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高校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
2019-01-12侯泽涛
侯泽涛
(信阳农林学院 规划与设计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课程教学需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我国各地区美术资源丰富,地域性差异大,统一的规划教材与各地实际情况存在距离。所以在课程改革上教育部提出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有机结合,增强课程对学生、学校和地方的适应性。地方高校更注重突出专业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美术是可以和很多专业相结合的学科,加强对地方高校的美育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地方美术资源以其独特的作用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地方美术资源能够对地方优秀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发扬,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增加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加强美术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审美能力。
1 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的定义
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简单的说是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可用于美术教学,并且能够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带有地方特色的、具有美术价值的资源和与美术相关的各种实物与客体。它大致分为三类: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其他资源。自然资源以地方的建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景物为主要内容,人文资源主要包括地方民间技艺和手工艺品等,其他资源指开发本土资源并合理利用,最常见的是公共场馆资源、社区资源,如博物馆、美术馆等,也包括利用树叶做贴画、砂石制作装饰画以及民间工艺、民俗文化艺术等[1]。这些资源除了是美术欣赏的内容,更是了解本地人文知识和进行美育熏陶的好教材。
2 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在知识准备上,我们要明确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范畴,它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资源包含人文资源、物质资源、学科资源等;条件性资源需要借助一定的条件来实现,包括活动资源、人力资源等,如美术展览需要一定的场地和人员活动,走进商场观看环境场地布置设计、商品包装和平面广告设计,借助互联网查阅古今名作,自主学习欣赏等等。根据环境的不同也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是指校内各种相关的书籍资料和校内各种美术活动等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的网络资源、图书馆、博物馆、乡土资源、社区资源等。来自于地方的、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美学价值的美术资源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创造力和想像力的理想载体,能指导学生了解家乡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深层意蕴,产生深厚的民族感情和家乡情怀,并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3 国内外对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现状
从一些资料来看,国外一些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尤其是日本、欧美等国家,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很早。在一百多年前,西方的教育学家就己经提出了“美术内容的来源”,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开放式为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英、美、日等国都已经对本土美术课程资源进行积极有效的开发,教师带领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挖掘有价值的资料并加以改造,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对美的热爱。如美国的康涅狄格州在开发社区资源时召集专业艺术家带着作品进课堂,或带领学生们一起开发与视觉艺术有关的资源,使学生们能探索艺术与自然的奥秘,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独立的思考各种生活与艺术方式。
我国对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在近些年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美术课程的选择也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对民间工艺、剪纸、布艺、根艺、粘土小雕塑等的介绍、制作与欣赏等课程内容的开发。但是这仅限于教材,地方美术资源作为课程来开发是几乎是空白的,主要是学校、教师和社会对此不够重视,不能提供很好的人力物力支持[2]。加上开发需要对地方美术资源非常熟悉,需要时时用心耗费精力做大量的材料收集整理工作,以及调查研究、方法借鉴,创新教法与学法,这些因素都使地方美术资源教育在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上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和价值。地方美术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目前十分有限,学校教师都习惯沿用教材课本作为讲授的内容依据。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地方高校里,除了美术专业的学生对地方美术做过包装设计、材料应用和本地的美术展览欣赏,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利用过各种纸张、树叶、豆子等做过装饰画等手工作品外,作为公修课的美术课程对当地的美术资源开发使用为空白。其他专业的学生对地方的美术资源没有概念,教师也没有太多开发的想法和意识,有的教师因为教学任务和教科书的制约,没有开发的意愿,有的是虽然有开发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但是鉴于没有理论依据和缺乏实践的机会,不易操作而放弃了。所以如何引入美术资源,需要一个系统的整理安排,既需要理论的指导,也需要一系列的内容安排和开发模式的研究,从资源的选取,开发思路,资料的收集到整理,再到如何进行教学准备,教学授课和师生互动,学生的接受与反馈,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划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
4 地方高校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教学思路
在开发利用中首先要以实际教学需要为目标,紧密结合地方资源条件进行[3]。在城市,美术资源相对丰富易收集,如博物馆、美术馆和一些公共场合都有丰富的美术资源。在比较偏远的地方,美术资源虽然和城市有所不同,但是也很丰富并独具魅力,例如民间的编织技艺,剪纸,优美的风光、民居,地方小戏场景,以及各地最具特点的民间美术等等,都有朴素而独特的气息,这种土生土长的传统艺术最具独特价值。地方高校美术课程资源内容中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造型表现艺术、应用设计、欣赏与美术评论、综合艺术。据此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将课程细分为六个模块,即绘画、工艺设计、美术鉴赏、书法、综合材料、雕塑。这六个模块都可以和当地的资源相联系,将地方资源创造性的综合利用、整合,使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既传承了文化,又增加了知识和技能,发展了创造力。技术性活动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拓宽了学生学习美术的途径,能有效开展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更重要是通过对本地文化的积极探索,将培养出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发现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也就达到了美育的目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有一个教学知识内容体系,针对每种资源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开发上一般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示范法、问卷调查法、课堂实践法和实地考察法等相结合,使地方的美术资源内容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实践模式。开发流程常常采用资源的选取梳理——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创设情境、组织实施教学——教学反馈与评价的一套方法进行。
地方高校美术课程基于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侧重,美术课程应该分专业和非专业来区别对待。美术专业的学习以地方资源的基本欣赏常识,制作技巧和专业知识学习三大方面的提高为主要内容。非专业以对美术知识的了解和欣赏为主,在具体的教学授课中侧重对内涵的剖析和文化的解读,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并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引导学生动手为主,教师仅对基本操作技能进行讲解。鼓励学生到生活中收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如石器、瓷器、木器、手工、陶器、织绣印染品、纺织品等传统瑰宝)并进行整理,调查和民俗文物有关的民俗文化活动。地域性美术资源的运用,可以较好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手脑的运用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协调发展。在实际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民间艺术中留传的情感,体味到艺人的酸甜苦辣,拉近与民间艺术之间的感情,使学生的文化认同体验和民族自豪感得到加强。在潜移默化中渐渐接受这些传统艺术文化,成为文化的传承人。这样的课程内容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5 总结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设计好课堂教学内容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与讲授内容产生共鸣,是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发挥作用的时机。美术课应该是创新的、充满活力的,教师可以比较自由的与学生互动,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切入题材(如民俗风情,传统流传下来的故事等),并将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糅合,营造一种轻松有趣、活泼开放的教学情境。多鼓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展开学习,如从文学、历史、艺术等角度去理解、考察地方文化,收集身边的或民间遗存的与美术相关的实物。这样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学生在这个实践过程中能掌握地方的美术资源的类型、特点和风格,并且能促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热爱,一举两得,使学生在接纳知识技能时有更多的创造性、主动权和积极性,而且在课余也能更好地积极挖掘有深度、有价值的美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