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忆文华书院

2019-01-12

大理文化 2019年9期
关键词:巍山文华书院

时光匆匆,不经意身心安放在新文华中学竟然已四年多。行走在教育之路,走着走着,时间不知去哪了,只觉头上又添丝丝银发。

新文华中学,位于巍山古城西北,校园宽敞明亮、视野开阔、环境优美。课间,我喜欢站在楼道上观景,心会随之敞亮起来。我喜爱在校园里看日出日落,或是静坐校园小亭子内,欣赏孩子们在绿草如茵的足球场上运动、嬉戏追逐,看着看着,我似乎也变得年轻起来,回到了青葱岁月。

文华书院,我生命里永远的热词。作为历史老师,我25年的职场生涯,均在书院里度过,书院给予我熏陶滋养,让我历练成长为一名高级教师,感恩书院,感恩在书院遇到的每一个人。忆起书院往事,我的记忆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文华书院。

儿时书院模糊记忆。出生在巍山古城城南的我,儿时我们活动的区域主要在城南片区、南栅门、以钟鼓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街,以及城鼓楼的四方街。小学、初中是在位于古城东南的文昌书院(现为民小学)就读,到地处古城东北的文华书院就很少。但因了父亲在巍山县粮食局工作,而那时的粮食局,就位于文华书院以南,与萧公祠紧隔一堵墙。偶尔和父亲去上班,也会跑到旁边的文华书院(那时叫巍宝小学)玩耍。我的记忆里,那时的校园,和古城一样亲切,一样老旧,和我所定居的城南一样让人心安,校园里古阁、古殿、破旧不堪的老屋,所有建筑的营造错落有致,人与自然和谐共融。春天里小燕子叽叽喳喳,飞来飞去,它们快乐地在院落里翻飞。夏天的校园,蝉鸣声声,演奏着夏天的乐章。但因生命的稚嫩,书院里的人和事,并未刻印在我脑海深处。

1978年9月,我考到巍山一中(现巍山文庙)读高中,去文华书院的次数就越来越少,第二年巍宝小学办成了初中,学校叫巍宝中学,教过我们的一些小学和附设初中的老师,都调离为民小学,到巍宝中学专门教初中了。高中毕业后,我考取了一所州属中专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巍山二中工作。从教五年后,调回县城巍宝中学工作。从此,就注定了我与文华书院的今生情缘。

初到文华书院工作印记。1989年8月底,我去巍宝中学报到,与我同时调入的还有刘老师和甘老师。那时,进入一道铁门,往东十来步有一台阶,上了台阶,就是一条坑洼不平的水泥路,路的左边是一排高大的银槐树。往东走过二三十米的通道,就能见到文华书院的主要建筑——魁星阁,西南北均是厢房。魁星阁与西厢房间有个小院,幽静清净,东西有花坛。魁星阁西北又有一个院子,北厢房有三间,校长、副校长办公室在中间、东面一间是学校财会室。后来我才知道,校长家就住厢房西面那间,西北的小楼阁做厨房。

我记得第一次教师会,是在魁星阁内开的。一张老旧的长条木桌子,南北向摆放着,桌子两边有两只长条春凳,春凳脚雕刻精致,老师们围坐桌子两边,陈校长坐在桌子北面正中央,安排布置新学期的教学工作。魁星阁是两层木结构建筑,雕梁画栋,斗拱建筑很有特色。一架木楼梯还在室内,室内高旷,地面铺着六角砖,静坐室内,我的内心深处有种说不出的别样感受。

刚调入时,学校安排我与刘老师,在位于玉皇阁大殿西北的一间平房里同室办公,我和她在巍山二中就是同事,相处多年,情同姐妹一般。还有好几个老师也在这个院子里办公,我们一起备课,批改作业,交流学生情况、教学感受体会,无事时大家也会集中在那间办公室闲聊放松一下,其乐融融。

我上课的六个班级均在藏书楼东面的教学区,位于玉皇阁院子的正南面。这个教学区是一个长方形的大院,东南面各有三间低矮的平房教室,北面是两层木结构楼房,一层三间做教室,楼上是住校生的宿舍。除了上课时间,我天天都能看到玉皇阁大殿。穿行在古建筑群里,我喜欢它高大雄伟,气定神闲的样子,更喜爱那些雕刻精美的门窗,内心与历史对话交流,心灵有意无意间得到了净化。

