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选择降压药

2019-01-12宋红梅

人人健康 2019年23期
关键词:拮抗剂阻滞剂受体

宋红梅

(开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达州 636250)

1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征

1.1 血压波动明显 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都处于退化阶段,血压的自我条件能力和缓冲能力都显著下降,导致老年患者的血压波动明显,尤其是收缩压,波动较大。

1.2 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虚脱,导致出现此类临床症状的原因是患者更换体位时导致脑部供血异常。老年患者由于心脏和血管功能的退化,交感神经增强,血压长期处于升高状态,压力感使受器的敏感程度大幅降低,如果突然改变体位或服用降压药物,容易导致直立性虚脱疾病的出现。

1.3 晨峰高血压现象和昼夜血压节律异常 老年晨峰高血压指的是血压从深夜低谷水平逐步增高,在凌晨醒后的一段时间内急剧升高现象。

1.4 假性高血压 老年患者由于动脉状况明显衰退,难以被水银柱式的袖套血压计的气囊压迫阻断血流导致测量时体表血压增高,使动脉粥样硬化更加严重,假性暴雪呀就愈明显,但其并不能对体内真实血压状况进行反馈。

2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

2.1 渐进式降压:宜从小剂量开始用药,逐步增大用药量或联合用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后,可以改为维持量以保持效果。

2.2 坚持长期治疗:禁止不规律用药或突然停药。

2.3 平稳降压原则:老年患者通常患有全身动脉硬化疾病,突然降压容易导致患者的内脏受损,因此需要循序渐进地降压。平稳降压更能够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因此,应当为患者选取疗效更好、作用时间更长的药物。

2.4 联合用药: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都会患有不同程度的靶向器官功能受损疾病,为了让用药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可以同时采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

2.5 个体化治疗原则: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选取降压药物治疗需要首先分析每位患者个性化的特点,合并症多,用药复杂,需加强对内脏等器官的保护作用,不但需要能够在降压方面起到显著作用,还需要考虑降压药和其他疾病用药的相互的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风险。

3 降压药物选择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的药物未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等,不过每类药物都有自身的优缺点、适应性以及禁忌,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通过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药物。

3.1 利尿剂 利尿剂类药物使用较多的为噻嗪类、保钾利尿类药物,此药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且噻嗪类药物在治疗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方面有显著疗效,如果患者患有心梗疾病,用保钾药治疗的效果较好。要引起注意的是,这两种药物不能对患高血钾的患者使用。将其和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联合使用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

3.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此类药物具有更加明显的降压作用,能够对患者的靶器官形成良好保护,不会影响身体糖脂代谢能力。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新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使用此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将其和小剂量噻嗪类药物联合使用有更好效果。不过要注意的是此类药物治疗容易导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如咳嗽、血管性水肿等。

3.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使用较多的是氯沙坦,这种药物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的概率低,能够平稳降压,适用于各类型高血压患者。如果患者患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蛋白尿等疾病,使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且此药物也适用于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出现咳嗽且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以将其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钙拮抗剂联合使用。患有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和高血钾的患者不能使用。

3.4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梗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中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药物不能用于患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治疗中;运动员和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要谨慎使用。

3.5 钙离子拮抗剂 钙离子拮抗剂药物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二氢吡啶类该拮抗剂降压作用更加明显,且不会对人体糖脂代谢造成负面影响,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均可使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尤其是患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稳定型心绞痛、冠状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使用此类药物治疗疗效更佳显著。此药物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患心力衰竭和心动过速的患者要谨慎使用,患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不能使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

3.6 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药物适用于对伴有脂质代谢功能障碍或前列腺增生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能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使用,患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4 小结

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其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群。由于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导致我国患老年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人数逐年上升。此病会对患者的生活生存生活质量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且因为不能根治,需要长时间用药,导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容易滋生不良情绪。且由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合并症多,对药物的耐受性较低,一旦用药方式错误,就可能出现中毒的危险。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的药物诸多,在临床使用中,需要根据患者自身个性化的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药品进行血压控制,临床中一般都会使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方式进行干预,以便在缓解患者病情的同时,降低危险系数。

总而言之,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的药物很多,每种药物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和禁忌,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先对老年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特点,再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降低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的概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拮抗剂阻滞剂受体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2,2’,4,4’-四溴联苯醚对视黄醛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IVF-ET拮抗剂方案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扳机后的黄体支持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Toll样受体: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电击除颤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