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职艺术设计类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2019-01-12邱洁

魅力中国 2019年33期
关键词:创造性艺术设计高职

邱洁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已经基本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社会企业对职业型人才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而是进一步要求职业性人才具有良好的创造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这就促使高等职业院校的最终教育目标逐渐转向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养的创新创造型人才。现阶段,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缺乏新意、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落后。基于此,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案例教学,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创造性能力[1]。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新意

一切教学活动均具有目标性,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导向,但是,现阶段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目标性与针对性,没有结合教学目标设定合理的教学活动,且课堂教学活动缺乏目标性与导向性,不能够充分体现出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目标。因此,很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仅仅能做到模仿,缺乏创新思维,缺少独立创造能力,不能够满足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2]。

(二)教学模式单一

现阶段,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较为落后,一些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照本宣科,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活动。一些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引进大量的理论知识讲解环节,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三)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落后

高职院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是美术类院校毕业的,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少艺术创造经历,对当下的行业市场了解程度不足。现阶段,我国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理念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影响了人们的艺术赏析方向与审美水平,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艺术设计类信息,高职教师失去了独有的教学优势,其知识结构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社会需求31]。

二、高职艺术设计类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具体路径

(一)创新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就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结合当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建立符合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艺术,刺激学生的创新创造感知,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全过程,转换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将学生放置于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则起到主导租用,通过教学内容、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加强课堂教学互动,刺激学生的创造期望。此外,高职艺术类教师要重视艺术设计专业技能的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设计技巧,为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夯实专业基础,让学生在不断的技能锻炼中产生新的创作想法,形成创造性活动[4]。

(二)引进艺术设计优秀案例,激发学生创造兴趣

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就要引进艺术设计的优秀案例,通过讲解案例提升学生对艺术设计知识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首先,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综合考虑班级学生的审美水平、日常学习状态、认知水平及生活经历,设定特点的教学主题,引进相应的优秀艺术设计案例,创建“案例分析”课堂教学情境,通过对优秀艺术设计案例的设计理念、设计背景、作品情感、设计方法及设计技巧等方面的理解,激发学生的交流期望与探索积极性,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让学生对本节课主题产生创造兴趣[5]。然后,高职艺术类教师要进行优秀案例分解讲解,细化优秀艺术设计作品的相关讲解,加深学生对优秀艺术设计作品的理解,体会优秀艺术设计作品的内涵,丰富学生的内在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眼界,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

(三)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还要注意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创造能力是现代社会艺术设计人才必备的综合性技能,相较于其他的综合性技能,其更加注重创作的新颖和独特,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活力,从而充分发散思维,进行一种无定向、无限制的思考活动,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进行创造性思考的过程中感到迷茫,无法准确掌握艺术设计的创造理念与方向,促使学生发生艺术设计作品偏离主题的情况。针对此种情况,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要重点讲解艺术设计作品的创作方法与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艺术设计创作思路与理念,在保证学生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意思维。这种“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既能够避免束缚学生的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还能够保证学生的创作主题,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勤奋创作的良好学习习惯[6]。

(四)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

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就要结合实际生活,正确认识艺术设计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遵循“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创作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生活化元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设计活动,促使学生深入体会生活,从而产生艺术创作灵感,促使学生的艺术设计创作行为具有生活感悟,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水平,强化学生的创造力。首先,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要改变现阶段模拟设计教学的课堂活动形式,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进生活化元素,如:茶艺、运动、饮食等等。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入自然,组织学生进行野外拓展训练,让学生在野外生活中体会自然界的美感,体会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融入艺术设计,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创造能力[7]。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生活化作业,拟定一种生活情境,让学生自行组建团队进行调查,并共同设计作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强化自身创造能力。

(五)建立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评价机制,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

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还要建立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评价机制。现阶段,一些教师搬迁其他专业的教学评价机制,导致教学评价与专业教学缺乏契合性。因此,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要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创作作品表现力、创作理念、专业考试成绩、课堂表现情况及实践活动参与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此外,教师还要丰富教学评价体系,不要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引进学生互评、学生评价教师等内容,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在同学及教师的评价中全面认知自己,掌握自身综合情况,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从而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创造能力是当下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对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来说,创造性能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能力。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学特点,新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引进艺术设计优秀案例、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建立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评价机制,强化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效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期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创造性艺术设计高职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星.云.海》
《花月夜》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