那时,学校有18个教学班,师生大约800多人。学生都是经过小学毕业考试后选拔来的,还有一部分来自城郊乡村的住校生,学生素质相对较好。他们勤奋好学,懂事有礼貌,老师教书感觉不费劲。校园东西狭长,占地面积不宽,同事间能见面的时间比较多,相处融洽和睦,真情实意,朴实无华。老教师对年轻教师关爱呵护有加,教学上帮助指导我,生活上关心我。关心我最多的是王老师、马老师、杨老师等,他们成了我的良师益友。课间孩子们在古院里追逐嬉戏,欢声笑语打破了书院的幽静。上课时间书声朗朗,此起彼伏,在书院里回响。课间我和学生一起交流谈心,触摸我们眼前的历史,身心愉悦。

过了一段时间,我对学校越来越熟悉,对校园整体感觉古朴清幽,有读书学习的氛围,学校虽有些破旧,但身在其中有一种温暖安心之感。

记得我刚到学校不久,一天早上第一节课前,教导主任王老师来告诉我,第二节他要去听我的课,我说好。其实,当听到这样的临时通知,而且我第一节要上课,也没有时间准备,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不过我想反正我按备好的课上就行。第一节下课,王老师已在我上课班级的教室外等候,那是我调入新学校后,第一次有老师听我的课,讲的是战国时期的历史,我除了采用常规教学外,还编了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孩子们和我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活跃,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就基本记住了本节课要掌握的历史常识。下课后,王老师对我的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说组织教学秩序好,教学方法新颖,学生参与度高。陈校长也单独去听了我的一节课,课后他对我的教学给予了赞扬肯定,说我很快就适应了城区教学,希望我再接再厉,继续努力教书育人。两位领导的鼓励,增强了我在书院工作的信心,对我是一种激励鞭策,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后来,在学校组织的优质课评比中我获得优秀奖,之后在全县的青年教师基本功考核时,我得到了来自各所中学教导主任的好评,考核成绩为优秀。这些点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校领导对我的关怀,同事的鼓励帮助,同学们的支持配合,初步树立了我立足书院的良好教师形象。

那时,学校的教室、办公室、会议室等,大多都是在文物古建内,办公条件差,教师住房拥挤,有的一家四五个人就挤在一两间小屋里。学校办学的硬件设施落后,学生上课在低矮破旧的教室里上,教师几个人一间办公室,有一部分教师居住在学校里,办公基本就在家里。教师住宿区主要分布在玉皇阁大殿以西的两个古院子里,这两个院子和玉皇阁大殿组成了玉皇阁建筑群,一进三院,院子间可以相互串通。此外在萧祠、以及其他一些破旧的平房里也住了一部分老师。老师们以校为家,工作、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哪家有好吃的会相互送一点,情深意长,分享着教师清苦日子的欢欣温暖。

书院历史悠久,文脉不断。文华书院因地处文华山麓而得名,位于古城东北隅,清光绪元年(1875年),由蒙化同知萧培基始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蒙化直隶厅成立劝学所,改文华书院为高等小学堂。书院占地4000多平方米,由大门、二门、泮池、拱桥、雁塔坊、魁星阁、藏书楼及前后院厢房组成。大门为三间牌坊式青石建造,魁星阁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下层四周设廊,上下层檐下设斗拱。至今还保存的古建筑有雁塔坊、魁星阁、藏书楼及部分厢房。

历史上的明清时期,书院几乎遍及全国。明清统治者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使书院由私学蜕变成了官学,并被纳入了科举系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蒙化(今巍山)的崇正书院、文昌书院、文华书院应运而生,先后建成,这是巍山历史上的三大著名书院,为南诏故地的文教事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42年,为云南省第五督察专员公署驻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此办过高级小学、实验小学、附设初中和高中班。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脉不断,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现存的文华书院旧址就是办学历史的见证。

1979年9月全县调整附设初中布点,巍山县城区三所小学的附设初中班合并,在撤销原巍宝小学的基础上,成立了巍山第一所初级中学——巍宝初级中学,1993年9月,更名为文华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4220平方米,建筑面积11269平方米,校内由东向西的三条轴线从北向南依次排列,玉皇阁、文华书院、萧公祠,是巍山古城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建筑群之一,构成了南诏镇古建筑群。

处于这样一个文物古建筑群里,人的潜意识里或多或少都会有超越时空感,仿佛回到明清民国时期。从1875年开始传来的朗朗书声,一直传响南诏故地,文华书院从建院开始,就起到了传承文化教化人的作用,文华中学,便是在书院的旧址上办学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

