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拉乌行
2019-01-12
●
巍巍五顶山,清清拉乌河。拉乌是从彝语“拉杂务”演变而来的,汉语是“河头上”的意思。全乡各村依山傍水居住在拉乌河的两岸。
核桃飘香的地方
盛夏,我们从宾川县城乘车出发,一个多小时后就来到了拉乌乡碧鸡村委会的哨房山村。还没有进村,就看见满山满坡郁郁葱葱的核桃树。远远望去一片片核桃树林,不是围拥着古老的村舍,就是镶嵌在河边箐底,自然形成了一个个核桃园,天然造就了一个个核桃谷。
村在林中,人在景中。沿着洁净的道路走进村里,驻足在任何一个角落,满眼都是古老而枝繁叶茂的核桃树,走进这个天然氧吧,一路的疲劳得到了缓解。小路两旁的农家整洁漂亮。问路的时候,遇上村民与其交流,村民淳朴热情,为我们热心引路。
在哨房山六组,有一棵神王树。我们因为好奇心的驱使,经过不停问路,终于找到神王树。这是一棵古老的大栗树,而它旁边同样生长着一棵高大的核桃树。两棵树下有一个小小的祭台,上面插有红红绿绿的香和纸,旁边还立了一块石碑。碑文上刻有内容:“神王树,当地称椎栎树,落叶乔木。树龄达400余年,栉风沐雨,历经沧桑,吸日月之精华,聚天地之灵气,当地群众称其为神王树。逢年过节,当地群众都要跪拜神王树,默默祈祷,祈愿五谷丰登,家庭平安。”可以看得出,神王树是彝族同胞们的精神寄托,期望的是吉祥、安康、幸福。同时也说明这里的人们喜欢树、敬仰树、保护树。树王不仅因为树形高大,更多的是这里人对自然的崇敬。
就在树旁不远处,一户农家的后墙吸引了我,走近看这人家的后墙上,画着有故事的连环画。通过这个农村文化的墙体彩绘,让我们更加丰富地了解拉乌与核桃的渊源和故事。画的内容很有意思,在很久很久以前,哨房山还没有种核桃树的时候,村里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做了同样的梦。梦境中有位慈善的白发长须老者告诉这对夫妇,要想过好日子,就在房后种上几棵核桃树吧,核桃树会给村民带来幸福。老者话落飘然而去。后来这对年轻夫妇真的种下了核桃树,核桃树也真的给他们带来了幸福。村里的其他人也跟着种起了核桃树,同样有了幸福的收获。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那对年轻夫妇已经老态龙钟,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着走到核桃树下。读完画,我拍下几张连环画的照片,这寓意着质朴勤劳的墙体彩绘也让我对这个村子的印象更加深刻。
离开哨房山六组,我们到了哨房山五组,去看那棵早已远近闻名的核桃树王。我们到那里时,树下已经有好多人在拍照、录像。核桃树王周围特别热闹,来这里的人几乎都是来参观考察核桃树的,或是来拉乌旅游的。眼前的这棵核桃树王高大伟岸、苍劲挺拔、枝繁叶茂,碧绿的树叶间已经结出了串串小核桃,是一棵典型的拉乌泡核桃树。仔细观察发现核桃树王的主枝干周围已经用土石砌起了保护围栏。这棵树高约20米,它的主干直径约1.5米,估计需要3个大人才能合围。树冠四面张开,形状像一把撑开的绿色巨伞,他们说占地面积约1.2亩。树上的标识告诉我们,核桃树王年龄已有150岁,所产核桃中等大小、光滑壳薄易取、种仁饱满、仁白、味香纯、出仁率高、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健脑益肾、养颜明目、滋肝润肺、延年益寿之功效。
随行的村干部介绍说,近几年来,核桃树王年产核桃在50000多个、500公斤左右,核桃价格好的年份产值在12000元以上。听着这些数据,这棵树带来的经济产值确实可观,不仅是经济价值,我想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核桃树相互交织在了一起,互相陪伴,互相成长。
