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舞蹈教育推动地方民间舞蹈发展的思考

2019-01-12安家彤齐齐哈尔大学

艺术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少数民族舞蹈

□安家彤 齐齐哈尔大学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舞蹈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其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地方民间舞蹈的发展,加强对地方舞蹈文化的保护。

一、少数民族舞蹈概述

舞蹈是人类最早发生的艺术形态之一,深深根植于人类的生活中。少数民族舞蹈在舞蹈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不仅蕴藏着许多文化知识,而且还呈现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很多资料对少数民族舞蹈进行了记载。例如,《辞海》中说道,少数民族舞蹈是在广大群众中所广泛流传的,其舞蹈形式具有一定的传统色彩,并且呈现了地方特色。而一些现代少数民间舞蹈者认为,少数民族舞蹈是由劳动群体集体创作的,其不仅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而且还具有民族特点。不同民族的舞蹈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傣族的嘎光、藏族的弦子等都具有独特的韵味,对我国舞蹈界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舞蹈推动地方民间舞蹈发展的方法

(一)广泛收集舞蹈资源,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舞蹈来源于人类最初生活的一切活动,如狩猎、祭祀、战争等,又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其舞蹈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不同地区的舞蹈资源具有不一样的特色[1]。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为了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进一步推动地方民间舞蹈的发展,还需要进行对舞蹈资源的收集以及对原来舞蹈教材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使其呈现地方特色,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由于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所处的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实际的舞蹈教育需求也不同。因此在舞蹈教学中,不能完全效仿其他地方的教材。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有很多当地少数民族的学生,而且还有一部分省外的学生。所以,在教材内容的调整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提高舞蹈教学的合理性,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需要对少数民族学生与省外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当地学生在舞蹈方面是占有一定优势的。在环境的熏陶下,这些学生善于表演不同民族的舞蹈。而相对于省外的学生来说,在这一方面的优势并不大。基于这种情况,在进行舞蹈教材的编制时,需要确保编制的地方舞蹈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对舞蹈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相符。第二,为了编制丰富多彩的教材内容,呈现地方舞蹈特色,最好建立一个科研团队,通过开展风采活动对当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节气活动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与此同时,了解编制教材中舞蹈背后的故事和背景等相关内容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教材内容的有效性。并且还要对其相应的舞蹈风格、舞蹈动作、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推动高校舞蹈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舞蹈知识,提高其舞蹈艺术素养,进而可大力推动地方民间舞蹈的快速发展。第三,在收集舞蹈资源时尽可能地就地取材,在确保舞蹈教材内容难度适中的基础上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绝对不能生搬硬套。以免教材知识过于死板,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不同形式的风采,探究多种形式的舞蹈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二)完善舞蹈特色体系,增强保护意识

近年来,虽然我国社会有了新的发展,但是随着赶时尚、追潮流现象的普遍,一些民族舞蹈受到了冷落。同时,民族舞蹈呈现民族属性渐渐淡化的迹象。针对这一现状,在高校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对相关舞蹈的节奏、风格、律动等进行学习和掌握,还要注重对学生民族舞蹈知识面的拓展。例如,舞蹈表演学、舞蹈发展史等。例如,在进行达斡尔族舞蹈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达斡尔族舞蹈的表现形式,而且还要让学生对其迁移及发展过程进行一定的了解,认识达斡尔族的文化。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对其舞蹈特色体系的完善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另外,对民间舞蹈文化进行保护是促进其长远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对高校舞蹈特色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保护民间舞蹈文化意识的增强加以重视。这主要是因为,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良好意识的驱动下,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民间舞蹈学习的重视程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促使其舞蹈技能不断提高,实现良好的舞蹈教学效果。但进行特色课程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以往的高校舞蹈课程体系是没有价值的,而是一种有效的补充,能使其体系更加完善,以便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舞蹈教学服务,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为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

(三)建设高素质的教师科研团队,加大研究力度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代相传,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了提高舞蹈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科研团队的作用。在地方民间舞蹈的发展过程中,对舞蹈的研究和探索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而教师科研团队作为地方民间舞蹈研究的主体,其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高低对最终的研究成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支业务精、水平高、品德高的教师队伍不管是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舞蹈教育,还是对民间舞蹈的继承与传扬都具有重要意义[3]。并且,在民间舞蹈研究过程中,舞蹈资源的开发、选择、鉴别都需要发挥舞蹈教师的作用。虽然一些高校的舞蹈教师具有丰富的舞蹈知识,地方民族舞蹈水平也比较高,但是其在对民间舞蹈研究过程中,由于职称结构偏低、科研能力弱、合作意识薄弱等问题,研究成果并不理想。因此,在进行民间舞蹈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调动青年教师研究的主动性,激发其研究热情,还要注重对先进舞蹈研究教师的引进,要求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一定的艺术研究成果,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科研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使其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能促进高校舞蹈研究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提高研究效率,实现良好的研究效果。

从当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舞蹈研究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研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高质量的学科带头人。因此,我们还需要重点对带头人进行培养,加大其对民间舞蹈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其研究能力。这样既能加深相关教师对舞蹈的理解,提高其表现力,又能为其的实际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教师研究舞蹈实际上也是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的教学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舞蹈技能,深入理解民间舞蹈文化与内涵。在这一过程中,是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支持的。要想进行高校舞蹈研究,充分发挥舞蹈教师的作用,大力推动民间舞蹈的发展,还需要得到学校的鼓励与支持。因此,学校应该对舞蹈研究与教学加以重视,认识到人的重要性,并对人才培养给予相应的支持。首先,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科研方面的培训,丰富其科研知识,为其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同时,也能为创作型教师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其次,还需要尽可能地为其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如定期派送教师进行进修。这不仅能够满足教师自我提升的需求,还能优化教师的学历结构,提高高校的影响力。最后,教师自身也要提高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度,珍惜高校提供的学习机会,自觉增强自身素质,注重对自身扎实基本功的培养,进而提高科研工作效率与质量,将本土舞蹈文化发扬光大。

结 语

为了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广泛收集民间舞蹈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创新型舞蹈人才,还要建设高素质教师科研团队,完善舞蹈特色体系,进而提高舞蹈教学质量,将民族民间舞蹈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少数民族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学舞蹈的男孩子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舞蹈课
少数民族的服装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