典雅雄伟玉皇阁,师生乐学其间。玉皇阁建筑群,位于文华书院北侧,始建于明代,清咸同年间被毁,光绪年间重建。主要由大门、前殿、中殿、后殿四进三院及厢房组成,地势一院比一院高,占地约4000平方米。大门为三间牌楼式单檐歇山顶建筑,前檐设如意斗拱,后檐用垂柱,飞檐翘角,结构严谨,做工精细,两山墙墙饰以砖碉斗拱,装饰华丽。玉皇阁建筑群最佳的是大殿,建于高台上,前有月台,左右有八字墙,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上下层皆以七踩斗拱装饰,下层正面有走廊,后安八扇透雕的八仙过海格子门,建筑装饰华丽,雕工精细,上下八个翼角飞展。选料上乘,气势雄伟,是巍山古城内清代建筑的精品,也是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1998年文华书院及玉皇阁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古建筑群整体保存完好,为了进一步保护好文物,对学生进行直观形象的美育教育,2004年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学校对大殿投入10万多元,进行了全面修缮彩画,流光溢彩,彰显出玉皇阁大殿的美。

玉皇阁大殿前的月台,师生习惯叫天子台,台下的院子通常叫里天井,这是师生穿行、活动最多的场所,学校举行什么重大纪念活动、文艺表演,基本都是在玉皇阁大殿前的天子台上进行的。这里有过师生的多少欢声笑语,有过多少悲喜情愁,有过多少莘莘学子的豪情誓言。孩子们舞动青春,唱响花季最美旋律,展示中学生的清纯活力风采。记得有一年,我们政史地教研组举办了“爱我中华演讲比赛”,参赛学子用还有些童音的嗓音,绘声绘色歌颂伟大的祖国。开展卡拉OK革命歌曲大赛、“五四文艺汇演”“六五环境日”“国庆歌咏比赛”“毕业联欢会”、庆祝五四青年节、少先队大队活动等主题活动。小小天子台,人生大舞台,成了一届届学子展示才艺,抒发情怀的乐园。

我的一个闺蜜好姐妹就在大殿西南的一间老屋办公,她教英语,性格开朗。无课时,我常常到她那里备课批改作业,我们听着音乐,心情惬意,不说什么都觉得非常美好。我俩在一起时,我爱戏称她为“洋老师”,说自己是“土老师”。往窗外看就是大殿,我们曾一次次去抚摸过精美的门窗、八仙过海图,那里留下了我们的多少身影。

那时,与如今相比较而言,工作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早上没有早读,一二节课间的时候,就忙里偷闲锻炼一下身体,在大殿前或是天井里打羽毛球。郭老师比我大几岁,坚持锻炼十多年,我与她搭档时,体力耐力都不如她,她常说: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可以领着孙子回学校,讲我们年轻时曾经在大殿前打羽毛球的故事。现在已退休的她,身体状态都还好。

藏书楼里书香浓。据史书载,藏书楼建于高台上,面阔五间20米,进深15米,高11米,重檐歇山顶,翼角出檐长,无斗拱,雕刻构件精细,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原藏有《四书》《五经》《二十一史》等千余册图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由于校舍硬件设施跟不上,藏书楼未能发挥真正的历史功效。那时藏书楼被分为南北两大间,南面一间做物理实验室,北面那间为化学实验室,每到物理、化学课,需要做实验,学生就统一到这里上课,班级间还得相互协调,否则还会出现实验课冲突的事,教师上课前事先登记,由负责实验室管理的实验员协调好。办学条件只能因陋就简将就着使用,不能物尽其用。有着历史内涵翰墨飘香的藏书楼,变成了学生探究论证自然科学的场所。1997年学校建成了实验楼后,藏书楼才恢复其功能,作为图书阅览室之用。

工作闲暇时,我最爱去的地方便是图书室,书架上的书好像变成了一本本厚重的线装书,远古的气息充盈室内,浓浓的书香,浸润着我的心田。书为伴的日子是温馨、充实、快乐的,阅读为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了点滴知识储备,充实了我的人生,滋养了我的生命。同样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华师生,让师生在广阔无垠的书海里寻找到了人生方向,通过读书学习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1998年,为了迎接九年义务教育验收,生均图书册数必须达标,学校购置增添了许多新书,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全校师生连夜奋战,课余清理旧书,为新书编书号,粘贴各种标签,最后把编好的书归类摆上书架。一本书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个个夜晚、休息日,我们和图书管理员一起在藏书楼北面的图书室里度过。课余老师们牺牲休息时间,在图书室里连夜奋战清理、归并旧书、编书号、上书架。规范编新书号的过程工序多,大家流水作业,终于编完了新书。我也参与了这一工作,那些日子待在藏书楼与书结缘时间更多些,我想或许我身上也沾上了一点点书卷气。最难忘那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在藏书楼里的编书夜晚,暴雨下个不停,夜已深,大家都无法回家。这一夜,不少老师的家属冒着大雨到学校给老师们送衣服、雨伞、雨鞋,那情那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1998年,通过普九验收后的文华书院,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达到了九年义务教育各项指标。1999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文明学校”。同年学校也迎来了20周年校庆,9月10日教师节那天,校园了彩旗招展,彩带飘扬,师生欢聚一堂庆祝文华初级中学20岁生日。20年师生的耕耘奋斗,20年的砥砺前行,终有收获。

