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预习习惯的培养

2019-01-12韩旭红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课前预习自学

韩旭红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谒山村学校,河北 保定 072150)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是要重点培养的。预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习的基础,更是一种智慧。有了这个好习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都会受益匪浅。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有了相应的自学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预习能够带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下进行探讨。

一、精心设计预习问题

(一)设定的预习问题要有可操作性

要想使学生有一个好的预习效果,教师就要明确预习要求,让学生可以自行开展预习。在布置预习问题时,要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很多个小问题,这样方便学生操作。

(二)预习问题要有引导性

预习的内容学生还没有学习,属于新知识。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时候,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有限的,所以在设计预习问题时,要有引导性地设计问题。设计一些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小问题,这样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通过自学来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

(三)预习作业的形式要多样性和分层性

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形成自学的能力,而每个学生的自学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预习问题和形式,不能千篇一律。对于一些程度比较低的学生,要结合他们的能力来调整预习的作业,将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换成一些他们能够解决的问题,增强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些相对来说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有更高的要求,将问题的难度相对提升。

二、养成学生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自己进行学习并掌握知识的方法。在刚开始教授学生预习时,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示范,等学生对预习的方法有所掌握,并能够独立完成预习内容时,再延伸到课下。教师一定要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让学生对预习重视起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问题。通过纠正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习惯,长期下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古人所提倡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尤为重要,不容忽视。无论是哪个年级段,课前预习时,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就是读熟课文。课文读熟了,也就扫清了阅读过程中的第一障碍,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贯穿于小学阶段语文课前预习始终的最基本方式。强调读的重要。读是真正的预习,是搜索疑难、回答問题的前奏。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自学。预习时,我总鼓励学生多读,并采取多种形式,如自由读、大声读、给家长读、给同桌读等方法,使学生在课前就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过几遍课文,学生基本上对课文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朗读课文,就是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请教他人,如果读得不通顺,那就反复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熟为止。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了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首要环节。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读,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等等。让孩子根据拼音将课文读准、读流利。这一步很关键,有些孩子读两三遍就能做到,但是有些孩子要读五遍、六遍甚至更多。

四、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

在强调预习重要的同时,必须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十分重要。在学习每一篇新课文之前,先要求学生把要学的内容独立地自学一遍。布置学生预习,可分课文内容和生字词的学习两方面进行。生字词的预习要求学生能读写和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或向他人请教等,实在无法解决的就留到课堂上来学习。课文内容的学习,应让学生首先把课文读通、读熟,然后完成课文中“预习提示”的内容,思考课后习题的内容。对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在书上标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思索、发现问题并形成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这样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学习,并把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相对照,权衡优劣,就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独立地阅读一篇文章的方法,能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对于长篇的文章,可以应用“阅读理解式”的预习方法。这种预习适合于高年级学生。阅读理解可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前者侧重于课文本身包含的具体材料,如人物、时间、地点、事实及数据等具体信息的提取;后者要求读者对具体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甚至推理、想象来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后回答课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而能达到“阅读”和“理解“的目的。这样在课堂上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更能根据学生预习后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答学生的迷惑了。

五、结论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更轻松,更科学。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一味地灌输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解决问题,成为学习中真正的主人,掌握了预习的基本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课前预习自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