上乘的作品。但总体而言,新媒体纪录片仍然存在如下问题有待解决:首先,尚未形成类型化生产。目前新媒体纪录片大多是项目制生产,尚未形成稳定的规模化生产,口碑营销的缺点是持久性差、发酵时间长,这也会导致一批纪录片被埋没。其次,同质化倾向出现。例如腾讯近来接连推出《早餐中国》《主厨之旅》《万物滋养》等美食类纪录片,同类产品扎堆播出必然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也会消耗了这类作品的魅力和艺术积淀。最后,过度娱乐化倾向。当下许多新媒体纪录片采用明星策略,一方面作为营销点,但也极容易使纪录片变质为另一种“节奏缓慢的明星真人秀”。对于新媒体纪录片,关注社会民生、人生百态才是其重要使命,即使启用明星,也应该将视角对准明星的日常生活,拉近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使纪录片富有生活气息。

结语

新媒体纪录片首先应当承认其商业属性,着力打造文化产品,这就要求脱胎于新媒体环境的纪录片撕掉以往“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标签,但同时,新媒体纪录片不仅不能丢掉原有记录生活、观察社会的使命。总体而言,新媒体环境为纪录片带来的是机遇大于挑战,也有望使其不断走入大众生活,成为影视剧之外的另一道文化甜点。

猜你喜欢

纪录片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ROUGH CUT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聚焦《歌剧院》:新纪录片讲述大都会搬迁史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