萧公祠里忆往昔。萧公祠位于文华书院西南侧,老百姓俗称萧祠、江西会馆。据记载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咸同年间被毁。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江西人李嵩山等捐资重建,为江右客民祈祀之所,又称江西会馆。云南县(今祥云县)令张授佩曾宿萧祠,并作诗留念。萧公祠坐东向西,由三进两院及花园、水池等组成。大门是萧公祠的重点建筑,设计精心,制作精巧,装饰华丽。原大门为三间重檐歇山顶,前檐下悬一竖匾曰“萧公祠”,中间向东延伸成凸字形,楼层建成戏台。清末至民国时期,蒙化戏迷组建“玩友班”,常在萧公祠戏台演出,民国二十年(1931年),外来戏班和蒙化戏友组合,借萧公祠戏台演出,时间长达数年。萧公祠现存中厅及大殿,大殿为单檐硬山顶,屋面弧度柔和,檐下饰透雕装饰花纹,活泼流畅。这两部分建筑也是师生最为熟悉的,常在其间学习活动。

对于萧公祠的记忆,我非常清晰。师生每天进进出出都要从它的身边走过,一道小圆门一把铁锁锁住了遥远的时光,当我走近时,总是习惯偷窥一眼。90年代初,萧祠小院,东面的大殿、西面的中厅闲置着,南面的三间厢房,进深很深,作为教师宿舍,那时住着三个年轻教师,一个英语老师,一个物理老师,还有一个美术老师,业余时光,几个年轻人,常聚在一起谈教学、说学生、侃谈,或是弹弹吉他,弹奏优美欢快的青春旋律。笑语欢声飘渺在古色古香小院里。

那些年,我的三人小家就在萧祠大殿西南的一排两层楼房的一个套间里,北面的窗子就挨着萧祠过厅西南面的墙,打开窗子便能看到萧祠外景,这个院子住着几家人,每到做饭时间,各家炒菜的香味弥漫,好菜大家分享吃。书院里不仅有读书气氛,还充盈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朴实的本真生活味。如今想来,让人回味无穷。

萧祠小院,有着质朴古典美,还有火与冰一样的对立美。每年火把节前后盛开的那一树红红的火把花绽放,如火一样热烈奔放的彝族儿女燃烧的青春;冬天里那棵洁白无瑕的玉兰花盛放,把萧祠大殿衬托得更加朴素淡雅。

有水开门与有水关门工况下卧倒门受到的载荷基本相同,因此有水开门工况下卧倒门的力矩平衡方程亦为式(5)所示。开门初始时分别按最大水位降为0.8,0.5,0.3 m进行试算。因篇幅限制,亦不再详细列出。

进入21世纪后,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萧祠大殿变为多媒体教室,后几年中厅建成了网络教室。曾记得,一节节多媒体课,我带着孩子们在萧祠里上,师生共同徜徉历史,从古走到今。萧祠飞檐走壁,雕花格子窗静美典雅,那些粗大的柱子,撑起了一片遥远历史的天空。如果夏天去上课,因室内空旷,空气清新特别凉爽,师生神清气爽,有利于学习。有时候,孩子们随着我的讲述,或者是分组学习活动中,学生代表的精彩发言引来了大家欢笑,或是孩子们乐了不由自主发出声响,课堂气氛过分活跃时,那会儿,我会做个停止手势,对他们说:同学们,小心你们的说话声惊醒沉睡的历史,打扰曾经在这里活动的先人。不一会,同学们就自觉安静下来了。在几百年的古建筑里,师生互动,感知体验历史,面对历史回音壁,说古论今,侃谈天下事,仰望历史天空,与先哲对话,把课堂真正变成民主和谐、快乐流动的课堂,每天书写人生历史,无疑是人生的乐趣。执着坚守三尺讲坛,尽情享受历史天空,心空也永远亮堂。那时,很多老师都喜欢去萧祠大殿上课,因为那里更有历史的真实可信感,更有教学氛围。

