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探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改写”

2019-01-12申曼

魅力中国 2019年33期
关键词:改写课文文章

申曼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外国语学校,江西 九江 332000)

在写作中记录生活,抒发感情,表达思想,成为一个精神明亮的人,是时代发展、个人成长和教育本身对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其语文能力最综合、最全面的体现,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作文教学恰恰是语文教学中最不令人满意的一块,教师怕教,学生怕学。这是因为在长期的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缺乏专门的作文教材和训练体系,也没有科学的评价体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曾经感慨言道:“在我国中小学的语文课里,几乎没有作文教学,更缺乏有效的指导”。1

写作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难点,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盲目地教学,作文命题随意,教学方法机械化。例如有的老师在春节过后布置作文《别样的春节》,表面看来这个命题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的,然而不是每个学生春节期间都遇到了一些特别的事,如此看来,这个命题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的现实生活,其实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过多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畏惧写作,脑海中没有素材,无话可说,或是有素材但不知怎样筛选需要的部分。因为长时间的作文失败经验,学生便出现一提笔就感到思维堵塞、内心焦虑,有时为了完成写作任务甚至采取抄袭、拼凑的方式。怎样改变这样的困境是我们需要探究的重点。笔者认为“改写”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方面,许多学者都关注到了读写结合,语文课本的写作范例功能等,但关于如何落实没有系统的阐述。笔者将从以下几点探究这一问题。

一、实施改写的依据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提到“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术无方”2。在写作中文章的体裁是固定的,在初中阶段,以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居多,所以写作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是写文章的方法是多样化的。“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3运用变化无穷的写作方法才能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优秀作品,只有懂得在继承原有创作规律的基础之上作出适应时代变化的创造求新才能够源远流长。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写作要源于生活,初中生是思维发展的高峰期,初一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形象思维,初二时期慢慢地进入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感受生活,对写作很有帮助,改写便是可以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从不同角度描述同一场景同一主题。其实,对初中写作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有如下表述:“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材料、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4因此,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是初中作文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改写作文恰好能够巩固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

二、改写的方式

(一)教材资源,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5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每一单元的写作部分为写作教学的一个目标,利用本单元的课文,进行改写训练,做到读写结合,读写共生。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课文来创编故事。例如学习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单元写作训练的主题是“发挥联想和想象”,那么教师可以在讲解《皇帝的新装》进行改写,比如指导学生以皇帝的视角改写,或者以骗子的视角改写,或者续写这个童话故事等。

其次,我们也可以利用课文来积累优美语句,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更不必说……单是……”这样的句式,形象地描写了百草园里独特的景色,体现了百草园里从动物到植物,从春到秋都充满着无限的趣味。在学生学习此课之后,便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这样的语言结构描写我们的校园。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课文来模仿课文的语言形式、视觉转换和写作技巧。对于初中生,只有做到大量阅读,了解一定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才能在写作上游刃有余。正如梁衡先生所说:“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所以我们首先要带领学生们“入格”,才能更好的“出格”。

(二)图片资源也是写作的丰富资源

生活中,为什么很多学生喜欢看漫画呢?正是因为初中生形象思维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抽象思维还不够完善,所以图片动画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的写作教学也可以从这一点入手,教师可以提供语文教材中的插图,美术书中的图片或是漫画图片等,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依据自己生活的积累,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写、改写、续写等尝试,实现真正的“图文转换”,即将“图片”转换成“文章”。

(三)试听材料,是声情并茂的写作素材

教师也应与时俱进,不能总是以陈旧老套的题目考查学生,如今视频、音频早已走入每个人的生活,我们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燃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首经典优美的音乐,它的旋律和歌词值得我们去探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去筛选相关主题的歌曲,发掘歌词中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很多歌词都富有诗歌的韵味,有的歌词甚至就是将古典诗词融入其中,比如方文山的《东风破》,比如近来流行的《知否知否》,仔细让学生欣赏,加以扩写或改写不成问题。

猜你喜欢

改写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馨香与金箔》中的另类“蝴蝶”
创译的本质与创译在霍姆斯、图里翻译结构图中的定位
《聊斋志异》在日本的流变史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