拉乌的核桃谷是令许多人向往的地方,属于箐门口村委会的所辖之地。我曾经去过几次核桃谷,每次去都有新的美的收获。这次到了核桃谷,我依旧有了新的收获。核桃谷通过完善保护,谷中的生态之美真的是越来越吸引人了。一条整洁干净的石块小路,从箐的下段一直延伸到民族文化广场。走着走着,一座座简朴的小桥断断续续出现在溪流之上。小桥流水的画面,不停撞入我们的眼帘。
我们行走在核桃树下的小路上,随着林间流水潺潺,边走边看景。还遇上了一群会唱山歌的彝族妹子,边走边听民歌,路途并不知疲惫,我们一行人真是醉情于核桃谷了。在箐门口会唱民歌小调的人很多,记得以前来这,就得知一户人家几乎人人会唱。这户人家叫唐炳舜,他不仅是彝族民歌小调的传承人,而且他媳妇、姨姐、妹子都唱得非常好。他们的歌声真是原生态,嗓音也特别的好,清亮质朴,唱的轻重快慢把握得恰到好处,婉转动听的民歌小调,实在是让人喜欢。我们与这群唱歌的妹子边走边聊,边聊边唱。什么《送郎调》《十二杯酒》《赶马调》等等,大家说唱就唱了起来:“一送小郎正月正,正月里来是新春;妹送小郎正月走,望郎明年正月回。二送小郎二月八,二月八来赶庙会;佛祖菩萨朝上望,看你小郎心给真。……”才说歌名,他们一点都不拘束,唱歌时还带着自然的笑容。在宁静的山谷中听着动听的山歌,这样的旅游体验真是棒极了。
我们行走在核桃谷,还了解到箐门口村委会有一个很有趣的自然现象,每当冬季,这个村就会一天出两次太阳。箐门口村的南面,有一座高高的大山,村子居于山麓,且靠山坐南向北,而高山两侧又矮,所以,当太阳从东方升起后,到中午十二点左右,太阳就被高山挡住了,大约两个小时后,太阳又从高山的另一侧升了起来。而箐门口村也因此被人们称为一天出两次太阳的地方。
一路走来,一路听着彝族的山歌,沉醉于欢乐的核桃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民歌小调的保护传承,拉乌乡党委政府已收集整理出版《布谷鸟 民歌小调》,通过培训民歌舞蹈的唱跳,举办民歌小调的比赛,举办核桃文化节,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等等,让拉乌彝族的民歌小调,进一步得到传承,进一步发扬光大。村民唐应春笑着对我们说,他们从记事起就开始唱民歌小调了,一辈跟着一辈唱,现在家里的孩子、孙子都会唱。近几年,每年的大理三月街,拉乌乡唱彝族民歌小调的都去参加比赛,并且取得优异的成绩。村民唐炳舜、唐雪娇的民歌小调,不仅唱到了县上州上省上,而且还两次唱到了中央电视台。
拉乌乡是国家级的生态乡镇,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大。同时也是盛产核桃的地方。拉乌核桃也在市场上打响自己的品牌,远销欧美南亚。现在,核桃已成为拉乌乡富民的支柱产业。不少到拉乌旅游观光的人,好多都是因为核桃而来。我们这次在农家乐客栈里还品尝到核桃蘸蜂蜜、核桃仁炒木耳、核桃仁凉菜、油炸核桃酥、核桃花炒火腿等等。在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核桃美味和彝族民歌小调优美旋律的幸福中,结束这趟难忘之旅。我想我还会再次走进拉乌乡,再次走进这个核桃飘香的地方。
清水河畔种养户
在拉乌的碧鸡街吃过中午饭,我们乘着小客车往新兴方向前行,去一家种植重楼和养蜜蜂的农户家参观采风。经过一阵弯弯曲曲、七上八下的颠簸,车子将我们送到了新兴村委会三岔路村的附近,因为路况不太好,小客车实在不能前行了。正好也让我们下车透透气,徒步行走,可以看山看水看蓝天。虽然天气酷热,但是大家知道离种养基地也不远,于是便有说有笑地顶着烈日的照射前行。
