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策略
——以初中数学课堂中深度学习策略为例

2019-01-12施明兰

魅力中国 2019年33期
关键词:内角直线深度

施明兰

(贵州省义龙新区新桥中学,贵州 义龙 552401)

回顾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历,仔细回味“深度学习”的含义,才愕然发现在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曾经“善意”或者“无意”地剥夺了学生很多学习的权利。学生的深度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形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要构建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就要从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和内涵中入手。经过反思和调查,深度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那么如何打造一节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呢?下面我就谈谈几点个人不成熟的见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的过程,它要求学生自主地与环境进行互动,在已有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刺激的交互活动中自然地吸收养分,主动地获取新知。也就是说,情境是促进深度学习的要素之一。如学习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第六章《实数》时我结合本校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部分苗族同学,用自己所穿苗族服装照片设置成幻灯片,跟苗族同学学习用苗语读数认数的方法创设情境,苗族同学觉得他们的语言能用在数学课堂学习中,他们感到很骄傲,其他同学对学习苗语也感到比较新鲜,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学生会感知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个同学的身上,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其实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不能把数学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质疑、探究、归纳、概括的过程,激发兴趣自主生成新知。

二、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以教师的讲为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的主动性会逐渐丧失。显然,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自主探究学习以知识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激发诱导下,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堂。如在学习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数学(上)第二十四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教学活动设计是这样的:活动1:欣赏《海上日出》图片,从海上日出这种自然现象中可以抽象出哪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呢?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和地平线会有几种不同位置关系?你发现这个自然现象反映出直线和圆的公共点个数有几种情况?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工具再现海上日出的整个情景。活动2:把钥匙环看作一个圆,把直尺边缘看成一条直线,固定圆,平移直尺,你能发现直线和圆的公共点个数的变化情况吗?直线和圆分别有几个公共点?在再现的过程中,你认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几类?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教师演示直线和圆动态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用语言描述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明确概念。上述变化过程中,除了公共点的个数发生了变化,还有什么量在改变?你能否用数量关系来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活动3:想一想:能否根据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即点到圆心的距离d和半径r作比较,类似地推导出如何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呢?通过讨论、交流,教师归纳给出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性质定理及判定方法。如果⊙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直线l与⊙O相交 <==>dd=r;直线l与⊙O相离<==>d>r。由于活动情景是学生有兴趣参与的,任务又完全能胜任的,他们马上积极主动的投入其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继而主动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单一方式,帮助他们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改造,有助于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潜力得以更充分发挥,也能使数学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合作探究,实践证明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广度,如在学习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第三节《多边形内角和》的第二课时《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时,学生分组,利用度量和拼角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四边形内角和的探索奠定基础。通过几种方法的展示,比较几种方法的优劣,为五边形内角和的探索提供最简捷的方法。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交流,寻找解答方法,并共同进行归纳总结。进行小组合作,这样才保证了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正如一位名家所言:“一个苹果与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仍是一个苹果。而一种想法与另一种想法交流,得到的却是两种思想。”因此,只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与灵活运用。这和仅注重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有本质的区别,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通过同伴互助的形式,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深度学习。

总之,深度学习是对学生学习一种较高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深度钻研、深度反思,才能促成学生努力学习,学会学习、享受学习,最终达到深度学习的最佳状态,让学生真正在数学学习中,孜孜不倦。深度学习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和学科中进行深度学习是落实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课堂教学应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猜你喜欢

内角直线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角形分割问题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画直线
画直线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倍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 
你喜欢直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