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和之美美学思想对当代中国平面设计的影响

2019-01-12谭逸夫湖北美术学院

艺术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和美学图形

□胡 睿 谭逸夫 湖北美术学院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意象世界,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1],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主体与客体之间达到合二为一。设计作为人主观思想后与造型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其创作思想也受背后的文化因素影响。综观各国设计风格,可以发现,德国的设计风格深受现代设计运动的影响,以明快、实用、极富创新感而闻名;美国的设计主张求新、求异,强调个性的表露;日本的设计重“禅意”,以极简与留白取胜,给人以清新朴素之感。以上这些无不是本国文化因素的具体体现。那么,作为中国的平面设计其背后的文化支撑是什么呢?本文从传统美学的审美意蕴入手,分析传统美学元素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美学之中和之美

中国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国,拥有多样的传统艺术门类,不仅独具韵味,而且富含丰厚的文化内涵。受几千年的儒学思想的影响,以及中国朴素唯物主义的生发传播,使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强调以和为美、以用为本,观物以取象,立象以见意,境生于象外[2]。中和之美作为传统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设计创作、设计欣赏及审美取向。

所谓“中和之美”,就是“中正平和”“阴阳相生”,即不偏不倚的内在品质,外观为一个既不过分又非不足的矛盾对立、和谐统一的美。作为审美范畴的“中”指内心情感的不偏不倚;“和”是矛盾对立面和谐统一、相济相成、相辅相成的外在表现的美的形态。中国古代思想认为,天下万物都可分为阴阳二极,阳为刚,阴为柔;推及审美世界,便体现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阳刚与阴柔相结合的“中和之美”,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境界。清人刘熙载说:“沈著屈郁,阴也,奇拔毫达,阳也”“书要兼备阴阳二气”“阴阳刚柔不可偏陂”。可见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婉而愈劲,婀娜中含遒健,这正是理想的中和之境。

中和之美美学元素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深深影响着中国艺术设计的审美与创作范式。大到古建筑的楼亭庙宇,小到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戏装、面具、木版年画,都充分体现了对称、均衡、和谐、工整等特点,这些艺术设计品类中处处体现着中和之美[3]。

二、当代平面设计中中和之美的体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文艺创作也要与时俱进。当前,艺术领域的门类划分呈现了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特点。平面设计作为两个空间维度的设计学科,其核心要素为文字、图形、色彩三个方面,其载体与表现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影响着人们的审美,也提升了人们的审美品质。

(一)文字元素体现中和之美

文字作为高度符号化的视觉表现形式,在平面设计中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要素,也是一种特殊的视觉信息符号,其具有的信息传达优势和自身的结构美、意象美等决定了汉字在中国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重要地位[4]。

文字要素的意义不仅是在书面上向受众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丰富的语义可以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造字之初就体现了“对称”“避让”“包容”的构成规律,因此汉字中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内外包容的字形就特别多,典型的如“林”“国”“卡”“囊”“器”等,可以看出受中和之美的影响很大。

设计师从视觉化、艺术化的角度对文字进行再表现,赋予了文字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如在当代的平面设计中,许多字体、字形设计从书法之道中找寻设计元素。这种形式美体现在字体的再造、文字版式的编排上,尤以对称、协调、穿插平衡的中和之美最能感染人,表现为字体标志、字体海报、字体包装等[5]。文字表现的个性化特征使它在平面设计中独具魅力。当下,我们可以见到大量以汉字或日语为基础的形态,用书法的表现方式融入现代平面理念创作的作品,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对称之美对平面设计独特的影响力。

(二)色彩元素体现中和之美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中和之美”的审美样式具体到设计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上,便是文与质、美与善的和谐统一。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或鲜艳明朗或质朴素雅,是影响受众印象最持久的要素,主题内容即“质”,色彩表现即“文”,相对应的形式与色彩必须和谐统一、美善相间[6]。唯有如此,色彩才有助于烘托设计的主题,创设良好意境进而增强设计作品的吸引力,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心灵震撼。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五行是产生自然万物的本源,是一切事物的来源,色彩也不例外。色彩与天道自然运动的五行法则建立关系,尤以五行对应五色,即黑、赤、青、白、黄。可见,“和谐共生”的中和之美对传统色彩观的影响至深。

例如,食品类招贴在运用色彩时,为了突出食品的新鲜、美味,常用明快的红、黄、橙为主的暖色调;化妆品类招贴以柔和色调为主,女性化妆品的招贴设计多采用粉红、玫瑰红、粉绿、淡黄等色调以表示高雅;体育文化类招贴设计创作大都采用鲜亮、明快的色调以增加画面的张力,体现活力四射的力量之美,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总之,在运用色彩的过程中,设计者应根据不同类别的活动选择不同的色调配合画面图形,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7]。

(三)传统图形元素体现中和之美

图形是平面设计最重要的视觉交流符号,既是重要视觉要素,又是信息传达的重要载体和媒介。由古至今,传统图形被人们反复地描摹着,一方面,其外形构成极具对称性,体现中和之美;另一方面,精神寓意也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和谐之美。这是因为除了它的外形具有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传统图形元素蕴含着悠长的“意境”。典型的中和之美的图形体现为传统的太极图,体现出“阴阳相生”“对称平和”之意。

在当代平面设计中,我们应在阐释图腾原本的内涵上,深挖其意境并延展出更多的理念精神。这正如司徒虹所说:“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包含科学合理部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它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体现了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所以,传统图案与图形元素背后的意境也可以沿用在当代的平面设计中。例如,中国传统图形“盘长”,在民间常结合“方胜”图案来使用,并以此表达人们四环贯彻、一切通明的美好意愿,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采用了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标识采用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现代通信网络,鲜明的形象所带来的高认知度,为联通用户的扩展和业务推广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中和之美美学元素对当代平面设计思维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古朴而内敛的特征,使中和之美美学范畴体现出了含蓄、隐喻的特点。含蓄与隐喻意在表达委婉、耐人寻味,即我们常说的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一种藏而不露的智慧。例如,靳埭强的招贴设计中常常运用水墨表现手法,将中和之美的美学思想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又将设计理念隐藏于水墨元素之中,作品内涵丰富;原研哉的“无印良品”海报设计充满了化繁为简的特点,运用简洁、大面积留白的排版方式隐喻着其品牌形象的特性及产品的精炼。此类表现手法都有个共通之处,即简洁大气且巧妙运用隐喻的元素进行重构,同时结合点、线、面等基础元素来引导人们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结 语

综上所述,中和之美的美学元素与中华文明的发展一脉相承,息息相关,对我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壮大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将这一传统美学元素运用到当代的平面设计中,应对传统元素进行细致的采纳和吸取,同时必须与中国传统美学元素紧密联系,并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使中和之美的美学理念在传承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当代平面设计的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中和美学图形
盘中的意式美学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外婆的美学
纯白美学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分图形
找图形
“妆”饰美学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