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我做主
2019-01-12编辑吴颖
编辑┃吴颖
我的生活我做主,并不意味着任性。寻找“自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一边坚持“自我”,一边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妥协以及找到更好的方法继续坚持“自我”,才是真正的对自己的生活做主。
“好脏的哈利”系列是幼儿绘本中脍炙人口的作品,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这个系列的作者是夫妻搭档:文字作者吉恩·蔡恩也是一位不错的画家兼设计师,因为在编故事方面比妻子玛格丽特·布罗伊·格雷厄姆更有创意,就来为妻子编写故事。夫妻俩共合作出版了12本书,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从1956年起陆续出版的这套“好脏的哈利”系列。我这次分享的是系列中的第一本,就叫《好脏的哈利》。
就像文学史上的堂吉诃德、哈姆雷特这些艺术形象一样,我认为《好脏的哈利》中的主人公小狗哈利是世界绘本史上最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一。
一个让孩子有共鸣的“孩子”
在绘本中,小狗哈利的行为大都是写实的,在一只小狗所能的范围之内,比如,它会躺在地上装死,会叼着刷子做出请求的动作。不过,关键处的行为描写却是拟人化的,比如,在故事的结尾,哈利不是把刷子重新埋在院子里,而是偷偷地藏在了垫子底下。这样的刻画方式其实完全可以将哈利看作是一个幼儿,其身上显现出的是幼儿的心理、情感世界,当然也就能唤起无数孩子的共鸣。有一个孩子收到了被当成礼物的这本绘本,一口气让妈妈给他读了25遍,可见哈利有多受孩子喜爱。
一个坚持“自我”的“孩子”
如果哈利只是贪玩、淘气和聪明,它并不足以成为绘本经典中的经典。我之所以在前面将哈利与堂吉诃德、哈姆雷特这些不朽的艺术形象相提并论,是因为哈利这一艺术形象大有深意。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心灵急速发展的时期,这就是出现自我意识萌芽的2岁左右的幼儿期和自我同一性正在确立之中的13岁左右的少年期。心理学家又把前者叫作“第一反抗期”,把后者叫作“第二反抗期”。一般来说,这两个和认识“自我”有关的时期,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其他的时期。
《好脏的哈利》就成功地为孩子们塑造了一个在坚持“自我”中成长的小狗哈利这一艺术形象。
故事是从哈利的小小反抗开始写起的——
除了不喜欢洗澡,哈利什么都喜欢,它听到浴缸里放水的声音,就把刷子藏了起来(这一笔就把幼儿的心性活灵活现地写了出来)。
把刷子埋在院子里的哈利,为了躲避洗澡,离开家,跑到外面去玩(这等于每个孩子内心都想过的离家出走啊),结果把自己弄得很脏,由一只有黑点的白狗变成了一只有白点的黑狗。
哈利回到家,家里人当然认不出它来了。如果哈利此时去洗澡,家人能把它认出来,但哈利还是不想洗澡,于是,它又跳舞又唱歌,还表演装死等绝活儿,可是家里人就是认不出他来。
无奈之下,哈利只好去洗澡了。
每次故事讲到家里人刚开始认不出哈利时,我会问听众:“哈利会怎么做?”总是有人会说,哈利找出刷子去洗澡了。但是,幸好故事不是这样写的,一方面是因为这样编写故事没有文学性中一波三折的变化,也就是缺乏趣味性;另一方面,这也不是坚持自我主张的哈利的做法。要知道,哈利是能不洗澡就不去洗澡的,这才像一个在宽松、安全氛围下成长的孩子的真实状态。
在“哈利洗完澡,又变回了有黑点的白狗”这一处,我也会向听众发问:“故事可不可以在这儿结束?如果不结束应该怎么写?”也总有人会说:哈利从此变成了一只爱洗澡的小狗。如果真是这样,故事就太平庸了!过去,在儿童文学的教训时代,经常会读到这样的故事。但是这样的故事对幼儿的心智成长帮助并不大。
幸好,《好脏的哈利》的结尾显示出作家对儿童教育本质、儿童成长本质所具有的深邃洞察力。故事这样写道:“回到家里可真好。吃饱以后,哈利在它最喜欢的地方睡着了。它快活地梦见了玩耍时的情景,虽然把身上弄得很脏。它睡得可香了,一点儿都没觉得它偷偷藏在垫子底下的刷子碍事。”
一个在坚持“自我”中有成长的“孩子”
在这个结尾里,我们能看到,哈利还是那么贪玩,还是不愿意洗澡,不过,在哈利的心底深处,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刷子的不同藏法,可以看出哈利心智的成长——原来哈利是把刷子埋在院子里,意思是我永远都不要洗澡;而现在它把刷子藏在了垫子底下,这表明经过生活的启示,哈利已经明白,世界上有些事情,比如洗澡,不是你不想做就可以绝对不做的。但是,从哈利的做法我们可以感受到哈利的心思——我不想洗澡的时候,休想给我洗;我想洗的时候,我就把刷子拿出来,我的生活我做主!这就是哲学上说的具有主体性的“自我”。哈利是一个对自我有坚持而且心理有弹性的“孩子”,比起什么都乖乖地照大人的话去做或者一味固执的孩子,哈利这样的“孩子”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透过哈利这个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应有的生活方式和成长状态,也就是说,《好脏的哈利》触及了儿童教育、儿童成长的关键问题。所以我才认为哈利是世界绘本史上最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