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符号—结构法阐释《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和幽默手法

2019-01-12何慧运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格列佛表现手法游记

何慧运

(安徽三联学院 外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符号—结构研究法是比较传统的经验描述法,由瑞士语言学家Ferdinand.de.Saussure提出,其核心思想是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其代表作为《普通语言学教程》。作为一种文学手法,符号—结构研究法能够从文学文本中提取虚构想象造型与功能方法内容。苏敏在《文本文学审美风格》中提出了符号—结构研究法的三个层次,即最小文学法、整一文学法和文本文学法。这三种方法为文学性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可操作空间,利用它们可深入渗透分析《格列佛游记》中的文学讽刺与幽默符号结构特征,从独特视角感受Swift作为讽刺文学大师的魅力。

1 最小文学法

最小文学法是基于自然语言符号以不可再分想象具象为基本单位展开切分的“横组合”片段,涵盖了叙述、描述、抒情和议论4种分析类型,但在《格列佛游记》中,采用最小文学法手法混用的文学片段有很多(19个),以议论与其他分析类型手法的混合最多[1]。

1.1 议论与其他分析类型手法的混用

“有些时候两个国王为了决定他们中谁该去掠夺第三国的疆域而不停争吵。”在这一文摘中,主格当然是两个国王,而争议事件则是争吵,为决定谁去掠夺第三国的疆域而争吵。“有些时候”表现的是该事件的发生是经常性的。整体来看,该段落的叙事非常复杂,且有议论成分,二者的混合使用引出一个分论点,即“决定不了谁去掠夺,两个国王之间就会互相发动国家战争”,是典型的议论与叙事手法混用。“有时候战争被发动,是因为敌人太强大”同样是叙述和议论的混用。事件为“战争被发动”,而发动战争的原因为“敌人太强大”,该原因相当抽象且复杂,并没有交代敌人怎样强大,所以引出一个分论点,即“因为敌人太强大,所以它成为国家之间发动战争的主要动机”。

1.2 叙事分析类型手法的单独使用

在《格列佛游记》中最小文学法中的“叙事”手法最常被使用。从最小文学法层面分析,发现作品中的荒诞文学表现手法和幽默文学表现手法均由叙事结构构成,其中的幽默文学表现手法全部由情态复杂叙事形式构成,如:“国王命令所有臣民在吃鸡蛋的时候必须先敲碎小端,违者重罚。”这句话涵盖了相对复杂的情态叙事语境,其隐藏的情节是皇帝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按照祖父的传统方法打破鸡蛋却被鸡蛋的较大一端划破手指。正因为这次偶然,皇帝兴师动众颁布了全国法令,强制改变全国人民用传统方法打鸡蛋,不遵从法令者要予以刑罚。这一过程荒诞而又反常,因为不合情理而极具讽刺意味。

如果从情态复杂叙事—时间这一角度分析,皇帝的这一做法运用了一个典型的选择句式,希望表明全国人民对于敲碎鸡蛋小端这一法令的普遍态度,有些国民选择宁愿受死也不服从,而原因只因为他们不愿敲碎鸡蛋的小端,这里所体现的幽默感正是Swift希望深度表达的。通过最小文学法将其分析并放大,对读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心灵触动作用。

另外,由叙事所构成的幽默文学表现手法也在《格列佛游记》中经常出现。“我建议让我躺下以便他能更方便地靠近我的耳朵,但是他宁愿选择让我把他放在手里进行交谈。”这句话包含了两段情态复杂叙事,叙述了格列佛本人与内务大臣之间的谈话方式。格列佛是小人国的巨人,所以他希望自己躺下来和内务大臣谈话,这样内务大臣就能够站在他的耳边说话;但内务大臣希望在格列佛的手中与他谈话,这其中的幽默就是格列佛与内务大臣二者之间身材的巨大差异。具体来讲,首先,通过情态复杂叙事—目的作为分析手段找到第一个幽默点:“我建议我躺下以便他能靠近我的耳朵”;其次,通过情态复杂叙事—地点作为分析手段找到第二个幽默点:“他宁愿被放在我手中交谈。”[2]

2 整一文学法

整一文学法是最小文学法的升级,属于符号—结构法中的第二个结构层级,它对于文学虚构想象与具象的解读更深入,是最小手法的横组合形式。Swift的《格列佛游记》具有极为缜密的结构,其讽刺幽默手法构成相当严谨,如果采用整一分析法可以将整个作品划分为4个片段,分别为猴子事件、我与国王关于英国的谈话、内务大臣与我的对话、我与主人关于战争的谈话,这里简单分析其中两个片段。

首先是对“猴子事件”的分析。“关于猴子国王与我的对话:国王问我在自己国家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的回答引来大笑,明白在体格上高出自己许多的人中维护名誉是徒劳。”可见猴子经常戏弄格列佛,将他视为小猴子抱在怀里,并给他喂食,而格列佛被猴子捏得全身发青。王宫派人慰问格列佛并颁布禁令杀死猴子,随后格列佛拜见了国王,国王拿这件事对格列佛开玩笑,询问他在英国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办。格列佛非常认真地回答国王,却引来宫殿中人们的大笑。当格列佛回到英国后才发现自己的可笑是因为英国人的骄傲自大,这种讽刺是一针见血的,是Swift在作品中设置的黑色幽默,理解后令人唏嘘。

