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实践有效性分析
——以动漫设计专业为例

2019-01-12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意愿动漫教师应

□来 洋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有效性是对单位时间内教学投入与收益的评价。在先进的教学理念中,学生的收益情况通常被视为有效性的评估依据。鉴于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营造优质的教学场景,其中可将师生互动视为构建教学场景的主要依据;二是丰富教学范围,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学生可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更多知识;三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意愿,主动学习可使知识的传输过程更加通畅,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二、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一)师生互动性差

动漫设计专业教学的主要诉求是将学生的艺术思维转换为具体图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心理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但在多数动漫设计教学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频率较低,启发式教学难以开展。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是传统教学观念过于关注课堂纪律与知识输出,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一些教师倾向于构建安静的课堂环境,难以激发与学生的互动意识。在这一环境下,教学效率将大大降低。

(二)教学范围狭窄

动漫专业教材仅能提供基本的教学路径与学习逻辑,而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参考大量的制作资料,以启发自身的创作灵感。这一矛盾将对实践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学生的设计思路难以扩展。同时,部分教师也会将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范围内,对于社会中的前沿知识缺乏关注。动漫领域的发展速度较快,新技术层出不穷,狭窄的教学范围必将对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带来负面影响。

(三)学生的学习意愿不强

动漫制作与艺术创作存在较大差别,艺术创作更加鼓励创新,创作者的独立空间会受到保护。但动漫领域采用工业化制作流程,学生的创新范围极为狭窄。在这样的环境下,部分习惯于艺术创作模式的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动力。同时,工业化的制作流程更加强调生产标准,参与者的存在感会逐渐降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进取心将逐渐弱化,自主学习意愿将受到影响。动漫专业的学生通常具有一定绘画功底,习惯于艺术绘画的培养理念。在面对大量重复性绘制工作时,常常会产生负面情绪。

三、依托信息技术提升动漫专业教学有效性的具体路径

(一)利用信息化工具增强师生互动

针对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动漫专业教师可利用信息化工具,构建互动性更强的教学场景。例如,教师可借助翻转课堂模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将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制作成教学短视频。学生可在课前预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脉络。在课堂中,教师可邀请学生依据教学视频,讲解本次课程的关键知识点。

(二)借助信息化工具扩展教学范围

针对教学范围狭窄的问题,动漫专业教师可借助信息化工具,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例如,教师可在实践课堂中开放移动网络,或为学生提供“热点”链接,课堂教学将与互联网平台相对接。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网络中寻找可借鉴的信息。通过这一途径,拓展教学范围。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TRIZ理论实现创新。TRIZ理论认为,借助凭空想象实现创新的效率较低,这一方式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体系。而利用不同的观察视角探究现有事物,可帮助观察者获得更为高效的创新途径。借助这一理论,动漫专业的学生可在网络中寻找新概念,并通过要素重构进行创新。

(三)利用信息化工具提升学生的学习意愿

针对学生的学习意愿不足的问题,动漫专业教师应借助信息化工具,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意愿。例如,教师可依托课堂中的多媒体屏幕展示学生的动漫作品。在具体应用中,教师应先为学生布置作业任务。在课堂中,教师可将这部分作业在多媒体屏幕中展示。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评比依据,为各项作品打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竞争意识引入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愿。同时,由于教师为参赛作品提供了评比依据,学生会将关注点聚焦在这些要求中,消除动漫创作的枯燥感。

提升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应以信息化技术为着眼点。首先,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提升教学效率。其次,教师应利用信息化工具扩展教学范围,为学生提供学习便利。最后,教师应透过信息平台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学生的学习意愿。总之,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应被局限在动漫制作中,而应被用于教学平台的构建上。

猜你喜欢

意愿动漫教师应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
锋绘动漫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