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育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1-12蔡芾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感知力教育工作者核心

蔡芾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田畈街中心学校,江西 鄱阳 333105)

引言: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近几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重要项目,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这一教育理念,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借助于音乐的美妙旋律来培育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与理解能力,在日积月累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本文将以小学音乐教育为主题,对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简要的阐释与探析。

一、培养核心素养的初衷

最近几年,在新课程标准中,“音乐素养”的出现频率大大提升,已成为整本乐理书的核心思想。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哲学家戴维曾这样解释过:“音乐素养等同于音乐理解,而音乐素养是多维度的实践,而后者在本质上是程序性的和处于情境中的。也可以这样来表述,艺术性的音乐制作与专业性的音乐聆听涉及一种多维度的、相关的、连贯的、生产的、开发的和可教育的认识。这就是音乐素养”。音乐这门学科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构成之一,从音乐课本的革新与教育理念的改变凸显了素质教育的改进,彰显了以音乐审美为重点,倡导授课者与受课者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注重音乐的改革与创新,重视音乐与文化的系统性与同一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时刻注重课程的进度,把握课程的深度,积极改进授课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培育他们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

(一)积极改进教育理念

由于增进音乐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念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所以一些学校仍旧保持着传统的,固有的音乐教育观念。依旧是教师为主体,以教授课本上原有的歌曲和童谣为主,教授思想道德为辅。极少数的以学生为教育主体,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与革新者,要积极改进,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兴趣的新型教育方案。从而进一步培育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们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是,当前的教育模式都是照本宣科,较呆板,机械性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打消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许多的同学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日后的进一步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

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性,为其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因材施教。从根本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学困生或后进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加以引导与鼓励,如果学生表现的不是很喜欢,很自信,老师不要一味的苛责他,要有耐心地进行教育指导,慢慢改善这一问题,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老师,爱上音乐这门学科,从而提升学习热情与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在《音乐课程标准》一书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由此可见音乐的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在音乐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们要多多注意审美教育,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教师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来进行授课,在课前可以为学生们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令他们减轻压力,放松身体,在课上可以放一些陶冶情操的音乐剧来提升学生们的音乐理解力与感知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私人订制”教学法

传统的音乐教学都是以录音机与磁带为主,让学生边听边学,基础设施较好的学校可能配有电子琴或是钢琴来辅助学习,但这些都是以课本为主体,进行音乐教学的,没有什么新意,所以从某些程度上来说是不利于学生们进一步培养音乐核心素养的。

教师想要从根本上培育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就要突破传统,摆脱束缚,积极编创出新的教学方案。譬如在讲《渔舟唱晚》一课时,教师要先让学生学会聆听,并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欣赏不同曲调,不同乐器,不同性别的多版本歌曲,加以讲解让学生渐入佳境。教师在进行翻唱时可随机挑选学生一起演唱,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有效听课率。歌曲在进行到副歌部分或有难点切分音、十六分休止符、三十二分音符时,学生们可能会出现高音上不去,低音过于低沉,音准达不到规范要求的情况。这时教师要着重讲解,耐心示范,生动有趣的进行纠正。在一朝一夕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特性,因材施教,达到“私人订制”的教学模式。再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一定会使学生们眼前一亮,吸引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授课者在进行音乐讲解时,会出现学生不能同步的现象,因为每个人的理解力与感知力是不同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这样才会使我们的音乐教学长足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结束语

音乐这门学科具有艺术特性,不能呆板、机械的进行教学,同时也不能太急于求成,一次性投入大量的新鲜元素,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们接受无能,抵触大于好奇,从而得到输入大于输出或只输不出的情况。所以,在进行音乐核心素养培育时,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教师们少量多次的在课堂上加入新鲜元素,使其逐渐地提高音乐理解力、创造力、感知力与审美能力。学生们不断的进行积累,教师们不断的丰富自身教学经验,不仅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结果,还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感知力教育工作者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美术活动中幼儿色彩感知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感知力的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