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低年级语文课本中古诗学习的智慧方法
2019-01-12江苏溧阳市别桥中心小学
江苏溧阳市别桥中心小学 梁 燕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灿烂的文化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古诗便是其中最耀眼夺目的明珠。自古以来,古诗的教化与美育在中国人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从牙牙学语到懵懂初开,古诗是最早的教材。古诗里有智慧,有历史,有万丈豪情,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有悲悯,有愤恨,有血肉与情感。
在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古诗”的学习一直是困扰学生和教师的一大问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短小精悍,语言高度凝练,学习起来需要一个从古语、古文到现代汉语、通俗话转换的过程;需要一个从他时他地他人的文化背景到此时此地此刻“我”来理解的转换;需要一个价值观与感情的共鸣,需要一个理解的通道。否则,古诗之于学生就只能是晦涩的文字,或是口中念念叨叨却不知所以然的儿歌与音节。
探究低年级语文课本中古诗学习的智慧方法,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智慧地学,学得更好、更聪明、更智慧;也要让教师学会智慧地教,支持学生的智慧学习,想方设法为学生的智慧学习服务。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古诗学习中学得更加轻松、有趣,学得更加愉快、深刻。
一、回顾反思,聚焦疑难
1.识字不足,限制理解
低年级学生识字积累不足,古诗又大多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学生朗读断句时有困难,理解起来也觉得比较吃力。比如二年级下册《练习七》白居易的《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中的“谙”字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不能理解,还有《敕勒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中“见”与“现”的通假用法,“读书百遍,以其自见”中“见”通“现”,等等。
2.年代久远,难以同感
古诗中蕴含着情境、意境,是诗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心境下的产物,体会其中的情与味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比如范仲淹《江上渔者》的“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有作者以民为念,体恤民生疾苦的悲叹,不了解北宋当时的政局、背景,学生就很难体会。对于低年级学生怎样用一种适宜的且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去学、去教?又理解到什么程度?这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3.先入为主,兴趣缺失
现在的学生很多在幼儿园时期就开始接触古诗,他们在上课之前就已经会背诵,但由于没有句读的指导,很多背诵的停顿都存在问题,甚至刚开始的记忆就是错误的,需要强调加以纠正。有些学生认为会背了,上课时就不想再听了,注意力会不集中。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课堂参与度不高。
二、智慧方法,玩学融通
古诗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不仅是教师感觉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真实而深切地感知到。寻找教与学过程中的智慧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提高兴趣,就成为课堂学习的必然。
1.借助音乐、图像等多媒体还原意境,在情境中学习
古诗中有情有境,仅仅品读文字,每首诗皆是一幅美妙的画卷,是一首悠扬的乐曲。在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中,开篇就是一首春意盎然,充满乡村意趣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笔者用图片展示出春天草木生长,莺歌燕舞的美妙景象,寥寥数笔的板书,低垂的杨柳,随风飘荡的柳枝,长长的堤岸,轻抚的温柔。用图像板画的方式将抽象难以理解的“拂堤杨柳”生动地在课堂上重现,学生一下子就能很好地理解。在教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句时,重点在于让学生去体会高鼎笔下乡村孩子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二年级的学生正值七八岁的年纪,而且乡村孩子对于追逐在田野乡间放风筝的场景并不陌生,所以他们对于“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一点非常具有共鸣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聊一聊“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为什么这些小朋友们要忙趁东风呢?”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从诗句中的放纸鸢联想到自己的放风筝经历,生活总有相似的地方,这就是情感共鸣所在。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缓缓播放配乐,让学生们在音乐声中再来诵读全诗,他们自然会感觉到亲切且能理解。
再如,在教学《咏鹅》这首诗歌时,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鹅的声音的录音,让他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再让他们看看关于鹅的一些视频资料,当学生们看到屏幕上一只只神气可爱的大白鹅时,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此时,学生们还保留有对鹅的深刻印象,趁机教学,学生们学起来津津有味,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古诗吟唱,让旋律回荡心间
有很多古诗已经被词曲家们谱上了曲子。低年级小朋友喜欢音乐,让学生们跟着音乐,唱一唱这些古诗,他们感觉非常有趣,唱的同时自然而然也就记住了古诗。
3.串联时光,聆听历史回响
诗歌是诗人的心声,是时代的回音,一首诗的产生,总有它的时代背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要适当地对作者、对时代背景进行介绍,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但在补充背景资料时要兼顾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用低年级学生能够领会的语言进行描述。稍做说明,不可牵强附会,从诗句出发,就诗句论诗句,如果体会不到的内容甚至可以不必言说,待学生进入高年级反观再学习时自然能明白。
4.联想生活,寻找同感
古诗往往短小精悍,寥寥数字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读古诗往往要把它读宽、读多、读厚,读出诗中之事,读出诗中之景,读出诗中之思,读出诗中之情。需要我们设身处地,需要我们的想象和领悟,需要我们用心贴近。时代即使不同,环境即使不同,但为人之情感却是千百年来共通的,我们需要用这种共情打破历史的隔阂。
例如,在教授《游子吟》一诗时,笔者告诉学生,孟郊写下这首诗时就是在我们溧阳这个地方,和我们站在同一片土地上写下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为了让学生理解母子分别的难舍之情,笔者让学生缓缓闭上眼睛,想象着:“暑假,你要离开爸爸妈妈回老家了,两个月的时间不能和妈妈相见……这时你的心情怎样?最想念的是谁?”“你离开父母一段时间都那么的孤独,特想念你的爸爸妈妈,那你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诗人独自一人在他乡,不能回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会想念谁呢?”学生都脱口而出:“孤独,想家,想念家里的人。”这样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古诗之趣味、情味、意味能领会其一已是不易,教师要不吝时间,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且是有指导的诵读中感受。在低年级学生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切不能以成人化的视角去看待和要求学生,要从学生实际的感受出发,让学生在交流、提问、想象、诵读、感悟中真正有所得。古诗不是古董摆设,也不能机械地解读,要寻找到历史与现实,古人与学生的共鸣,降低到低年级学生能理解和明白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