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元素在现代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融入与运用分析

2019-01-12翁佳仪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美术多媒体科技

翁佳仪

(江西省婺源县许村中心小学,江西 婺源 333208)

前言 美术课程是一门艺术类课程,具有技巧性、操作性和审美性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开展高校的美术教育用可以改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角度,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总之,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将科技元素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将科技元素融入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中,在课堂准备前、课堂教学中以及课后作业布置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结构,为学生提供丰富知识与信息资料,从而拓宽学生眼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科技元素对小学美术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教育意识趣味化

为了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对于教师教和学生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科学元素,充分发挥新媒体教学的功效,加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可以以网络图片的方式,将立体的作品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手眼共用的能力。这种利用网络图片的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且在这个提问与答疑的过程中,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1]。

(二)教育模式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应用是科技元素与教学内容融合的表现之一。一方面,利用网络技术,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为学生授业解惑,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2]。另一方面,学生过透过网络,可以自由地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从网络平台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改正不足,得到进步。且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如果得到肯定,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教育方法多元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美术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导者,主导了学生的思维,但是,当前强调素质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被新的教学模式所取代,在科技元素融合下,小学美术教育可以将动画和摄影等内容囊括其中,丰富了美术教育的课堂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3]。此外,采用新媒体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沟通中,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承受量,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等实际学情,在此基础上,有助于学生根据学生的是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根据不同小组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进而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效果。

二、科技元素在小学美术课前准备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和内容综合化

为了促进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实际上,将科技元素融入美术教育中,是从教学目标出发,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教学内容融为一个整体。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功能,有利于教学信息的组织与管理。为了发挥科技元素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首先,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即利用科技信息突进小学美术的教育改革。其次,小学美术教师要确定教学内容,将科技理念融入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中,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凸显科学技术的特征,让学生感受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另外,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教学中寻找创新点,拓展学生在美术思维中的无限空间,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二)提高美术教育教师素质

小学美术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为了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经济体制,小学美术教师首先,要做到与时俱进,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小学美术教师还应该一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展有一系列目有计划、有层次的育人实践活动。其次,小学美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以榜样效应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4]。最后,小学美术教师要具有钻研精神,不断刻苦钻研,加强自身文化修养,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出努力。

三、科技元素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应用

(一)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美术课堂中融入科技元素,可以充分利用媒体技术。多媒体在课堂上,以电脑和投影仪为工具,通过图片、音乐和视频等方式,为学生构建一幅幅生动且形象的画面,将美术中抽象的地方变得更为直观,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画面,可以促进学生融入课堂氛围中,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动物园”为主题进行绘画,在此之前,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系列有关动物的动画视频,如:《疯狂动物城》、《狮子王》等。这种观看视频的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且动画片在小学生中颇受欢迎,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视频,可以激发自己无限的想象力,可以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创新教学课堂氛围

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进而不断丰富自身教学内容,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创建高效的美术课堂。例如:在学习“国画”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PPT为学生介绍著名的国画作品,在讲解完优秀作品的特点后,小学美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在清水中滴入墨彩变幻出多种水墨画”的视频,引导学生学习视频中的方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水墨画。而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被视频中变幻莫测的水墨画所吸引,沉浸在其魅力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在视频中学会了相关的绘画技巧[5]。

(三)合理采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将科技元素融入教学手段中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机械式教育方式,借助多媒体高灵活性和高创造性的特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更进一步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小学美术教师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时,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最终目的,开展一系列的趣味性教学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始终,进而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你心目中的海底世界”的绘画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海底总动员》这部影片,借助影片中对“海底世界”的丰富介绍,让学生通过观看可以对海底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而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自身的艺术加工,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美术作品。

四、科技元素在小学美术课后作业的应用

开展美术教育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绘画技能,更是培养学生体味生活,美化生活的渠道之一。为了在学生的课后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小学美术教师可以与信息教师进行沟通整合,双方进行协商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6]。例如:美术教师可以与信息教师沟通,制作一个电脑软件,软件中的内容要根据不同年级阶段进行设置,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是对卡通人物的头发服装等颜色的填充;高年级的学生是自己动手制作贺卡、多格动漫等。美术教师可以利用电脑软件,为学生布置一系列课后作业,为低年级的学生布置颜色填充作业,让学生通过颜色填充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美术作品,从而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悟力,并透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思维方式,激发自身的创造力。除此以外,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在班集体中,在墙上或黑板报处粘贴学生所创造出的美术作品,一方面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容易受到艺术气息的熏陶,自然而然的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自己的作品得到展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结束语 将科技元素融入美术教育中,可以将教育意识趣味化,教育模式网络化,教育方法多元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前应该讲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综合化,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转变教育观念,以满足学生的学习目标为目的。在美术教育课堂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为学生营造全新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布置美术课后作业时,小学美术教师可以与信息技术教师协商制作一个电脑软件,并在电脑软件中下达课后作业,从课后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

美术多媒体科技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