经过几道弯,我们就来到了清水河边。今年的干旱使河水比往年少了许多。见到水,大家都喜出望外地停下了脚步,蹲下身子触摸着清清的河水,感受这一时间的凉快。过河不远,我们就到了位于山坡上的种养户罗明会家。
罗明会家是三岔路村的村民,他家的重楼种植基地依山而建。简易的小房子位于基地的最下面。小房子的门关着,门外却收拾得整整齐齐,锄头、镰刀、砍刀、水桶、撮箕等农具井然有序地摆放着,这眼前俨然一幅秀美的山里人家的缩影画面。种植基地的周围种了些桃梨果木,栽了些红红绿绿的花草,让人一看就觉得自然舒服。基地共有五六亩面积,全都用黑色的遮荫网拉着,一块块高矮不等的重楼苗在棚里快乐惬意地生长。整个基地的灌溉已安装了滴灌系统,这样既节水又省力又科学。罗家的种植基地已形成了一个简单而引人注目的小庄园。
罗明会和他的老伴,年龄大约在60出头,来清水河畔种植重楼已近10年时间。他家一边学一边种,一边种一边总结。基地育的重楼苗,除少部分到外地购买籽回来育苗外,其余育的苗都是用他家重楼籽籽育出来的。这些重楼苗高矮不均,一坵坵是肥肥壮壮的,一坵坵是细细嫩嫩的。我们都赞赏夸奖他家的重楼种得真好。说起种植效益,罗明会笑着谦虚地说,也不多。在场的刘绍良老师对种重楼有研究,通过与罗明会交流,他认为每年卖的重楼、重楼籽、重楼苗可收入10多万元,现在基地所有价值在100万元左右。
我们对罗明会根据自身和自然条件,选择了种植重楼这种勤劳智慧的精神和想法点赞。这时,他老伴高兴地摘了一袋新鲜的桃子让我们品尝,并热情地带我们去看她家养的蜜蜂。
他们养殖蜜蜂处与重楼基地只相隔一条路。这是一个长满树木的山坡。为了便于蜂箱的放置,老罗对树下的杂木和枝丫做了一些修剪。树林中的一个个蜂箱,从低到高,错落有致,间隔适当,这个小小的山坡仿佛成了林间货店。罗明会选择了一箱蜜蜂,打开让我们这些好奇的人看个究竟。密密麻麻的蜜蜂在箱板上爬动着,少量的蜜蜂在游飞着,不时发出“嗡嗡”的声音。大家品尝了刚刚从蜂箱里取出来的蜂蜜,甜甜蜜蜜化在舌尖,他们辛勤的劳动甜到了我们的心里,甜到了我们记忆的深处。
在聊天中,了解到罗明会家一共养殖了128箱蜜蜂,他家的蜂蜜从来不需要到集市上卖,许多客人早早就预订了,或托熟人来基地上买,去年卖得近3万元。
离开了种养基地,离开了清水河畔,但是罗明会夫妇勤劳朴实的身影还时时在我的脑海里出现,让我更加明白,不仅只有勤劳智慧的汗水,才能浇开幸福之花。这绿水青山的拉乌地,需要这样智慧的劳动才能得到保护和延续。
引凤飞来的地方
从拉乌乡政府出发到来凤溪大约半个多小时。我们乘车去来凤溪的路上,沿途便可见到别样美丽的风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排列的山峰,形状不同但连起来又显得那么亲密合力、气势磅礴。再次让人注目的是一山山、一坡坡、一层层的梯田,仿佛彝家少女梳头舞动的梳子,有弯有直,层层叠叠,赋予人一个无边遐想的天空,与一个个古朴而散居的村落,组成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我们来到来凤溪村里,才知道来凤溪是拉乌乡的一个村委会,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505户,1797人,彝族人口占全乡的百分之九十多。当地人告诉我们,来凤溪原来叫凤来溪,是金凤飞来之地。后来人们将其改为来凤溪。用意无非就是,让过去凤飞来的地方,变成现在引凤飞来的地方。
同行的村干部,一路给我们介绍情况,一路向我们宣传着来凤溪的美丽。他说,秋收之际的来凤溪,风景更是美丽动人。梯田里呈现的是金黄色的稻谷,山是绿色的,水也是绿色的,山水之间、梯田与村庄之间,云雾缭绕,仙境般的画面,令人如痴如醉。听着他的讲解,加之远村近舍的鸡鸣狗吠,我想不同时节驻足来凤溪的每个地方,都会感受得到来凤溪的美是实实在在的。
