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师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1-12张宏

魅力中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情怀核心历史

张宏

(南阳幼儿师范学校,河南 南阳 474150)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概述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能促进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通过历史时间与空间的方式能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間要素,建构历史事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身于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史料实证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使学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学生能从史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依据,并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和观点。历史解释就是学生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不仅能揭示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还能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家国情怀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自强自信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等人文精神,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因此,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要立足于实际结合历史学科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和改善教学方式,进行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

二、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与标准

(1)时空观念。时空观念作为时间和空间观念的有机结合,要求我们能够把握历史知识的脉络,只有将史事放到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里面,以空间思维和时序思维来理解历史事件,才能加强学生的人文情怀。(2)历史情怀。历史情怀实质上是让学生对我们光辉的五千年中华文明进行扬弃,深究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历史教育功能。历史情怀既是追求,更是我们的责任。(3)国际意识。国际意识是让我们明确自身的主体性,客观看待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并且能够以辨证的眼光来看待。(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我们的有力武器,能够以批判的观点来分析事情,同时学会扬弃,吸收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改造对自己没有用的知识。(5)责任担当。责任担当是学生应该明确在社会中各个角色下的责任担当,自觉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五大核心素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缺一不可。

三、幼师历史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与方式

(一)教学目标设计凸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切入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大主题,旨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即塑造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而真正的教育,必须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把自己的命运与时代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使命感。教会学生认识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教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着力培养中职学生的隐性素养和创新精神。隐性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 如独立性、敬业精神、责任心、团队意识及职业操守等等。首先, 培养中职生的敬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 培养学生真正融入企业,实现自身价值。其次, 培养责任感。德企首要强调的是责任, 他们认为责任心所产生的力量促使企业更具竞争力。再次, 培养适应能力。在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若不能够迅速适应环境是无法顺利工作的表现,善于适应环境是能力的象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科学的发展观, 既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又注重个性特长, 倡导因材施教、科学挖掘学生潜能,学校应积极为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更多的知识营养,增强学习灵活性,培养独立自主的个性品质与创新精神。

(三)合理构建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传授和教导学生合理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根据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以时间为主线,以历史事件为断点,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以此来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使得学生对于历史脉络更加清晰明确,加深其学习印象。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构建,提升基本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更需要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

(四)着力倡导交流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抓牢“交流合作探究”这个着力点。“合作探究学习”就是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尤其是对研究成果的不断研磨,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素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需要习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是一种“情动—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

猜你喜欢

情怀核心历史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