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1-12胡根生

魅力中国 2019年4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核心区域

胡根生

(江西省德兴市铜矿中学,江西 德兴 334200)

新课程改革之后,初中地理受到了教育领域的广泛重视,与此同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成为教师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等几个方面,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将这些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进行良好的结合与协调,以更好的让学生们通过对一系列知识的学习逐渐的形成这些地理核心素养,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

一、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学以及地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的核心观念,主要是指对人类以及地理环境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性的认识、理解以及一定的判断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能够促使学生们正确的认识地理环境对于我们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引导学生们更好的结合现实生活当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对这一核心素养进行高度的重视,这对学生们掌握良好的技能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说在区域地理的内容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不同的区域地理,贯穿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让学生们认识到在不同的地区与国家当中,应当如何去实现因地制宜,人们应当怎样去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去更好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在七年级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时,根据南非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粮食的增长速度,人们为了生存,盲目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导致沙漠面积不断扩大,自然灾害不断发生的现状。让学生们去结合人地关系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从而不断的增强学生们的人地协调观。

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当中的一个基本的思维方法,主要是指一种能够具体的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地理现象以及地理事物的一种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们良好的综合思维能力能够促使学生们从多个角度去对地理现象及事物进行综合的分析,了解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更能够促使学生们辩证的去看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初中地理的教学当中,教师良好的运用一些地图分析法以及引导学生们去绘制一些相关的地理示意图等等都可以良好的加快学生们综合思维的构建,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养成。

比如在《中国的气候》的教学当中,因为出现的气候图比较多,面对众多的气候图,如果教师总是选择一种让学生们死记硬背的方式那么则无法真正促进学生们的真正理解。但是如果教师让学生们将中国的温度带分布图、中国的主要干湿区气候图一起进行综合的观察,不仅能够良好的促进学生们的记忆,更能够让学生们轻松分析出气候与温度带与湿度带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综合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

三、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当中的一个基本的认知方法,主要是指对于人地关系当中地域系统的特点与一些问题进行解释、分析以及预测的能力。学生们掌握良好的区域认知的能力能够更好的养成从区域的视角去认识地理现象的习惯与意识,从而更好的认识地理,应用地理。

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们的区域认知能力,首先就要引导学生们多去使用地图,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们的绘图能力,当学生们在头脑当中对于某些图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去自主完成其手绘图。比如在学习我国的主要的山脉分布图以及河流水系图,洋流分布图等等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凭借记忆去进行绘图。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们良好的空间定位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教会学生们良好的空间定位的方法。

四、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地理实践力主要是指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当中所具备的一些较好的行动能力以及品质。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地理实践力可以促使学生们正确的运用地理工具去完成特定的实践活动,更能够良好的加强学生们对于地理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给学生们提供户外活动的平台,培养学生们课外实践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气候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就组织学生们去对当地的天气进行一个调查,并与其他地区的天气进行对比,通过不同地区的一个地区变化的分析,让学生们去了解到同一时间内,不同的地区的天气变化是有区别的,但气候却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以及天气的变化是短暂的一种变化,而气候的变化则是一种长期的变化的内容,这样让学生们更好的去通过实践了解知识,分析知识,获得真正的能够应用地理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当今这样一个素质教育当中,教师应当着重对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进行良好的培养,以更好的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核心区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分割区域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