时代变迁,书院格局有所变。1986年,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需要,学校把位于魁星阁和藏书楼之间北面,背靠背的两排木结构的高平房拆除掉,在魁星阁的东北面建起砖混三层教学楼,古老鲜活的文华书院,陈旧的校园里开始融入现代建筑元素。老校长是1987年到巍宝中学担任校长的,他以校为家,住在学校,起早贪黑,身体力行,锐意进取。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大为改观,为了学校的发展,他想方设法,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通过教师集资,在藏书楼东面,1993年建成了一栋三层可以容纳12个班的砖混结构的教学楼。紧接着1996年9月建成了综合实验楼、还包括可以容纳260人的阶梯教室,成为巍山县初级中学中第一所拥有阶梯教室的学校。那时,即便在县内,阶梯教室也很少,只有巍山一中拥有。

自从阶梯教室建成后,就发挥了最大化的多功能功效,召开教师大会、学生年级集会,各种专题讲座等。巍山很多机关单位举行什么培训学习,都来学校借用。后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需要,学校在阶梯教室上面的教室建成了计算机教室,又在阶梯教室里安装上了相关多媒体教学设施,从此阶梯教室成为文华中学的第一间多媒体教室,老校长引领着师生从这里迈出现代化教育的第一步,老师要上多媒体课就带着班级学生去上课。这是文华中学办学历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在办学水平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对于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思想、教学方式也是一次深刻冲击,那时绝大多数教师,都从未接触过电脑,更不知道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一切从零开始,就在计算机教室,全校教师全员参加了巍山县人事局组织的计算机培训学习。当时,老师们学习非常认真,从如何开机学起,学习合格后,又参加学习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我们的教学用具,经历了从自制投影幻灯片到自己制作课件这样一个历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从传统单一的方式转变为适应现代教育的方式。这是文华书院教育史上教育技术手段的一次变化。建成后的实验楼,与文物古建遥相呼应,古色古香的校园,融入了现代气息,现代建筑的美与雕梁画栋,各有千秋,各有风采,相得益彰。师生每天就在一支烟的功夫就能走完的校园里,用脚步丈量着历史厚土,触摸感知着积淀时光的木门、雕花格子窗。老师们也从传统教学,一步步向现代教学迈进,促进了专业成长。

记忆中1989年至1998年,是学校育人环境建设的重要时期,因校园内有文华书院等古建筑,当时属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鉴于此,学校结合实情,重视文物古建的保护,多方筹集资金,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先后维修了魁星阁、玉皇阁大殿等,对校内文物古建重新彩画,其间还改造了大门。修缮后的魁星阁,一直作为教师会议室使用;玉皇阁大殿先后作为体操室、音乐教室使用。

当时,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强了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精心设计,在许多地方镶嵌了花台,增添了花棚花架、花圃,购置盆景花木,摆放在不同位置。学校的教师们也积极参与学校绿化美化工作,亲自栽花种草。课余时间,几十个老师,用心栽了一盆盆春兰、虎头兰,还栽了不少花草,后来适时浇灌施肥修枝,花草都长得很好,后来摆放在校内不同位置,移栽其他花坛里。学校还设计建成中国地图形状的喷水池、拱形门。校内景点美观实用大方,设计理念道法自然,与文华书院的整体布局协调,凸显出古典美与人工营造美的和谐相生。校内不同角落、走廊,还悬挂了许多名人字画,如魁星阁正面悬挂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字画,以激励鞭策教师。

书院与藏书楼之间的院子里,有黑板报宣传栏、学生自制手抄小报、校园文艺体活动摄影展板,人文精神突出,校园育人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最终打造成了一所古色古香的花园式学校。校园成为师生“读书学习的校园、健康成长的乐园、休闲娱乐的花园”。学校的古朴典雅、秀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目共睹,得到县内外社会各界的好评。

