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创新

2019-01-12秦雁

魅力中国 2019年4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历史

秦雁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中学,贵州 遵义 563000)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为了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需要加强对课程模式改进与课堂流程设置的探索,重视学生的课程学习主体部分,逐步提升高中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由此才能有效达成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已经不同于传统教学目标,教师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推动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发展。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原因

(一)符合现阶段教育发展趋势

从根本上来说,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同于以往,学习成为个人的终身事业,与记住知识相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摆脱模板化教育的时代局限性,推动学生的学习发展与社会发展相接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另外,当代教育已经从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升学率,还要提高学生对个人发展的规划意识、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这些都是新课改提出的背景和指导教育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

(二)符合高中历史教学需求

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学深度的变化。对同一个史实,高中历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内容,更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拓展,把握史实中的内涵与意义。新课改要求的提出正是为了迎合高中历史的这一发展特点。高中历史学习对学生的个人意识、整体意识、史观意识要求更高,同时也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做出了更高的评价。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更具有发展性和目的性,符合了历史学科在现阶段的教学需求与发展要求。

二、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历史地位偏低,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高考制度以及社会传统及观念与思想的限制,数学、语文、外语等学科是高中时期教师教学的重点目标,历史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在部分理科班级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学生们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将所有精力都用在了所谓的“主科”学习上,将历史学习完全放弃。部分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也只限于课堂的听讲,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都是以敷衍了事,根本不认真用心的完成。此外,一些教师和家长也没有将历史课程放在心上,在长时间的积累下,学生们对高中历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其地位也不断下降。

(二)学生缺乏历史学习兴趣,学习氛围不浓厚

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很难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而兴趣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和教学效果。此外,学校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语数外等学科上,缺乏对历史学科的关注度,进而导致高中历史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高中历史作为一门文科学科,需要学生们记忆的知识本来就很多,如果学生们缺少对其学习的兴趣,再加上没有学习氛围不浓厚,那么无论是其本身的学习成绩还是教师的教学效果,都不会得到很高的提升。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创新的策略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因材施教

教师在实施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学习需求等,以学生为本,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每一位学生公平、公正的待遇及尊重,充分理解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营造学生敢想、敢说的活跃课堂氛围,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鼓励、支持及引导,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历史。此外,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学习水平差异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教学,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实施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给予相应的引导、鼓励及支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提高班级整体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不单单是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它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这一历史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两个小组拥有同一个任务,这样在课堂上,当其中一个小组进行资料的叙述时,另一个小组可以对其进行补充,并发表意见,教师在旁边指导;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辩论,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还可以放映有关抗日战争的视频影像资料,或者组织学生们参观抗日战争的历史博物馆,让学生们加深对抗日战争的了解。在比如学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阐述古代文明对现代文明造成的影响,将中国古代历史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对比的方式学习历史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古代科技文明的重要性,还能在实际的生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些教学方法的合理利用,能够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创造出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和环境,从而提升学习和教学效果。

(三)深入历史材料进行挖掘,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及历史观,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及科学的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历史教材及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及体验中国历史的丰富性和发展过程,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熏陶下培养学生科学的人文素养及价值观,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搜索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历史信息供学生深入分析和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要想响应新课改对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转变历史课堂教学方式,落实学生们的课堂主体地位,扩大学生们的历史课堂参与,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新课改历史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新历史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