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好胜心理研究

2019-01-12徐金芝江苏连云港东海县石湖中心小学

教书育人 2019年26期
关键词:好胜心归因活动

徐金芝 (江苏连云港东海县石湖中心小学)

非智力因素是影响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一项关键性因素,对智力活动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其中好胜心就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好胜心进行积极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促使教师探究怎样更好地协调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而言,积极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好胜心理,并对学生的好胜心理进行正确引导,能够让学生的活动参与热情得到提升,也可以更好地保证活动的实施效果。

一、加强归因训练培养信心,奠定好胜心形成基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和发挥个人能力的空间和平台,但是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果有高有低,也有失败的经验与体验。要对学生进行好胜心的培养,首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也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积极有效的归因模式,学会在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当中正确对成败进行归因。当前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好胜心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于自己能否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缺少信心,会将自己无法收获成功归咎于外部不可控因素。受这一归因思想的影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只能体验到挫败感。对此,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始前就要对学生做好归因训练,具体来说可以利用交流法、引导法、矫正法等让学生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也要注意保证综合实践活动任务难度适中,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指导。

二、注重表扬奖励调动热情,有效激发学生好胜心

要想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就需要积极运用表扬和奖励的有效手段。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会给学生提供强大的动力,再加上小学生本身就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感,因而教师的表扬奖励会成为学生前进和成长的重要动力,成为激发学生好胜心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阶段,为学生设置难易适中的活动任务,并鼓励学生积极解决问题和达成活动目标,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赞赏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例如,在环境污染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分别调查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的成因,然后让学生将调查结果归纳起来形成小组报告。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别展示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然后对学生进行表扬,同时也鼓励小组之间进行互相点评,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在表扬和激励当中产生更强的好胜心和自信心。

三、组织竞赛活动创设氛围,促进学生好胜心提高

大量教育实践表明,竞赛在促进学生好胜心提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和复杂性较强的实践活动,适合组织相应的竞赛活动,能够锻炼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在开始综合实践竞赛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对竞赛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纠正学生的竞赛态度,让学生将竞赛活动变成自己学习成长的动力,促使学生将好胜心转变成为持续挑战的热情。例如,在寻找和纠正身边错别字的活动当中,教师就可以设置竞赛活动,看哪名学生寻找以及纠正的错别字数量更多。因为有了竞争活动作为激励和支持,学生之间就会积极竞争,进而主动将好胜心转化成为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获得良好的活动效果。

好胜心是影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好胜心的培养,使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强烈的热情和积极性,顺利完成各项活动任务,并从中消化知识和掌握技能,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了更好地应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教师需要积极改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措施,做好对学生的归因训练,加强对学生的表扬和奖励,并经常组织竞赛活动,为学生好胜心的建立和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好胜心归因活动
“六小”活动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过年了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关于好胜心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