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本课堂”效益方法探索
2019-01-12李彦青
□ 李彦青
“课堂效益最大化”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效益,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关注以下内容。
一、万山磅礴看主峰——聚焦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是课堂的前趋与引领,只有教学目标精准、科学,适切于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有 “个课”独有的收获意义,课堂效益才有保障。以前我们总认为课堂教学中 “如何教”似乎意义更非凡一些,“教”决定着学生课堂收益的多少,于是在课堂上,老师们想着法子,使出浑身解数 “变换招数”,课堂形式表现得 “精彩纷呈”。然而在热闹过后,随着课堂的实践反馈,事实告诉我们,“教什么”才是一节课的根本所在,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才是我们制定教学目标的重心所在。学生缺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要给予他们什么。这样,我们才能 “拔穷根”,让学生在课堂营养的给予下健康成长。这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要生本化、科学化、精准化、适切化、具体化,这才是课堂效益提升的根本,因为它要解决的是科学规划教什么的问题。
如何制定科学、精准、适切的教学目标呢?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研究课程标准,了解本学科知识体系及层次,把握所教年段目标。其次,研究教材中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再次,研究课后题及园地的导向与引领。最后,研究学生目前的学习基础、经验、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触及情况、学习需求。做到 “多心合一”,明确众向所指的那个 “点”,才是这节课应该确定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课堂要围绕什么问题展开教学,学习效果预计达到怎样一个理想化的状态。
二、又踏层峰望眼开——优化课堂路径,学为达道
确定了精准的教学目标,就应该考虑课堂教学路径的优化,再好的目标如果没有有效的、智慧的教学路径,也是难以实现的。那么,如何优化我们的课堂路径,让我们的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聪慧,使学生的学科素养、核心素养得以提升?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教学要有“文本意识”
各种文本的教学要有其 “文体味”。童话就要教出 “趣”味,诗歌就要教出 “韵”味,神话就要教出 “奇”味,小说要教出 “人情”味等。要教出各种文体味,首先,教师要有一种文体意识,要根据各种文体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如在教学神话故事时,我们就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古人对未来的向往之情,领略神话的大胆与夸张、绮丽。通过复述、积累、续编等方法,让学生走进神话,体会神话之“奇”味;走出神话,带着憧憬迎接未来。
(二)寻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点
在整体宏观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要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文本价值,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找到关键点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点。
如部编教材二年级下 《蜘蛛开店》一文,结构整齐,语言简洁有趣,信息突出,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提炼信息、重复信息、加工信息、拓展信息的能力与素养。对于这篇课文,我们就可以将讲故事、编故事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的关键在于体会蜘蛛的想法及心情的变化。通过思考河马、长颈鹿、蜈蚣的需求及蜘蛛的行为,激发学生的多元想象。同时根据文本结尾有意留给读者的开放性空间,让蜘蛛的小店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激发学生持续编故事、艺术表达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
(三)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及规律
部编教材在文本的编排上,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及规律。如一年级下册 《动物儿歌》一文,文本安排学生通过认识一些 “虫字旁”的字,进而发现形声字的构字特点,促使学生可以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更多的形声字,让学生利用猜一猜的方式大量地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量。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先读其文,图文识字,读其音,辨其意,发现其中的规律,提炼总结,大胆拓展一些同偏旁的形声字,以组串识字的方式巩固实践运用,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最终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低年段的写字教学中,也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相应的方法与规律,让学生有一种 “发现规律”的意识。如在教写 “口”字旁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多个都带有“口”字旁的字,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书写规律:上宽下窄,封口的横要做到顶左托右,其占格一般不下横中线。这样,让学生在书写中实践规律、收获规律。
(四)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及教学方法的灵动
