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版画思维的小学阶段课程融合探究
2019-01-12翁心喻
◎翁心喻
一、新课标下的课程融合
新课标下美术与各学科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全新趋势。古老的象形文字最初的模样也是一幅幅简单的图画,这几乎就奠定了中国“书画同源”的历史渊源。美术课虽有以传统意义上所谓的语文范畴的“汉字”为主的创作内容,但大多都是从赏析和创意绘画的角度去处理,版画与汉字结合的艺术形式也仅仅停留在描之、刻之、印之的阶段。
在选择内容上,语文中的“汉字”带给学生的多是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书写上的固有思维,学生习惯于他们出现在名单、作业本、考卷等非常严谨的场合。一般这种写字的机会都是要求字迹工整清晰,与美术课中所表现的趣味性和创造性几乎毫无关系。所以要将这种固有思维打破,要寻找两者的中间“桥梁”,就从自己最熟悉的汉字,即自己的名字开始,而有机会能这么“玩”名字,学生自然兴趣更高,参与程度也会更积极。
二、传统版画下的新思维
传统版画源于传统印刷业所淘汰的设备和技术,经过艺术家掌握后利用不同的板材,如木材、金属板、石板、丝网等,按自己想法制版,并且通过各种技法印刷在媒介上,最终得到的成品即为传统意义的版画。传统的版画制作流程有:构思、制版、印刷三个环节,而版画思维将这三个环节拆开而得到新的概念,如复制、肌理、黑白、重现、间接性、痕迹、传播等。由独立个体运用这些概念表达观念和思想,这样的作品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呈现在某媒介上的“版画”,而是利用与版画相关的思维来进行的一种高难度艺术创作。
小学阶段的版画类课程注重肌理的体验和利用肌理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低年级学生已经有过拓印的经验,应用版画思维。我将学习重点转移到材料选择和痕迹的预设上,即构思和制版,这种转变更接近于版画中的“综合版画”,其所强调的是材料的灵活性应用。
通过汉字与图像的渊源所发现的汉字自带的图像特性,使得我们可以在汉字中寻找隐藏其中的图形,如“心”“李” “吴”等字中隐藏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教师提前准备自带肌理的材料,或是需要加工后产生肌理材料。而学生则利用有限的材料,尽可能运用各种手段,并根据已有的拓印知识巩固并学习新的拓印方法,将材料的肌理美感与汉字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结合。
版画思维的利用可以在课程中加深学生对间接性艺术的理解,并且在流程化创作中提高对预期、流程、媒介的敏感性,以及感受突破限制与转换思维所带来的乐趣。“画有定理,但无定法。”版画只要看得出是有版画的影子,至于如何发挥如何抽象,那就是自己的意图了。
三、特色课程与版画思维
特色课程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弥补国家课程设置的不足以及服务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而对于学校来说开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课程,也能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学校艺术类特色课程来说,像版画、油画、刺绣等专业性更强的课程更能够凸显其学校特色和教师的专业素质。在所有画种中,版画教育最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与成长。因为版画不只是绘画还需要刻、印,是集绘画、设计、雕刻、印刷于一体的整体制作过程,它能使孩子的心、眼、手得到全面训练。从教育儿童未来发展的角度看,版画由于它制作上的手工性、创作上的条理性的特点使我们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得一丝温暖、一份淡定,那么它就是兼顾到人的感性和理性的艺术教育,对于保持我们人格的完整性具有特殊的突出价值。而以版画入手的特色课程多从版种的多样性入手,如纸版画、橡皮章、丝网版、吹塑纸版画等,原本版种的多样性是非常适合作为特色课程设置的,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教师在开发版画类课程时会出现狭隘甚至功利的课程观,这使得对版画课程停留在哪个层面的概念也出现了矛盾。毕竟对于画种来说,其某些方面的限定性是其特征的权利,就像人独特的个性和外貌共同成为了所谓的“个人”,而没有了特征就没有了画种的生存空间,依赖“画种”带来的这种“特色”也让版画类的课程设计大多停留在了体验上。但是这种规范对画种的意义是有时间限定的,如早期的版画主要指木刻。而如今有数码版画,但艺术教育也不单单是体验而已,这与完整的课程观渐行渐远。版画思维,即保留画种特色又超出画种限定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版画特色课程的狭隘问题。
新课改下,各学科的基础思维也能为课程融合提供养分,如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数学的逻辑、分析、抽象思维,音乐的感受、节奏、表现等。以版画思维为基础、最终画面为目的的版画课程在与各学科之间的碰撞中也会产生偶然性与必然性相对应的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