温润的书院生活。书院里不仅有朗朗书声,书香浸润每一个文华人的灵魂,同时还有温润生活的美好记忆。

我记得,那时学校有个长期零时工,学校还有住校生的时候,她承包了学校食堂,她做事麻利,做的饭菜味美色香,学生都喜欢吃她做的饭菜,后来生源变化,寄宿生没有了,她就不再做饭。为了方便师生买早点,她在学校食堂门前摆了一个烧饵饣夬摊。烧饵饣夬是巍山的名特小吃,是孩子们的最爱,下课铃声一响,很多同学就火速跑到烧饵饣夬处,争先恐后地买饵饣夬。源于她是学校里一个女老师的姐姐,大家都喊她大姨妈,竟连孩子们去买饵饣夬时也称呼她大姨妈,说着“大姨妈,我要三片、我要四片、我要饵饣夬夹油条、我要饵饣夬夹火腿肠……”于是,不知何时“大姨妈”也就成了校园里的一个共同称谓,亦如老师、学生的称呼一般亲切自然。课间十分钟、大课间也仅有二十分钟,有的同学是去买早点,有的同学是去补餐,那时国家还没有补助营养餐,烧饵摊前总会围得不少学生,为了不让孩子们迟到,大姨妈会提前烧好一些饵,去得早的同学就不用等待。饵香味扑鼻,饥饿等待的过程,看着马上吃不到的美食,垂涎三尺。初中阶段,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最好时期,饭量很大,有的同学一次要吃六片饵,还要夹上两根火腿肠。当毕业多年后,孩子们忆起初中生活,在回忆学习读书时,很多人都说最有味的就是缭绕舌尖的烧饵饣夬味,那是残留在文华书院里,抹不去的学习乡愁记忆。闲来无事时,有的老师也喜欢围着饵饣夬摊闲聊交流,说学生、班级的学习情况,感慨教育的艰辛繁琐,倾诉释放难解情,于是这里成了一个小沙龙。到了冬天,有的老师干脆把作业本抱着去,围炉取暖,嘴说话手批阅作业,这是存留在记忆里身心温暖之事。

春天里来棠梨花粑粑香。巍山古城生活,有滋有味,春天美食,举不胜举,春天是古城人吃花的季节,这样的生活美味也渗透到了书院。那些年,大姨妈和春天相约,与老师们相约,每到棠梨花上市,她买一些来,有糯米面的老师带面去,有腊肉的带点到学校,没课没事的老师也会去帮忙,大家的事大家做,那时四十多个教职工,相处和谐,如同一个温暖大家庭,做好了大家一起共同吃。从拣棠梨花到煎粑粑的全过程,大姨妈做得最多,品味着棠梨花粑粑,唇齿生香,回味无穷。除了棠梨花粑粑,我还和大姨妈一起做过青豆米粑粑,享受生活的过程,分享吃美食的乐趣。这些生活趣事,现在想起来让我感受颇多,感恩大姨妈能乐意为老师们的付出,感恩书院大家庭,让我们懂得了如何把繁忙的工作变得有趣味,有诗意有情致,工作生活两不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要潜移默化影响一代代学子,引导他们学会学习、生活、生存,追求更美好的幸福生活吗?

那时,我在书院上班,生活很方便。学校大门附近,小吃店众多,出了大门,就能买到品种齐全的小吃,油条、米糕、烧饵块、牛肉饵丝、清真凉鸡米线。大门左边就卖着小笼包子,主要有豆沙馅、香菇肉馅、腌菜肉馅的,味道很好,学生特别喜欢腌菜肉馅包子,南来北往的过路人也喜欢买这家的小笼包子。这是一对年轻夫妇共同经营的小店,他们打早到店,动作娴熟地包小包子,一甑甑蒸熟了卖出去,坚守了二十多年。到如今我不明白,学生为何给老板娘取了一个雅号“仙女”,只听他们常说要去买仙女家的小包子吃,我的孩子在书院读初中时,也常去买她家的小包子。如今,“仙女”和他丈夫还在书院大门的斜对面街边小店卖包子,只是他们头上已生白发。

那时,我和几个同事好姐妹,如果早上第一节没课,就相约去离学校大门几步远的“回味轩”吃牛肉饵丝,品味伊斯兰风味,或是去上水坝街口的“水口溢香”吃肉饵丝,一碗饵丝下肚,一颗心感觉温馨满满,开始一天的教学工作,倍感顺意,这竟也成了我在书院工作值得回味的幸福美好时光。

2014年,是文华中学的重大转折年,是文华书院办学历史划上圆满句号的结束年。新文华中学从施工到2014年夏竣工,历时近三年,一所崭新学校终于落成。文华中学整体搬迁暨撤并文笔中学后,继续沿用此校名,全称为巍山县南诏镇文华初级中学。

学校于8月1日开始整体搬迁,我有幸参与了搬迁工作组任务。我和几个同事负责在老校整理发车,我深深眷恋书院的一颗心,也随着搬迁启程,那是文华人永远刻骨铭心的日子。就在那一天,当第一车浸润着书院馨香、沉淀着岁月气息的货物运入新文华中学,我们也跟车到了新学校,鞭炮声响彻空旷的新校园。我们参加了新学校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来了,“热烈庆祝文华中学整体搬迁暨撤并文笔中学”的鲜红大字在教学楼前电子屏幕上不间断地显示着,广场上参与搬迁的老师们,以及搬运工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那一刻,巍山古城的西北一隅,新文华的天空里,多了人气,多了一份庄严、神圣、肃穆,从此,新文华中学的朝阳升起了,明天的新希望梦想,在100多亩的土地上开始萌发,巍山教育的大手笔,一展雄风,将在这里续写文华书院历史新篇章。大家期许着新文华中学的明天更加美好辉煌。

