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策略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感受责任》教学设计为例
2019-01-12杨正美
杨正美
(贵州省义龙新区德卧中学,贵州 义龙 552402)
【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以及一些因不承担责任而受到惩处的情形,使学生懂得责任是人们成长过程中的内在需要,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从而能够自觉地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2)渗透义龙新区新桥底西采花节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在集体生活中要做好一件事情需要大家都要有责任心和担当,才能团结合作做好一件事情。
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经常进行反思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对人必有责与人各有责的认识。
3.知识目标:认识到责任是人们成长过程中的内在需要,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重点难点】
重点:责任是人们成长的需要。
难点:把责任意识切实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使他们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方法】
深度教学: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
深度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法
【学情分析】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家庭中享受着特殊的关怀和保护,许多事情都由他人包办代替。他们缺乏的不是物质,也不是他人的爱,而是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在他们做错的时候,他们总是怨天尤人,责怪他人的不是,不愿意从自身找原因,这其实就是一种不懂得去为自己所做事情负责的表现。这种现象在当代中学生中较为普遍。感受责任这一节就是针对这一现象而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学习、体验、讨论、反思等教学环节,让学生懂得人必有责、人各有责的道理。但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对问题自我思考的能力有限,可能对一个人是多重角色的“集合”这个道理理解尚不到位,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对责任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把对责任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负责任。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新桥底西采花节故事,学生看完故事后,师提问: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主要讲了杨阿伊和杨阿娜为了保护一村人的生命财产而献身的可贵品质,他们的付出是有责任和担当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走进《感受责任》,在集体生活中做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人。(教师可以用讲述故事的形式也可以让学生陈述的形式,把故事展示给大家,然后让学生细细体会、品味其中的内涵,同时要求学生举出类似的或相反的事例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学生明白:责任是重要的,我们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在学习引言的基础上的拓展为:教师出示图片:北京密云正月十五灯展的踩踏事件。展示当时的一段新闻:从农历正月初十开始举办的密云县第二届迎春灯展计划举行十天,5日是第六天。平日观灯游人约3000人,但由于5日是农历正月十五,观灯人数骤增至3万多人,造成人员拥挤,最终因一游人在举行灯展的密虹公园一座桥上跌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从而造成36人死亡,15人受伤的踩死挤伤游人事故。
问:1.这次事故引起了怎样的后果?(造成了36人死亡)
2.如何处理的?(县长、派出所所长被撤职,相关人员都受到法律的制裁)3.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由于某些人的不负责任造成的)
师: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做任何事情都要负责任,而不负责任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可见责任这个词的分量是多么的重(。引出课题:感受责任)
过渡:那么究竟什么是责任?我们又肩负着怎样的责任呢?
新课学习: 分小组课堂探究,感受责任的涵义
阅读教材第63页吴敏、蒋智、尹心雨的事迹,并思考从三位同学身上,你看到了他们共同的闪光点在哪儿吗?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过别人承诺你的事却没有做到的经历?你对他的看法是什么生活中,你的学习目的性明确吗?你的作业认真做了吗?你是否在电子游戏机室里流连忘返呢?你是否守时?你是否守信?当你做错了事,你是否勇敢地承认并改正?你对以上事情认为在你的生活中重要吗?
出示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在欧洲,一位妇女得了一种特殊的癌症,濒临死亡。医生说,有一种药也许可以挽救她的生命。这种药造价昂贵,药剂师还以10倍的价格出售。药剂师花200美元买镭,而一小剂药却索价2000美元。病人的丈夫叫海因茨,他向每个相识得人借钱,但他只筹集到约1000美元,只是药价的一半。海因茨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就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点把药卖给他,或允许他以后在付钱。可是这位药剂师却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我要靠它来赚钱。”海因茨绝望了,他想闯入那人的药店为他的妻子偷药。
问:海因茨应不应该偷药?为什么?假如要死的人不是海因茨的妻子,而是个陌生人,他会偷药吗?为什么?人们尽力去救另一个人的生命,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行吗?海因茨偷药违法吗?在道德上又该怎样评价?同学们整理自己的理由,进行小组与班级的交流,感受责任的复杂性。
通过学生的思考与交流,得出结论:人是社会的人,责任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内在需要,与我们如影相随。责任还产生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和彼此承诺。生活中,有的责任重如泰山,有的普通平凡,责任又是复杂的,但都是实实在在的责任,是你、我、他的责任,不能缺少任何一个人的责任,只要人人都负责,世界才会更美好!
学生互动,感受人各有责:(教师出示幻灯:医生、老师、工人、农民、军人、科学家……的图片)
问:这些人各自承担着什么不同的责任?(学生互动回答并引出:人各有责)
小组讨论,感受多重角色 多种责任
问:同学们都担当着哪些社会角色?这些角色要求我们承担什么责任?由此,你认为什么是责任?(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并派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
比如:作为学生,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作为孩子应该负什么责任?作为公园的游客你应该负什么责任?作为商场的消费者你应该负什么责任?作为街上的行人你应该负什么责任?
得出结论: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不同的社会身份要承担不同的责任。责任就是一个人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要求。每个人都要按照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规范去承担相应的责任。(引出:多重角色 多种责任)只有人人都负责,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最后以《爱的奉献》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人必有责 责任是我们成长的内在需要
人各有责 责任产生于人们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和彼此承诺
军人的责任: 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厨师的责任: 驾驶员的责任:
律师的责任: 医生的责任:
清洁工的责任: 家长的责任:
老师的责任: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