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演员”是怎样诞生的
2019-01-12□南周
□南 周
2019年春节档,最风光的三个演员,当属吴京、沈腾和黄渤。
吴京投资并参演的《流浪地球》以极佳口碑,成为春节档的最大赢家,目前票房突破40亿元。沈腾在春节档两部喜剧《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中担纲主演,《疯狂的外星人》破20亿元,《飞驰人生》也有15亿元票房。而黄渤也是《疯狂的外星人》的男主之一。
在中国电影的票房史上,只有他们仨主演的电影票房总成绩突破100亿元。数据显示,黄渤是最早突破100亿元的,沈腾第二,吴京比沈腾晚了两天。为什么是他们仨最先成为百亿演员?谁又是下一个?
微微一笑100亿
早在几年前,黄渤就有“五十亿帝”的说法,吴京也在演艺圈摸爬滚打多年,《战狼2》的走红更是让他家喻户晓。反倒是三人中的沈腾,崛起速度之快超乎人们的想象。沈腾的经历,一定程度上也可用来论证为什么是他们最先成为百亿演员。
沈腾1979年出生,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大学一毕业就加入开心麻花,当时它还是一家在北京名不见经传的小剧团。之后沈腾在开心麻花演了9年话剧,并从演员成为编剧、导演。2012年是沈腾命运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登上春晚舞台,《今天的幸福》大获成功,沈腾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从一个小众的话剧演员成为一个大众化的喜剧演员。
2015年,沈腾获得《欢乐喜剧人》第一季的冠军,同年,《夏洛特烦恼》大获成功。之后沈腾并没有主演影视剧,只在《羞羞的铁拳》等电影中担任配角(但他对票房起了极大帮助)。直到2018年其主演的《西虹市首富》上映,该片票房突破25亿元。接着就是2019年春节档,沈腾两部主演的电影上映,如果不是开心麻花的《日不落酒店》最后撤档,那么春节档就有三部沈腾演的电影了。
从沈腾主演的这些电影和他扮演的角色,可以发现两个共同点。一是,这些电影都是喜剧。喜剧是中国电影市场上最受观众喜爱的类型,因此历年春节档喜剧电影都能笑傲江湖。二是,沈腾扮演的都是小人物,而沈腾的魅力在于,他对小人物状态的精准把握,以及得天独厚的喜剧效果。沈腾在喜剧演员里有着非常奇妙的观众缘,他那张充满辨识度的脸,带着狡黠,又总显得无辜。沈腾饰演小人物的窘态时,总能多出一分对小人物的体恤和真诚,因此更能打动人。
以前一直有个说法,喜剧演员没有什么演技,这还真是一个误解。比如之前《我就是演员》,宋轶、张小斐、王阳、杜淳与沈腾的即兴表演中,沈腾四两拨千斤的台词与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比如周星驰、沈腾、黄渤、徐峥等人扮演的喜剧角色,观众总觉得更“好笑”,这是因为他们都是表演大师,他们能够进入小人物的内心世界,不仅演出小人物的可恨,更能表现出他们的可怜、可敬,并由此抵达对人性的反思,对冷暖人情的喟叹。他们乍一看并没有多高明的演技,但在对小人物的演绎中,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们的不一样。
演员的品格
舆论中有些人因为偏见不喜欢吴京,但偏见就是偏见,无论是从演员角度还是从投资者角度,吴京是真正热爱电影且懂得电影的人。在《流浪地球》遭遇撤资、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是吴京雪中送炭送来6000万——而且是在对方为一个没什么名气的新人导演、电影类型还是中国最为薄弱的科幻电影的情况下。这样的投资不仅仅需要眼光、勇气,还需要对电影的热爱、对中国科幻的热爱——他们敢于去做奠基者。除了投资外,吴京还零片酬地当了“客串演员”,一演就是60天。
这就是演员的品格,这样的品格,不约而同地存在于这些百亿演员身上。
2015年《夏洛特烦恼》大获成功,在热钱涌动的中国影视圈,按照有些演员的做法,沈腾应该一下子接很多部影视剧,趁着热度圈钱。但沈腾没有,长达3年里他没有主演的电影,而是心甘情愿在开心麻花的其他电影中当绿叶,帮开心麻花推新。
后来沈腾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说出了缘由:“我发现我这人就是穷横穷横的,做的事必须得有一定格调,Low的事不愿意去做。但是往往越Low的事赚钱越快,我不想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有片刻想把自己之前做的事屏蔽掉的念头。”
这也是演员的品格,作品优先,人格优先,而不是一切向钱看。
在百亿演员里,黄渤是最先成为“五十亿帝”的,同样地,黄渤对这个称号也始终带着自省。黄渤曾对“五十亿帝”的说法给予了回应:“现在一部电影的票房都20多亿了,50亿那不就是俩电影的事儿吗?这有什么的呀?再过几年你回头看这不就是个笑话嘛,真是。现在你能拿出来说,就跟咱们10年前说哪个电影票房过亿了一样,当时听多么耸人听闻的消息,现在这哪是事儿啊。”所以,黄渤敢于走出舒适区,2018年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票房口碑双丰收。
吴京、沈腾、黄渤率先成为百亿演员,看似意料之外,其中哪一点不在情理之中?有出色的演技,饰演的小人物能够让观众有共鸣,有作为演员的良好品格——他们的电影能够成为爆款,是很自然的事。
谁会是下一个百亿演员
那么谁会成为下一个百亿演员?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吴京、黄渤、沈腾之后,徐峥、王宝强、邓超等人紧随其后。而榜单中也有一些偶像派演员或者流量演员,比如井柏然、吴亦凡、张翰等——他们的共同点是,刚好出演了爆款电影,比如井柏然之于《捉妖记》,吴亦凡之于《西游降魔篇》,张翰之于《战狼2》,这些作品导演或者其他演员的带动能力,都比这些新人演员要强得多。换句话说,票房不是他们扛起来的,他们是“搭了便车”。
粉丝们千万不要动怒,这么说不是要贬低这些新人演员,而是想强调,他们能否真正成为百亿演员,只靠“搭便车”是不行的,关键还是看单扛的能力。
像吴亦凡自己挑大梁的多数电影,都票房惨淡,井柏然虽然一直想转型为实力派,但仍旧差口气。流量可以转变为种种数据,但电影是个例外,一个几千万粉丝的流量明星,他主演的电影的观影人次可能就几十万几百万,因为电影需要较高的“门槛”和时间成本:它需要花钱买票,需要出门乘坐交通工具到电影院,需要固定在电影院度过两个小时——这些麻烦会过滤掉许多粉丝,流量与票房是两码事。
因此,一部电影的成败最终看的不是流量——这也是为什么榜单中的流量明星寥寥无几,反倒是那几个在社交网络上看似没什么热度(沈腾还吐槽自己没人接机呢)的中年演员在榜单上名列前茅。
一部电影的成败最终看的是口碑——这些大叔派演员有品格,能够不畏浮云遮望眼,挑到好剧本;他们会沉潜钻研演技,在不动声色中打动观众,并形成奇妙的观众缘。好的剧本+好的表演+好的路人缘、观众缘,这几个因素叠加,一部电影成功的几率就高多了。
但愿吴京、沈腾、黄渤这三位百亿演员能够激励更多新人演员,也能够让市场更理性:相较于比拼微博多少多少的转发量,破了多少次吉尼斯纪录,实打实的票房数据才是实力的证明,也更能说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