“猴子事件”片段中运用到了大整一手法、中整一手法和小整一手法。比如在大整一手法中就包含了格列佛与猴子在小房子中的初次相遇以及格列佛被小猴子带到房顶上的经过;而中整一手法和小整一手法则相对丰富,以小整一手法为例,国王开我玩笑的过程就涵盖了6个最小文学手法,包括两个复杂叙事、3个告知叙事、3个问题兼复杂叙事。例如,“国王询问格列佛在英国遇到猴子会怎么办”就运用了最小文学法,表现格列佛的言行不一,所以宫殿上下才会哄堂大笑,因为格列佛口中的英国人与国王等人所理解的英国人不同,但格列佛却并不自知,他只知道在体格高出自己许多的人群中维护自己的名誉是徒劳的。

综合来讲,“猴子事件”中的中整一手法主要凸显幽默桥段,但其中也夹杂了少量的讽刺,结合中整一手法与小整一手法可知,猴子复杂的动作与格列佛复杂的心理描写都具有一定的文学幽默表现功能,而其中的议论则负责讽刺功能。

“我与主人关于战争的谈话”这一片段,同样采用了整一文学法,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内心意象配合议论展开讽刺描述,例如:“主人认为人类战争非理性、无耻,但危害性不大,论证人类危害性不大的原因:天性所致,嘴平长在脸上,前后爪子又短又软,并认为关于战争死亡人数我说了没有的事。”这段采用的“暗讽事件+议论+内心意象+嘲笑”的整一文学手法相当经典,讲述了关于发动战争的3种原因:国王填不满的野心、贪污腐化的大臣以及人们所持有的不同观点。实际上在这一段中还运用到了大整一文学手法,它以“主人询问—格列佛回答—主人评价”作为基本对话形式展开,这种对话形式主要运用功能叙述事件表现手法,其功能叙述目的在于表达格列佛内心的想法,对战争的看法、对英国人的详细评价等。与此同时,在对战争的评价中还运用到了“议论—判断—推论—明喻”这一相对直接的中整一文学表现手法,讽刺人类缺乏理性,而战争则助长了他们的天性恶习,即通过互相侵犯、互相伤害获得利益,这里运用明喻的修辞表现手法进行了更加深入、贴切且形象的评价说明。“我与主人关于战争的谈话”运用了很多的整一文学手法,其中不乏各种总结性评价、议论与讽刺嘲笑,从相对抽象的符号—结构法方面评价了人类战争爆发的种种原因以及战争本身所具备的不公平性与残酷性,同时讽刺了战争的野蛮与非理性[3]。

3 文本文学法

文本文学法强调手法组合,利用文本文学组合手法可以分析《格列佛游记》的文本事件突然转变以及对人物形象的有效塑造过程。

3.1 文本事件的突然转变

以格列佛游历大人国的经历为例,格列佛成为大人国瞧不起的小侏儒,甚至被猴子欺负,因为他的渺小,被视为“稀罕物”,由国王、王后带在身边。当格列佛自信满满、热情洋溢地向国王讲述英国的历史时,却被国王评价为人类尊严如此微不足道,像格列佛这等渺小的“昆虫”也会模仿,格列佛引以为傲的英国则被众人嘲笑。此处就存在对文本事件的突然转变分析,即国王对格列佛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相互讨论转变为嘲笑讽刺,因为在国王眼中格列佛对英国的赞美与骄傲一文不值。从对文本事件的突然转变分析可以看到《格列佛游记》中人物态度的转变,这些转变从格列佛视角出发,思考了战争、法律与英国人的生活政治情况,并全面抨击和批评了格列佛大肆赞美下的英国社会与历史,这种鲜明的对比在作品中格外刺眼,让人们体会到幽默的同时也不胜唏嘘。

3.2 人物形象的塑造

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在作品中主要围绕格列佛的经历展开,从他的游历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变化。还以他在大人国的经历为例,格列佛自以为在成人国受到优待,实际上他只是一只被国王养在笼中的金丝雀,毫无自由和尊严可言。格列佛及他所骄傲的英国在国王看来都是无足轻重的,此时,格列佛的情感也发生变化,渴望重获自由,回到英国与同自己一样的人平等对话,最后他所居住的箱子被老鹰叼走并抛在海中,被救下后格列佛顺利回到英国,重新与妻女幸福生活。这段文学描述对格列佛的人物形象刻画非常细致,他经历了情绪的几度变化,从最初的引以为傲到失落、煎熬,再到最后的热切渴望与达成所愿,格列佛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了多面性,读者在阅读时大呼过瘾,也体现了作者Swift对作品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多层次把握[4]。

4 结 语

利用符号—结构法阐述《格列佛游记》的文学内涵,再利用最小文学法、整一文学法和文本文学法细致分析其中的讽刺与幽默文学表现手法,可感受到这部作品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人文文学性,这种夹叙夹议、夹议夹讽的文学表现手法在符号—结构法的阐释下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猜你喜欢

格列佛表现手法游记
在王宫里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格列佛游记之利立浦特游记
格列佛游记
厚重感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像格列佛
超市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