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9-01-12翁静尚晓丽谢科
翁静,尚晓丽,谢科*
1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楚雄 675005
2 云南省楚雄州医院,云南楚雄 675005
“思政教育+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和全面性的工作,也是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主要工作内容。“课程思政”建设强调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这就要求我们要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
将课程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可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作为专业课教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更要“立德树人”,传播爱国主义精神。针对人体寄生虫学,中国及中国科技工作者对世界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中所做的巨大贡献都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可自然适时的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在讲授人体寄生虫学总论部分时,提及中国对世界寄生虫病防治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比如我国土源性蠕虫感染率的下降、全国基本消灭了丝虫病、血吸虫病病患的减少等,在防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的卫生医疗水平了大幅度的提高。在讲授《疟原虫》时引入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团队的例子。介绍屠呦呦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获得启发,成功提取抗疟药青蒿素并且以身试药,为全世界带来一种全新的抗疟药,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评为“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之一,其成就跨越东西的事迹,展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奖的殊荣,也传播了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2 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
讲述共产党人与寄生虫病的事例,教育学生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坚定核心。我国在重大疾病预防和治疗上取得的伟大成就与坚持党的领导密不可分。在疟原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教学过程当中,挖掘与优秀共产党人有关的典型事例,将思想教育与寄生虫学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以红军长征为例,我们选取红色教育电影《长征》片段,进行思政课教育。在第五次反围剿过程当中,中国革命的奠基人和领导者毛泽东主席在革命根据地感染了疟疾,俗称“打摆子”。电影桥段反映了疟疾的临床症状和深山老林瘴气较重,蚊虫较多的环境。这些环境就为蚊虫传播疟原虫创造有利的条件,为我们讲述疟原虫的生活史和疟疾的病症提供了形象的素材;在电影《长征》讲述红军过草地的桥段里,描述了另外一位中国革命的奠基人和领导者周恩来总理过草地的情形躺在担架上被别人抬着过完草地。周总理为什么躺着过草地?原来他得了阿米巴肝脓肿疾病。这个片段反映了阿米巴原虫是通过饮用不干净的水而感染人体,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病情加重。将老一辈革命家亲身感染寄生虫病的事例,应用到医学寄生虫学的讲授当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体会到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付出巨大奉献和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信念。在新中国成立后消灭血吸虫病的运动中,毛泽东主席听闻江西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后,书写著名的《七律二首·送瘟神》: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两首诗词对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域特点、临床症状、防治措施均有描述,是讲述血吸虫知识的好素材,也是教育大学生了解当年防治血吸虫病的壮观场面和党的领导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党的领导人的亲身经历,引起学生对寄生虫学重要性的认识,坚定学生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在医学寄生虫学讲授过程中,根据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特点,我们引经据典,加强课程思政的教育,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全方位加强思政教育,以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符合新时代建设要求的卓越医学人才。
3 结语
课程思政教育建设,不仅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医学知识的传授,而且通过挖掘课程思政教育相关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思政教育的目的,并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