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钢琴教育如何体现艺术的审美特征

2019-01-12余雅燊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钢琴儿童艺术

□余雅燊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审美特征在学前钢琴教育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熏陶学生的艺术审美特质

一直以来钢琴都是艺术的象征。在现代艺术中,钢琴具有非常浪漫的特质,而且在当今国际流行时尚中,钢琴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很多人看来,钢琴一直都是一项非常高雅的艺术活动,特别是学生家长。随着意识的不断提高,很多家长都意识到了钢琴对于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家长从学生很小的时候就让其学习钢琴。鉴于此,钢琴在我国逐渐走红,特别是学前对于钢琴的学习也越来越多。并且,家长更看重儿童钢琴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提高。对于儿童而言,钢琴是一项非常好的艺术课程,它不仅可以提高儿童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的涵养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儿童在学习钢琴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对此,在学前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学前儿童审美艺术能力方面的培养,为儿童未来的审美能力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激发音乐活力和对新型音乐的开发

很多家长在儿童小的时候就为其做好了非常充分的打算和准备,有很多家长想让儿童在未来选择从事与音乐相关的工作内容。因此,艺术审美特质对于儿童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让那些学前就得到钢琴教育的儿童在艺术上有一定的熏陶,还能帮助儿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找到重点,从而对其进行学习和掌握。另外,有很多儿童可能在小的时候对钢琴并没有很大的兴趣,学习钢琴只是因为家长的选择而去学习。这样一来,从小就让其接触钢琴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钢琴培养一定的情感,减少其对钢琴教学的厌学情绪与心理,从而确保了学习兴趣。并且,钢琴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一项技能,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其对于学生在音乐上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不仅可以让儿童对音乐的敏感度有明显的增强,而且也可以让其对流行的把握更加精准。对于儿童而言,艺术审美特质是非常重要的,高水平的艺术审美特质可以让儿童对身边的事物一直保持着充分的活力和好奇,使其能够热爱生活,并从生活中得到灵感,从而将其运用到音乐创作当中去[1]。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推动我国音乐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对学前钢琴教育的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于儿童而言,其艺术审美特质和学习能力是紧密相关的。艺术审美的水平越高,其学习的能力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并与其艺术审美保持同样的高度。反之,如果艺术审美不是很好,那么儿童的学习能力也会相对较差,这对于儿童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如果要想使儿童在学前钢琴教育中得到很好的成绩和效果,就要对其进行良好的艺术审美特质培养。对于儿童而言,想要培养其较高的艺术审美水平,需要儿童具有较好的观察力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并且有较高的理解能力。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儿童审美艺术方面的领悟进行着重的注意,以便进一步提高儿童的领悟能力和艺术审美水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自控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前钢琴教育的教学效果得到一定的增强[2]。

二、学前钢琴教育体现艺术审美特征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和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

在以往的钢琴教育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对此,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特质会间接、直接地影响着教学质量,以及儿童钢琴水平的提升空间。鉴于此,在招聘钢琴教师时,应当提高任用门槛,严格要求教师的自身教育水平、钢琴演奏专业性以及表达能力等,着重考虑其艺术审美特质,任用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在我国有很多学前教育机构,而这些机构也应该对学生的情况有明确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规划。与此同时,也应该对教师进行定期的艺术审美特征方面的培训,在培养教师钢琴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教师在艺术审美特征方面的认识程度。使教师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同时能更好地将艺术审美特征教学带入学前钢琴教学的课堂当中。学校积极地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综合素质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学习并将其运用到钢琴教学活动中去,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也使学前钢琴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重视教学中的人文教学

选曲也是钢琴教育需要注意的。从钢琴的艺术审美特征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曲目的选取应该做好一定的甄别。例如,选择传统教学曲目,可以选择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曲目,同时培养儿童的爱国情怀。另外,在学前钢琴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及人文教学的教育理念。所谓的人文精神,其实就是要更加注重人的想法和内心。在钢琴教学过程中,不能出现钢琴技巧教学与人文修养培养失衡的现象。对此,加强人文精神教学的意义重大。除此之外,还需将人文精神作为钢琴教学的指导思想,这样不仅可以帮助钢琴教师达到教学的目的和初衷,也可以帮助学前进行钢琴学习的儿童找到钢琴演奏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内涵。艺术审美特征的教学与人文教学上其实是统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钢琴教育艺术和技术方面的融合问题。在钢琴教育中,艺术是对钢琴美感的突出,而技术是指对钢琴节奏、音符等技巧的自如运用。

(三)对钢琴教育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提高儿童学习的兴趣,为其今后的坚持练习提供基础保障。其次应加强钢琴技术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也要对学生在艺术审美方面的能力进行一定的提高和培养。技术提升的前提是儿童已经具备了扎实的钢琴基础,而艺术审美特征的培养就需要学生与钢琴进行长时间的相处。因为,艺术审美能力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能力,它需要通过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来不断地培养。对于学前儿童而言,练习基本功相对枯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还需教师要加强鼓励以及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儿童了解学习钢琴的意义与重要性。而对于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方面的教育却相对容易一些,因为艺术审美能力的范围是广泛的。因此,对于学前钢琴教师而言,如何处理好钢琴教学基本功与钢琴教学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技术能力教学和艺术审美能力教学穿插进行。在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基本功练习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休息,并为其讲述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也可以为其讲授一些与文学鉴赏相关的内容。在讲述时不仅可以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涉及一些中西方的美学文化。可以与音乐相关,也可以是音乐故事,甚至可以与音乐无关。这样一来,就可以使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将教学策略与人文、音乐、艺术等方面进行统一。

另外,学前钢琴教师要转变其自身的教育观念。在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我国教学理念的不断改革和新教学理念的不断融入,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效果,在提升儿童学习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其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巧设疑问提高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儿童独立思考,同时鼓励儿童提问,以确保有效交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能进一步提高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艺术审美能力。与此同时,通过这种主动引导式的教学策略也可以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能主动地去理解和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最后,在学前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地给予学生认可和肯定。对于学前儿童而言,钢琴学习的过程对其心灵洗礼和成长都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感受到钢琴的魅力,也可以体会到艺术的真谛。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审美特征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出发,针对学前钢琴教育的价值以及艺术审美特征展开了详细研究,希望能对日后他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猜你喜欢

钢琴儿童艺术
纸的艺术
纸钢琴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