来到来凤溪原村委会的大门对面,我们随村干部走进了一户叫白光宇的人家。白光宇曾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拉乌乡最后一任乡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任乡长。现已97岁的白光宇老人,与我们热情交谈起来。白光宇高中毕业后,1947年回到家乡时才20多岁,就被国民党政权任命为峨溪乡乡长。朱家壁率部过拉乌时,白光宇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后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又被任命为峨溪乡乡长。我们看到在他坐的椅子旁的书桌上,整齐地码着好多翻得陈旧的书籍和杂志。房门上的对联是白光宇老人亲手写的:“治家万事皆宜俭,教子千方不外勤。”“尽历艰苦心常泰,曾履忧危体愈坚。”苍劲有力的笔锋,勤俭持家的家风,艰苦奋斗的意志,让我们对这位老人十分敬仰。白光宇老人经常给村里的人和外来的人们讲述拉乌乡的历史文化,讲述拉乌乡的发展变化。如今白光宇老人在读书写字之余,有时也会让家人带他到村口路口,回望着家乡来凤溪美丽的山山水水,尽情回忆那些岁月留下的痕迹。
我们离开来凤溪村,前往来凤溪隧道参观。到达目的地时,才知道来凤溪隧道已经因水源水位下降而废弃多年。然而来凤溪隧道旁立的《告白石碑》却非常引人注目。工程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来凤溪隧道在大理州内是一项古老的水利工程,如今已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想,在那个时代,来凤溪族人就能想到并实现了打通隧道引水灌溉农田,说明来凤溪人是有智慧的。那时候修水利工程只能靠人力靠苦干。土要一锄一锄挖,一担一担挑。石要一个一个破,一块一块搬。流血流汗浇筑着工程的一土一石。工地上的挖土声、破石声,伴随着劳动的呼喊声和民间小调的即兴对唱,至今仿佛还在人们的耳畔响起。
来凤溪丰富的故事确实是需要旅者亲自走一趟才能了解和感受到的。站在村里的高处,眼前高大但含情脉脉的高山,仿佛随时带着笑意欢迎人们的到来。山下弯弯曲曲而淙淙流淌的小河,好像羞涩地轻轻唱起了彝家的迎宾曲。走走停停在村边河畔、田间地头,不时还遇见一群群边吃草边跑的山羊。我回望着近千亩神造梯田的秀美,一条条山路的崎岖,一箐箐核桃的绿意,一栋栋垛木房的古朴,一坵坵烤烟的茂盛,忍不住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一张张诗情画意的照片,而且把画面最美好的内容永远记在心中。
如今的来凤溪,注重山水自然环境的保护,还有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传承。这次来,在与村民的交谈中,来凤溪的彝族同胞,还普遍能讲彝族话。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衣着上还有着浓烈的彝族服饰元素,到高兴的时候,随口就来几段彝族山歌。这里还有传统祭祀传承人组织表演的彝族祭祀文化活动。来凤溪已被列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吸引更多的人到来凤溪,游览山水风光,观看农耕梯田,感受彝族风情,聆听彝家故事,品味彝家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