以生为本的课堂,才有真正的效益可谈。那么,我们在传授新知识时,首先就要做好学情的调查,找到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必须弄清楚以下一些问题:本课的新知识点有哪些?新旧知识间存在哪些关联?需做好哪些新旧知识的过渡?我们需为学生扫除哪些障碍?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学生最容易猎取的途径是什么?学生是否可以自己利用旧知识来获取新知识?我们需要给予学生的点拨点在哪里?在新知识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关注学生哪些素养的生成?另外,我们的课堂对象是小学生,课堂应更有 “童味”“趣味”“新奇味”在其中。
要想让我们课堂的四十分钟有效益,我们的教学更需要的是一种行云流水的灵动以及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设计,要让课堂有 “意趣”,有 “理趣”,将语文知识用有趣的形式及语言体现出来,当然这种灵动不仅是要避免学生学习的疲倦感,更是要包含一种方法的 “效益性”,真正做到“言意兼得”。
三、九层之台,始于累土——扎实落实双基,学为达升
(一)有效提升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向下生根,是为学生能有扎实的基础;向上发展,是要让学生拥有一种能自我发展的能力。小学义务教育旨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底色。我们的课堂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打好识字、写字、读书、表达的底子,我们要做到 “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但我们的课堂又绝不能成为枯燥而又呆板的机械训练课,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典型的语言现象中发现语文知识,在信息表达 (口语与习作)中发挥其典型的功能,这样才能使语文知识转变为学生个人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
以前,我们的课堂往往存在一个共病:教师 “忙忙碌碌”、学生“寻寻觅觅”,表面看起来学生的回答 “妙语连珠”,但这份精彩的背后却难以找到学生自己真正的、有价值的深度思维。教师与学生均成为课堂的 “搬运工”。这样的课堂自然也算不上 “高效益”的课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第一,在以生为本的绿色课堂中,学生才是知识的真正需求者。所以,我们要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做好教学内容的取舍与选择,将真正的思考点交给学生;第二,我们要舍得进行角色的转换,将课堂的主人地位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发现知识,寻求规律,产生运用知识的热情与欲望,进而生成一种能力;第三,教师的引导要具有发散性、多元性,学生的思维才能更有价值。
四、无边风景无边情——评价唤醒渴望,学为达生
我们培养的是终身的学习者,而学校教育只是一个阶段,学生未来的发展要靠其终身学习及其所习得的学习技能。事实证明,一些学生的距离表面看起来是分数的差别,实际上是一种内生力(内趋力)以及意志力的差别。而这份内生力在小学阶段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给予他的评价。在学生眼中,教师一个恰如其分、有激励意义、满足需求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某方面的肯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我们所说的评价,绝非简单的“你真棒”式的讨巧,应是有内涵、有价值、有意义的;应是建立在对学生的肯定、课堂发展的需求上;应是满足学生心灵的激荡、思维的碰撞、内生力的迸发;应是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热情的。
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九课 《两只鸟蛋》一文时,学生提出为什么文章的标题是:两 “只”鸟蛋,而不是两 “颗”鸟蛋?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评价及表扬这个学生的落脚点:一方面,应是学生对知识概念明确辨析所拥有的能力;学生发现问题、质疑文本并敢于提问的品质。另一方面,我们更要肯定学生提出这个问题的意义所在:“是啊,为什么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两 ‘颗’鸟蛋呢?”以此为教学突破口,让学生在充分读书、讨论的基础上得出,这里的两 “只”鸟蛋更会孵化出两 “只”有生命的小鸟,让学生感受到:看看,你这一问题的提出会让我们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发现呀!学生在获得一种满足感的同时,更会获得一种今后更要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鼓励。
五、吹尽黄沙始到金——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学为达成
习惯是课堂效益产生的保障,当习惯成自然,习惯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与素养。笔者认为通过小学课堂教学,我们应该让学生养成以下一些好的学习习惯。一是会听的习惯。即:一边听一边捕捉信息的习惯;一边听一边想的习惯;能对所听到的信息进行加工运用的习惯。二是会表达的习惯。即:会准确、完整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会旁征博引、有理有据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会学以致用,形成语模表达的习惯。三是会读书的习惯。即: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能在读中寻找关键信息的习惯;坚持读完或读懂一本书的习惯;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去读书的习惯;会根据需求品读、浏览的习惯。四是会写的习惯。即:能够写出自己所思所想的习惯;能够及时整理知识、归纳信息、提炼信息的习惯;会改错的习惯;做笔记的习惯。五是会读题、思考、审题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前提与保障。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我们首先要有这样一种培养意识,才能在教学中根据学情,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具体地实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效益”是工业化的要求,教学则是农业化的操作,教师无法按照流程对所有学生进行标准化生产。只有我们关注个体的需求,将要求进行个性化分解,激发其内生力,课堂才能是真正的、绿色的、有生命力的。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能获得智力、能力、素养提升,我们的课堂才是真正符合学生生长需求、有效益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