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品教育”为抓手,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江苏省宝应县城北初级中学教学团队建设综述
2019-01-12
素有“苏中教育明珠”之称的江苏省宝应县城北初级中学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引领,着力核心素养提升,为建品牌学校、塑品位教师、育品质学生群策群力。
一、务实教学团队管理,促全面素质提升
加强和优化教学团队管理,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多年来,我校始终将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作为永恒的追求,牢固树立可持续的绿色质量观,聚焦备课、上课、作业、课程四大环节,追求“更规范、更精致、更高效”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一)加强备课组队伍建设。
1.“五稿备课”,深入文本。
我校注重提高教师备课的实效性,严禁不备课就上课,施行“五稿备课”,即素材稿、说课稿、上课稿、课件稿、反思稿。这促使教师备课必须深入文本研读,同时又要博采众长。
2.集中备课,群策群力。
每个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做好个人备课,就教学难点、疑点、教法、学法、作业等形成初备课教案,带到集体备课中讨论。我校专设集体备课室,备课组每周组织两次集体备课。全校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参加。
集体备课应做到“四保证”“四统一”:保证地点集中、保证时间充裕、保证人员到齐、保证讨论内容丰富;统一标准、进度、作业量、质量考核标准。这就将教师个人钻研与集体研究相结合,共同解决教法及教材疑难。
实行主备课人制度。每周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由一位教师作为主备课人,就下一周授课内容提出设想(课件展示),其他教师提出建议,然后形成具体教案。
重视二次复备。在上课之前,对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处理,体现因材施教,彰显个性教学特色。
(二)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1.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学习,“学练说课堂”异彩纷呈。
“学练说”课堂模式突出“说”,即表达、辩论、讲述等,培养学生的知识输出能力,更显示了“学练说”课堂模式的包容性、开放性及生命力。
“学练说”教学模式成就了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他们以这种教学方式赢得了省市各级赛课的一二等奖。
2.加强骨干队伍引领,比学赶帮。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我校每学期举行“骨干教师展示课”等活动,展示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的个性化风采,促进骨干教师成长,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教学氛围,推进我校有效课堂教学不断迈上新台阶。2018年我校组织教师参加全县第七批骨干教师评选,29人申报成功。
3.加强管理队伍推动,力促常态。
为确保全校教学的优秀质态,我校推行“行政督查课”“校长点课”“领导巡课”“党员示范课”制度。
“行政督查课”由教务处安排,每周任选一天,全校中层及以上干部推门听课,并当场检查所听老师的全部教学流程,课后立即交流,提出改进意见。
“校长点课”由校长亲自选择,确定被听对象后,在上课前通知备课组所有老师一同听课,借此展开学科调研。
每天学校有双重“领导巡课”,一是年级部管理人员巡课,二是校长室和教务处联合督查巡视全校的上课质态,检查后立即通报全校,对于不规范不科学的教学行为限时整改。
“党员示范课”由支部安排教学实绩突出和教学能力强的党员开设示范课,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并纳入党员年度考核。
4.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率先垂范。
以“北中大舞台,党徽在闪耀”为主题,积极开展“三品教育”大讨论、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学习交流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进社区走访学困生和贫困户,把“两学一做”和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持续加强师德建设,突出整治行业不正之风。开展“城北初中最美教师”系列评比活动,先后涌现出57人次“最美教师”和11组次的“最美备课组”,其中初三语文备课组连续5次获得表彰,王月琴、邹正顺、刁仁勋、王亚军等老师及初三政史备课组等部室优秀事迹在县内媒体展播。
(三)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定期召开班主任培训会,加大对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力度。在各年级组的支持下,我们认真抓好班主任传、帮、带工作。每位新班主任上岗后,指定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和年级组长进行传、帮、带;要求新班主任学习老班主任的高度责任心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鼓励他们积极进取,勇于实践,增长才干,并对有突出成绩的青年班主任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四)加强科体艺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1.课程超市,社团精彩。
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实践发展的需要,开设“课程超市”,60多种自主课程或社团成为学生的“佐餐佳肴”。诗词社的《北中诗刊》享誉省内外;机器人社在华东大赛上屡屡获得大奖,2018年扬州、宝应机器人大赛上,北中机器人战队均包揽前两名;象棋社、足球篮球训练营、剪报社等各具特色,成绩不凡;女足多次获得扬州市冠军,并代表扬州市备战“省长杯”;每年承办全县千人象棋赛;上千人的大型鼓舞、扇子舞在省市县精致管理现场会上令人赞不绝口。
