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浅析

2019-01-12阿依夏木艾麦尔

魅力中国 2019年33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攻坚政策

阿依夏木·艾麦尔

(新疆 中共阿克苏地委党校,新疆 阿克苏 843000)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得到快速的发展,总体的贫困人口数量在不断减少。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基数大,加上资源分布不均匀等因素,造成部分地区贫困仍然存在,并且与发展较好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首要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是重中之重。精准扶贫是改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最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强调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和进步。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贫困地区的基础建设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民生相关的制度逐步健全,人民的温饱、医疗等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我国贫困地区基本现状

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按照国际标准计算得出的中国消费贫困人口数在国际上仍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2005年直接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按当年美元购买力平价,中国仍然有2.54亿人口每天的花费少于国际最新贫困线。这一贫困人口数字远高于中国官方估计的农村1500万贫困人口。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为主导的综合转型时期,导致中国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亦非常复杂,它既包含了计划经济时代致贫的因素,亦有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因素的影响,尽管各因素对中国贫困问题的影响度还在发生着相应变化,但中国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所面临的贫困问题,都将是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主要包括:

(一)历史原因

现阶段的贫困显然有着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影响,包括人口众多、决策失误、生产效率长期低下和禁锢人们思想观念的户籍制度等等,造成了大多数农村居民长期处于赤贫状态而不能自拔,城镇居民亦因长期以来只领取低工资而处于低水平生活状态。

(二)自然原因

国家重点扶贫县名单,可以发现几乎都是山区、 高原等自然环境较差甚至恶劣的地区,其中有307个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的大山区,贫困人口约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60%。

(三)地区发展不平衡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因国家施行的是重点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政策,使得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迅速扩大,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平衡。

(四)文化教育资源贫乏原因

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贫困地区不少农民对商品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冒险出外经营工商业。

三、我国扶贫攻坚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我国在扶贫工作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支持,包括在政策上形成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政法明文进行规划和约束,整体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然有些地区贫困改善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表现在:

(一)国家政策执行不到位

部分地区政府没有能够深刻理解党中央对地区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或者没有真正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措施。在扶贫工作上,财政部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资金规划和投入,而政策层层下达时,理解偏差,和部分领导干部的工作推进积极性滞后,导致扶贫措施执行迟缓,甚至部分地区政府,将扶贫攻坚所规划资金用于其他方面建设,导致很多利好措施无法正在落实,这样扶贫工作都浮于表面,过多用于应付上级检查的表面工作,而并没有实质性开展脱贫工作,最终扶贫进展缓慢,贫困地区民生改善滞后。

(二)扶贫精准度不够

国家一直强调精准扶贫,而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地区并没有实地考察,而扶贫对象的确立往往会根据当地领导的意愿直接确认,部分需要扶贫的家庭或者个人没能够享受到应获得的经济帮扶,导致扶贫工作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扶贫措施单一

国家对扶贫工作相当重视,本要求各级政府针对每个地区,因地制宜,在大量的调研工作后,制定特定的措施来帮助当地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而实际操作中,很多政府图省便,直接经济扶助到个人,而没有针对整个集体去做一些经济改善举措,导致扶贫工作效果不明显。

(四)扶贫资源未规划

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针对农民的利好政策有很多,包括危房改造、农村合作医疗、贫困大学生扶助、重大疾病帮扶、老龄人基本养老保险等,但这些措施基本是独立的,并没有进行有效对接和规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有些人重复扶贫,而部分应该在扶贫范围内未能享受到相关政策,造成扶贫资源浪费,扶贫效果大打折扣。

四、加快扶贫攻坚工作重要措施

扶贫攻坚工作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重大工程,不仅仅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的支持,也需要地方政府全力落实相关措施,更需要扶贫地区广大农民的共同参与。为了保证脱贫工作顺利进行和整体目标的实现,需要国家、地区政府和实际扶贫对象共同努力,制定有效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从国家层面,脱贫工作需要有良好的规划,合理确定脱贫目标。党中央对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已有明确规定,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从国家层面上,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一方面可以解决贫困地区发展滞后导致的民生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贫困地区与发展较好地区的发展差距,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保障。而政策上的帮扶,能够帮助经济落后地区,实现特别经济区尝试,能够促进地方经济来源的多样性,加速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发展。

(一)从当地政府角度,要较好地落实国家关于脱贫工作相关政策,具体包含:

1.地方政府严格执行国家要求,加大投入支持力度

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

2.地方政府做好扶贫工作规划,做到因地制宜

深入到当地贫困地区,形成完整的调研,再针对地区特点,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基础上,制定严格可操作的扶贫攻坚计划,避免避重就轻,走形式主义来应付国家监察。

3.地方政府整合扶贫资源,确认扶贫对象,实现精准扶贫

扶贫资源的有效规划和整合,能使扶贫的覆盖面积更广,扶贫对象更多;而扶贫对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能够实现精准扶贫,杜绝扶贫范围之外的人浑水摸鱼,也保确保了扶贫范围内的人享受国家帮扶,实现扶贫工作的有效完成。

4.地区政府加大扶贫工作监察机制,责任到人

很多地区在政策下发后,地区政府没有针对性地进行细分和职责划分到人,整体上形成了大锅粥效应,很多工作人员在其中滥竽充数,没真正落实相关工作,导致扶贫工作进度未及时上报和风险通报,而在最终效果审查时,很多工作未能达标完成,扶贫进度缓慢。

(二)从当地扶贫对象角度来说,国家帮扶只是暂时措施,重要还是扶贫对象利用国家政策优惠,形成有效的经济来源和发展途径。

1.转变观念,重视教育。在贫困地区,广大农民受教育程度普偏低,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是一方面,而教育未受到重视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要注重小孩的教育问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和技术是实现发展的重要且普遍的途径,只有学习好的技术、知识,才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获取经济上的长足发展。

2.要充分利用国家脱贫扶助,想办法转变可取的经济来源。国家扶贫是暂时的政策,不能依赖于此,等着国家的扶贫救助,需要通过国家的经济补贴加上自身的努力,去获取相关的技艺或者形成有效的经济来源,实现自身的经济突破和发展。

3.要配合当地政府完成政策落实,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很多当地农民形成了固定的观念,要求政府分发扶贫基金,而很多政府可以集中资金完成当地区域经济改造,增加经济来源的多样性,从而能够惠及到更多的农民百姓。

五、总结

扶贫工作是项伟大而任重道远的工程,需要国家、政府及扶贫对象坚定不移的意志坚持,持之以恒的政策帮扶和经济投入,自我更新、努力突破的不懈奋斗。当然,扶贫攻坚工作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参与者持之以恒的奋斗和努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的努力之下,扶贫攻坚工作会得到快速有效地推进和展开,扶贫工作会取得更伟大的胜利。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攻坚政策
政策
政策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助企政策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政策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