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伙伴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2019-01-12肖世梅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伙伴初中生过程

肖世梅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庞家堡中学,河北 张家口 0752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前初中生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十分厌倦,尤其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初中数学来说更是如此。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初中数学教师意识到当前教学方法与方式的不足,积极革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伙伴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初中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伙伴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可行的,符合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伙伴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可行性

当前有些教师认为伙伴合作学习模式并不可行,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伙伴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可行性。

(一)符合学生学习要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已经逐渐被淘汰,新时期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这一点上来看,伙伴合作学习模式是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

1.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伙伴合作学习模式的核心在于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这种学习模式能够把学生的独自学习模式转化为合作学习模式。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团结互助的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伙伴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几个学生形成一个团体,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集体的重要性。例如: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在自己的小组内进行讨论,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这不仅对其学习数学有着积极的影响,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2.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厌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而教师和学生的年龄有着一定的差距,在思想上也存在着代沟,这就给师生之间的交流带来了一定困难。而数学理论性比较强,很多问题都需要积极地讲解和引导才能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伙伴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改变这种局面。初中生的年纪相仿,没有什么代沟。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和伙伴一起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逐渐产生学习兴趣。由此可见,伙伴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学生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二)符合教师教学的要求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应该创新。伙伴合作学习模式符合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需求,符合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交流,这种交流能够有效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伙伴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因为通过伙伴间的团结互助所取得的成绩而感到喜悦,生出一种成就感。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分给一个学习小组研究课题,这个课题可能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学生解决起来比较吃力。但是在几个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成功解决。这对学生的学习信心是一种激励,对之后的数学学习更加热情。可见,伙伴合作学习模式是符合教师教学需求的,是可行的。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伙伴合作学习

(一)建立学习合作小组

建立学习合作小组是开展伙伴合作学习模式的根本方法之一,教师应根据班级人数、座位排列等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小组人数。一般来说,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以三四个人为最佳,并且是男生女生混合为宜,初中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如果人数过多,就显得比较乱,甚至会出现学生不学习而闲聊的“热闹”现象。男生好动,女生比较安静,男女搭配能够实现动静结合,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学生合作时间的安排也比较重要,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太短,太长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安排,太短又达不到应有的合作学习效果。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在一个学期内安排2~3个课时给学生,让学生合作学习。同时,教师要给出相应的研究探讨的问题,这样才能创新学生的思维,提升其互相帮助的能力。

(三)构建竞争学习模式

伙伴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荣誉感,针对这点,教师可以构建竞争学习模式,激励学生学习,如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数学竞赛等。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不希望拖小组的后腿,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伙伴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可行的,符合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应用伙伴合作学习模式,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伙伴初中生过程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伙伴
新伙伴
我的“好伙伴”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