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
2019-01-12宋莉
宋 莉
(合肥师范学院 计算机学院,安徽 合肥230061)
何为“人文素养”?从字面来理解就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1]。也就是说,“人文素养”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知识方面,即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的知识储备;二是精神层面,即要具有一定的人文品质,这种品质可以是社会道德责任感,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是对弱者的同情与悲悯、对他人的宽容与帮助。而两者之中,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核心,二者缺一不可。因为知识和阅历是精神的源泉、动力,而精神品质则是知识修养的外在体现,两者只有在相互作用下,才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让他们遇事能够沉着冷静,分析问题全面深刻,待人宽容友好,从而真正体现高等教育的成果和作用。然而,如今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在精神层面上存在一定的缺失,因此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深度挖掘这一现象原因的基础上,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
1 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表现
1.1 文史哲知识匮乏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具备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表现出不凡的气质。我们生活在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理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理解,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是国家行走的名片,代表着国家的形象。然而当代大学生的文史哲知识,尤其是传统文化素养却十分匮乏。大多数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类的学生,对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甚至因为长期习惯于电脑打字而忘记部分汉字的规范书写。很多学生不愿意去图书馆,有的去了也是热衷于娱乐化的新闻及网络小说等,不能够潜心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另外,高校图书馆中的文史哲书籍除了给相关专业学生提供阅读和参考之外,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青睐。而知识匮乏会直接导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欠缺,这一点在毕业论文的撰写中就足以体现:有些学生文字表述不清,错别字时有出现;有的语言拉杂,表达过于口语化,不够简洁、贴切等。此外,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素质、思想品格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1.2 心态浮躁,急功近利
网络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信息的海量化和阅读方式的碎片化,导致当今大学生面对更多的诱惑,由于观察视角的不同及辨识能力的参差不齐,难免一些学生心态浮躁。他们中有的宁可在寝室床上玩一天手机,或者在电脑桌前打一天游戏,也不愿意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或者练一页字;有的不再将增加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技能、培养精神品质作为主要目标,而是为争名夺利而投机取巧;有的还常常缺课、逃课,每天疲于奔波,打工赚钱以购买生活奢侈品。这些急功近利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实则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差而致。
1.3 情感淡漠,处事偏颇
近年来,高校学生故意伤人、毒害室友的事件屡见报端,从马加爵到女版马加爵,再到复旦投毒案等等,我们不难看出少数高校学生的人性缺失和道德偏差,他们遇事不够沉着冷静,喜欢封闭自己,很容易走极端,对他人没有一颗宽容的心。当然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但是这些事件所反映出的问题却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这些表现说到底还是缺乏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他们不会理智地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承受不了的时候就用极端的方式去解决。
1.4 欠缺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陈寅恪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强调了独立思想和人格的重要性,他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教育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要让人获得独立的人格,让人的思想更为自由和开放,要有敏感的神经和独立的思考,这也应该是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但是,高校学生当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跟风现象,他们有些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有些不愿意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甚至有些压根没有特别的想法。
2 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2.1 信息时代的诱惑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电视、微信、微博等,随时随地了解来自全球各地的信息,而信息的高速传达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导致纸质媒体的作用力和吸引力锐减。不少大学生用课余时间泡酒吧、游玩、打游戏、网上交友,却很少有人会安静地坐在图书馆阅览书报杂志,高校图书馆也因此一度成为大学生期末复习的集合场所,而并不是在课外汲取知识营养的地方。因为高校学生刚刚从紧张繁重的中学生活中脱离出来,面对大学相对自由和宽松的环境,面对没有父母的严加管教,他们很多人无法抵制周围的诱惑,漫无目的地流连于网络,不知不觉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2 学习偏重于实用
杜威说过:“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有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持续不断生长的能力。”如今家长在对孩子的培养上,实用性目的越来越强,尤其是在高校选择专业的方向上,更是侧重于未来的就业形势,学生的兴趣爱好则往往被忽略甚至是放弃。这也导致了有些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厌倦,即使是成绩很好也很难有持久的探索和突破。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索然无味的。而高校的专业设置也多以单一的专业教育为主,缺乏对大学生长远发展的考虑[2]。
