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2019-01-12郭涛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事物生物结构

郭涛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城东中学,广东 汕尾 516411)

一、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

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往往通过多种感觉器官联合活动,并是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在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使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观察。观察的结果如何,可由教师检查,检查方法可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绘制观察的标本图示,这样一定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二、培养良好的实验观察习惯

(一)做好观察前的知识准备。

初中生物实验就是对生物知识的验证。观察者生物知识准备越多,对观察对象的认识越深刻,在观察过程中获得的收益也越多。例如,鱼鳍的血液流动实验,就要求学生将浸满水的棉球包住鱼鳃处,保持鱼的正常呼吸。然而,很多学生不明白浸水棉球的作用,将其包裹在鱼的躯干部位,导致鱼的呼吸困难,不断挣扎影响实验观察。因此,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前要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保证生物实验观察的顺利进行。

(二)熟悉实验基本操作。

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观察前,需要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掌握相关操作技术,以此保证生物观察实验的顺利进行。因此,初中生物实验观察需一定的技术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学生不断加强训练,掌握相关技术,否则就会因为实验操作不当影响结果。

(三)观察与思维的有效结合。

学生可以通过生物实验观察找出内在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而不认识事物的本质。学生需要对观察结果进行深入思考,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否则就仅停留在表面现象。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提问,将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本质。

(四)科学地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需要根据生物实验情况,科学地记录实验结果,例如鲫鱼的内、外结构(绘图),鼠妇环境选择行为(数据)等。学生切忌不能凭空想象地绘图,也不能任意伪造和修改数据,这样严重违背生物实验的真实性,更是初中生物教学坚决反对和禁止的行为。

三、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求实态度

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程序和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学生观察力是很必要的。

(一)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认识根的形态,掌握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而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结构,认识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

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例如:在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解剖花的结构实验中,首先观察水稻花与桃花的形态,我们向学生提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桃花盛开的时候会招引许多蜜蜂前来传粉?为什么水稻花盛开的时候却很少见到蜜蜂及其他昆虫前来传粉?从而使学生认识和掌握风媒花与虫媒花的形态特征上的区别。紧接着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两种类型花的解剖,仔细观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结构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产生的原因。而观察水稻花结构时却没有这种蜜腺结构,使学生弄清虫媒花与风媒花的结构差异。通过解剖观察使学生认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花在本质属性方面的区别。

(二)对比观察。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例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另外,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在叶序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它们都属于绿色植物,叶序相似之处是因为光合作用的缘故。例如:鳞翅目昆虫的分种要从头、胸、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种主要观察胸部。常见的灰蝶科与凤蝶科容易混淆,通过对比观察从同中找出异点,灰蝶科翅正面花纹少、颜色单一,腹面花纹较多、颜色较多;而凤蝶科翅正面和腹面花纹和颜色都多。这样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对各科、种的生物特征就容易掌握。

(三)重复观。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例如:观察脊髓的反射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脊髓具有反射的功能,属于低级反射中枢。该实验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脑的切除是否干净,因此,必须通过反复多次的观察。在实验中首先让学生把去脑的蛙进行翻身反射试验,这样来确定脑是否除净,当然这种实验要反复进行观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验证脊髓具有反射功能时,也应该重复地使用不同浓度硫酸来进行刺激,反复进行观察,最后使学生认识在适宜的条件刺激下,脊髓能完成低级的反射功能。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指导学生反复地观察,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总之,初中生物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贯穿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个过程,需要从教学理念上不断进行研究才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事物生物结构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第12话 完美生物
论结构
论《日出》的结构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