参加完升旗仪式,我们又回到书院发货,每一车货物驶出书院,都会有一种物去院空之感。第二天,雨一直下个不停,搬运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搬运师傅们冒雨搬运书架、桌椅板凳,看着一个个被淋湿的师傅,我们的心也似湿漉漉的。第三天,天还是阴沉着脸,时雨时阴,到了第四天,老天有眼,天终于放晴了。不计其数的教学用具、办公用品、物理、化实验器材、图书、荣誉奖牌等物件,一车车运往新校区,将继续发挥其功能,为文华做贡献。

搬迁最后一天,搬运货物大多是笨重物钢琴等,不易搬运,而人多也难干活,车辆和师傅减少,运输速度显得比较缓慢,五辆车装满,一同运到新学校卸货再返回,这个过程一般都需要一个多小时。在等待过程中,又无其他事可做,于是我便忙里偷闲,独自静坐藏书楼东面的三角梅花棚长廊东端,花荫刚好能遮阳,而视野却也开阔,能够看到东面校园内的所有风景。仰望文华天空,天空碧蓝,高远辽阔,风轻云淡,云卷云舒。经过一场场夏雨的洗礼、滋润、呵护后,常青树和古柏青翠欲滴,花草树木生长盛夏风采。几枝三角梅伸长花枝,在前面中国地图形状的喷水池上空摇曳,倒映在水中,微风轻抚,那柔柔的一串串紫色在水中荡漾,看着微波荡漾,书院的过往,一幕幕放映其间,宛如也在我的心海激起千层浪,水里屹立的两座高高石山,一座如同合掌为学校祈福的长者;而另一山犹似在翩翩起舞为文华欢歌的舞者。回眸历史,课间师生在这个院里小憩赏景已成为过去时。

坐着,我的一颗心走失在流逝的岁月,心完全沉静在文华天空。默想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个个错落有致、古香古色的院子,无言却有言、无情似有情的文物古建,红砖墨瓦、雕梁画栋、飞檐走壁,每个班的三尺讲台,都是文华人熟悉喜爱的。一届届学子鲜活、可爱的生命,叫人怎能忘怀;共同守护教育的同事们,结下的深厚情谊,又怎能淡忘得了。

文华书院是我人生的重要职场,蓦然回首,往事已酿为陈年老窖。记载着一拨又一拨在书院度过一段人生路的人的历史。我的青葱岁月,流逝在书院,如今早生白发,怀想在书院学习、工作的日子,我的心不由莫名惆怅起来,想到就要离开四季书香的校园,忽生人去院子空,人去建筑依旧在的感受,我不知往后的日子,这个天空该会如何?谁会是这里的守护者?

于我而言,对于曾经学习工作过25年的书院,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因了我是教历史的“古董”老师,无疑比其他人多了一份难舍情。文华书院一百多年积淀起来的精气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是最生动形象的历史,是上历史课时最好的课程资源,是对学生开展校史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第一手材料,是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的最有说服力的厚重历史。为此,惆怅失落、怀旧情结,不禁涌上心头。然我深知,社会总要向前发展,人的思想观念,也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惆怅也好,失落也吧,身心仍然会为书院的转身起航前行。

文华中学搬迁后,2015到2017年,国家文物局对南诏镇古建筑群共补助保护资金2127万元,对玉皇阁、文华书院、萧公祠,3组文物整体进行修缮,并实施了消防专项工程。同时,巍山县同步启动景观改造工程和绿化工程,投资850万元,拆除了近万平方米与古建不相协调的现代混凝土建筑,实施了景观绿化工程。南诏镇古建筑群,是巍山古城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建筑群之一,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南诏镇古建筑群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巍山小吃节、中华彝族祭祖节期间,听说修缮后的文华书院开门了,我迫不及待再次回到书院。书院大门,建在一个高台上,雄伟有气势。大门内视野开阔,眼前一亮,花草树木,石雕、铜塑、小石拱桥,错落有致,一见就让人欢喜。左面有一半池,半池上有小桥,右面的小原池上是弓一样的桥跨在水上,右面对着萧祠小园门,前面正对着书院的西厢房门。走上弓形桥,穿过厢房过厅,又见魁星阁,熟悉的陌生,陌生的熟悉。魁星阁东南西北的回廊边都安上了木椅,由每一面的中间台阶上均可以上去,这样更凸显出文华书院的主体建筑的雄伟壮观。魁星阁东北边的那栋砖混结构教学楼已被拆除,建成了木结构的厢房,坐东朝西的藏书楼西边留出了回廊部分,我走上去,正对着南北的那两幅看了几十年的砖雕画沉思,一个外地游客带着孩子,也在细看砖雕画,他说太精致传神有立体感了。