2.3 人文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近年来人文素养的培养逐渐被社会和高校重视,但仍未能形成完整有效的培养体系。长久以来,大多数高校课程设置以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主,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开设不够广泛和充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人文素养教育和相关引导[3]。同时,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建构完整、合理的人文素养教育体系,也须持续重视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3 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
3.1 营造校园和谐的人文氛围
高校要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从而使其人文素养教育具有肥沃的土壤。因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形式。和谐的人文氛围,不仅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素质养成,同时也能保证大学生不断鞭策和完善自我,从而实现高校人才的可持续发展[4]。校园人文氛围的建设和营造要内外兼修。
3.1.1 重视校园景观与人文气息的结合 现代高校校园是一个开放的场所,我们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景观形式和特色,充分体现学校贯穿古今、中西融合、兼容并包的气度与胸怀,深入挖掘当地特色以及校园文化,让学生和教师对校园产生深刻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而在校园的景观建设当中充分体现人文气息,也能够显示出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会在无形当中陶冶师生的心境,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有一个可以休憩的场所,有一个可以静静思考的地方,让身心在某一刻可以得到舒缓和放松。因此,校园景观要精心营造,这是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和最长远的规划。
3.1.2 校园文化和艺术平台的打造 高校学术平台的建设是其教学和科研的必需和体现,而校园文化和艺术平台的建设则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增添校园活力。现在高校最主要的活动形式是社团活动、艺术节等,但对于社团的管理却还不够完善,所以应当制定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形成具体可行的实施办法和规章制度,提高社团成立的门槛,并且将举办活动的数量、质量以及参与度等纳入考核体系。每年定期举办社团交流活动或者是演出活动等,尤其是要打造出学校的招牌社团队伍,并与其他学校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总之,社团不能只有幌子而不办实事,要有科学的组织和管理,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3.2 完善人文素养培养课程体系
3.2.1 设立必修和选修课程,纳入考核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根本,如果丢失了这一基础,那么高校的教育就失去了灵魂[5]。而就当前高校的人文素养教育现状而言,要使得人文素养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充分重视,就必须将其纳入考核体系。对学生而言,我们可以设立一定量的必修课程,比如“大学语文”,现在高校尤其是正规本科院校,除了中文系和历史系之类文科性质的学科之外,基本上没有中文课的设置。笔者认为,大学教育不应该间断语文课的学习,应将其纳入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什么我们可以把英语作为必修课程,而对待中文就选择了抛弃呢?难道上了大学就可以不用再学习中文、学习历史、学习哲学了吗?
3.2.2 宣传第二课堂,加强兴趣引导 在此基础之上,应该合理地设置一些人文学科的选修课,形式可以多样化,内容要广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紧张的专业学习之余,可以通过这样的课程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的情感。另外,人文学科的专业可以通过开设第二课堂也就是第二学位课堂,来引导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科类的学生积极参与人文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形式会让学生更有动力。学校通过充分调动各类教学资源,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文学、了解历史、了解哲学,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
3.3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教育之本,教师的素养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人文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储备和阅历见识,二是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教师的知识储备不仅包括他们在自己本专业领域的认识水平,还包括他们对民族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对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一定了解,以及在教学过程当中灵活应用的能力[6]。而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无疑会对学生精神品格的养成产生直接作用。教师只有言传身教、身正为范,才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就有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作为知识和文化传播者的高校教师,更应该以教化学生内心为重,高度关注现实,保持应有的清醒,用满腔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所以,高校必须首先果断摈弃人文素养培养是教授社会科学课程教师的责任这一观念,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应当加强自身人文素质修养,在教学过程中将科学知识教育和人文素养培育有机结合,理论联系实践,阐释不同学科与人文社会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高校教师要改变原有单调的教育模式,寻找和探究多种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扭转人文素养教育的被动局面。
3.4 坚持以人为本
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理应具备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因此,高校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7]。在人文素养的提升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微博、微信、信箱等形式,收集和整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打造学生喜欢和易于接受的培养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人文教育的建设中来。也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茶话会等方式让学生代表各抒己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学校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同时在无形当中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和设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