2.六节联动,全面素质。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校精心打造六个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阅读节、象棋节、科技节。六个节分布在每学年中,定期举行。
二、创新教学团队模式,致力打造优秀群体
1.北中“十好”,美丽绽放。
为充分挖掘北中师生员工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凝聚正能量,打造正气场,进一步塑造美丽北中,我校实施《城北初中“十好”活动评选方案》。
“北中好教师”:实绩优异,或者对学校有重大突出贡献、有重大积极影响的老师,评为“最美教师”。
“北中好团队”:奖给优秀备课组、教研组、年级部、科室。
除此以外,还有“北中好课堂”“北中好教案”“北中好学生”“北中好作业”“北中好社团”“北中好论文”“北中好家长”“北中好声音”等。
2.校本教研,别具特色。
我校推行“1+2+3校本教研”模式。“1”指分备课组每周安排一次下午第三节课集体备课,“2”指教研组每周安排两节课开展集中教研活动,“3”指每周六上午 8∶00-11∶00三个小时全校开展静校教研。
周六静校教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8∶00-9∶00全校集中教研,主要议程有一周反馈、同行评课、北中讲坛、工作布置等。第二阶段9∶10-11∶00分备课组集体备课。
3.读书提升,更高素养。
为进一步深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业务能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扎实专业知识、良好教学方法、较强科研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将“教师读书活动”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和考核内容。学校在周六静校教研时通过“读书推荐”向教师推荐课改时文和相关书目,教师平时阅读,并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读书笔记本”,及时阐发自己的观点、收获以及在现实教育教学中运用的效果。教师每人每月要有1篇千字以上的读书心得,一年至少完成1篇三千字以上的专题文章,每月一检查,每学期一评比。
4.搭建平台,专业成长。
为构建一支思想水平高、师德修养好、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保证学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做好新、老教师的交替工作,提高全体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我校实施“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配备1至3位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为师父。师父人选注重教学实绩优异、班级管理优秀者。采取“以老带新”“以优带新”“以学促新”“以优促新”等方式,牵动整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师父通过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培训,即指导备课、听课、评课、总结等环节,推进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力争一年入门,三年入行,五年成长为骨干。
在骨干教师的再培养上,我校实施“名师培养计划”,以培养适应北中教育发展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为重点,构建一个开放、高效的“名师”成长平台,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在对校级、县市级“骨干教师”逐年考核的基础上,选拔符合“名师”培养对象条件的特优教师,作为“名师”培养对象。名师成立工作室,完成“五个一”任务:带一支团队、抓一个项目、做一次展示、建一个网页、出一批成果。这样培养造就更多名师,推动全校师资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5.多维评价,以评促教。
我校推行多维评价,能较好激发教师的潜能,能让教师管理从“他律”迈向“自律”。
(1)学生评价。以学生的进步发展作为评价教学活动的主要标准,确立以生为本的思想,不管教师讲得多么多、多么难、多么深、多么卖力,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进步与思维发展,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2)家长评价。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直接参与听课、评教活动;设计家长评教问卷,让家长评议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水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采用,不断改进。
(3)同行评价。通过互评互助,强化教师的师德素质、敬业精神,互助互学,协同促进。
(4)专家评价。聘请县内外教育教学的专家来我校指导,通过听课、座谈、讲座等形式,为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指引方向。
(5)行政评价。主动邀请县市教育局来我校督查指导,随时迎接上级领导的“飞检”,加快促成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常态化和实效性。
6.互助共进,相映生辉。
2009年开始,我们有幸与如皋实验初中结为友谊学校,实施互助共进工程。两校都是所在县市的领航学校,探索出的“活动单导学”“学练说课堂”等课堂教学模式各具特色,相映生辉。两校每年至少都会安排一次相互观摩学习活动,对所在地区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引领作用。同时我校和扬州树人教学集团、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淮安北京路中学等名校联谊共进,切磋教学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