书院内游人不少,几个四十来岁的男女正大声说着在书院里读书的往事,声音里洋溢着回到书院的激动心情,喜悦欢心挂在她们的眉梢。一个指着北面的房子说:那是我们读书的教室,班主任是杨老师。听着话语,我思绪飞扬,穿越在昔日和现实的书院里,我也在追忆着往昔我在哪里哪个班上课。边想边漫行,转过那些已经习惯了的拐角,到了阶梯教室前的院子,阶梯教室已拆除,焕然一新,绿草如茵,草地边镶嵌着七颗棋石,通过景观改造,有了别样韵味。从一个绿竹围帘走过,就回到了里天井。大殿依然气定神闲,如睿智长者在那里端坐了几百年。

从东往西行,玉皇阁建筑群的第二院里,一百多岁的圆柏、侧柏,苍老了许多,苍老了时光岁月,陪伴多少人走过他们生命历程的一段路。古柏东侧的那间老屋,当时是我的好同事甘老师家住,我曾一次次在里面静坐闲谈过。

记得在2013年夏,文华中学整体搬迁前,著名的考古专家陈老师到我们学校,对玉皇阁大殿前镶嵌在南面墙上的碑刻进行拓片,他站立在凳子上,反反复复在碑上刷墨,然后把白棉纸用力印在上面,最后揭下白棉纸,刚劲有力的柳体字就印在纸上了。静默看着,专家带我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代,课堂上给孩子们理论上讲拓片,那一天终让我清楚了拓片的全过程,受益匪浅,对陈老师更加敬佩,当时陈老师还送给我一张现场完成的拓片,这是我珍藏着的书院实物记忆,如今陈老师已离开他毕生挚爱的巍山故土几年,愿他在九泉下安息长眠。

由北面的通道,朝西走进了玉皇阁建筑群的第一院,原先这里住了好多家人,大门是封闭的,这里有过多少生活的温馨快乐。修缮后山门被打开,如同打开了一道书院通往外界的门,门里门外两重天。当我走出山门,和煦的春光,从门洞及圆形窗洞里射出来,些许朦胧。因了大门座东向西逆光,但也影响不了大门的雄伟气势,飞檐、如意斗拱显得更加神秘有韵味。仰望山门,与几百年的古建筑对话,抚摸着那道大门,它为一代代文华人打开了一道探索历史的大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门。

徜徉花园式的外院,听有人说这里不再是原来置身其间的模样,是的,这里原来是操场、运动场、升旗台等、书院格局有些变化,但无论如何变,所有老文华人,熟悉书院的人,是不会忘记的,美好记忆总是清晰可见。历史人文景观巧妙融合在一起,这里已然更美,移步一景,漫步在古建筑群里,听着飘渺的古乐曲,让人留连忘返。寻找文华书院旧时光,回望历史,回望心理历程,触碰自己的灵魂,建筑无情却有情,它陪伴着我们成长,浸染着我们的灵魂,照亮我们前行。

守护精神家园,让我们的心田不荒芜。重回书院后,再回到新文华中学上班的日子,修缮后的书院,一幅隽永的历史画卷,常常浮现眼前。书院往事已如云烟,未来的日子,修缮后的书院将会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的教育作用,彰显其文化价值。作为文华人,一如既往弘扬传承书院精神,续写文华新篇章。

编辑手记:

巍山文华书院,建于清光绪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此办过高级小学、实验小学、附设初中和高中班,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脉不断,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校内由东向西的三条轴线从北向南依次排列,玉皇阁、文华书院、萧公祠,是巍山古城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建筑群之一,构成了南诏镇古建筑群。2013年,国务院公布南诏镇古建筑群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忆文华书院》的作者陈美兰从小长在巍山古城,1989年调入文化书院任教,开启了和文华书院25年的情缘,于作者而言,在书院度过的每一天都充盈着满满的书卷气、和谐之气,她对书院有着从内心深处流露而出的感恩、不舍之情。因而在落笔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份真挚感人的赤子之心,从书院厚重的历史到亲历的改革变迁,从自我的成长过程到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作者不仅还原了文华书院的建筑布局,讲述了在书院从教时的人生阅历,更是展示了文华书院百年积淀起来的精气神及几代文华人郑重守护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巍山文华书院
柴文华著作系列
朵云书院黄岩店
江南书院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巍山(山龙)(山于)图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初步研究
倪文华 作品
巍山喜迎60华诞
巍山小吃
云南巍山龙于图山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