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式塔心理学看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陈述性知识的教学
2019-01-12倪嘉琳
倪嘉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一、学习理论与陈述性知识的概念界定
(一)格式塔的知识学习观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完形原理,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它的认知不是对外部事物的被动接受,而是对事物整体的积极把握。事物的整体不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而是由事物间的关系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就是组织一种完形,学习的实现需要通过组织完形,从而对情境进行整体性的知觉。学习是一种不可肢解的顿悟,是对问题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突然理解。
(二)陈述性知识的概念界定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主要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它通过个体有意识地提取线索,直接陈述出来,具有静态的性质。语文知识是一个集合概念,它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在初中语文知识教学中,语文陈述性知识是关于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各种现象的知识,比如语文学习中的语音、文字、修辞、语法、逻辑、词汇、文章学、文艺学的一部分知识,都是借助概念来表述的,都是语文陈述性知识。
二、初中语文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现状分析
格式塔的知识学习观,在教学中应用,主要要求语文陈述性知识教学要体现出整体性、情境性和主动性。整体性要求语文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关注学科知识的结构性和学生认知的整体性;情境性则要求在学习问题的设置方面,能够回归具体的情境,使得学习的内容有价值、有意义;主动性要求在初中语文陈述性知识的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主要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个性化理解与独特体验,然而目前初中语文陈述性知识教学还存在一些弊端。
(一)整体性认知的偏差。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从2016年开始使用,这一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作为新教材来讲,为一线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一方面是这套教材在课文选编上做了较大改动;另一方面,这套教材也在知识系统的构建方面,力图做到基础知识教学的回归,对于初中语文知识系统的整体把握,使得教师在面对新的教材时,增加了许多困惑和烦恼。
(二)语文知识整体的弱化。过去由于过分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语文教材的编写方面,将语文知识整体弱化了,在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甚至将语文知识拆解了,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语文课程教学梯度被打乱,初中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扎实,也不够广泛,语文知识的教学被弱化,使得很难在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语文能力训练。
(三)迅速感知能力的欠缺。初中生正处于认知能力的高速发展阶段,其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认知方式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所以在语文陈述性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合理呈现知识,方便学生感知。当教师运用一系列的方法,使学生有了求知的欲望的时候,教师就要抓住契机,及时合理地呈现新知识,使学生能迅速感知到新知识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三、格式塔视阈下语文陈述性知识学习策略
从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原理来看,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陈述性知识教学时,要将语文陈述性知识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进行教学,教师应采取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将讲授的语文陈述性知识与学习以及生活联系起来,用以显示新知识的实用价值。针对目前初中语文陈述性知识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应从重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途径,提高初中生对于语文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重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发挥格式塔心理学中对知识的学习要注重整体性的特点,注重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防止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孤立化倾向。教师在进行语文陈述性知识的讲授时,要注意学生接受的情况,促进学生对语文陈述性知识的掌握,在每个单元的课文学习或综合性学习以及名著导读等版块中也穿插了一些语文陈述性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中的语文陈述性知识加以梳理,并指导学生在教材中进行标注或进行补充,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做到条理清晰。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冲突。发挥格式塔心理学中对知识的学习要注重情境性的特点,教师要在初中语文陈述性知识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针对相应存在的问题创设情境,从而引发初中生认知冲突。初中生具有多层次的学习需要,包括求知的需要,包括创造的需要,也包括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新的语文陈述性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情境,设计不同的问题,使学生进入认知状态,调动初中生的求知欲,引发初中生的好奇心,进而提高初中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格式塔心理学中对知识的学习要注重主动性的特点,激发初中生对于语文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为初中生树立语文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信心,指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了解所学习的语文陈述性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另外,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学习动机迁移原理。在充分了解初中生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情况下,将学习的新的语文陈述性知识与初中生生活中具有焦点意义的事物相联系,巧妙地将新知识变成当堂课的注意焦点,激发初中生对语文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生对于语文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