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仙岭景观植物文化研究

2019-01-12罗玉燕

绿色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古树名文化景观神仙

罗玉燕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理工农学部,湖南 张家界 427000)

1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园林建设和发展,园林工作者已认识到植物元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重要性,为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文化自信的时代号召,应更好地做好园林植物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也开始了相关植物文化内涵的研究。加强中国文化和园林植物之间的联系,重视植物文化内涵,传承中国园林植物特色文化,已经成为现代园林发展的重中之重[1]。本文选取神仙文化这一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瑰宝[2]为研究背景,分析基于神仙文化景观下植物文化的应用及重要价值,从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园林建设相结合,望能创造出更为大众喜闻乐见,更具传统文化特色,拥有更多文化元素的园林景观。

2 苏仙岭神仙文化景观发展过程及特点分析

2.1 苏仙岭的神仙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传西汉文帝年间,郴城一美丽姑娘被水中五彩浮萍红须根蔓缠住双手,身体霞光四射,光彩照人,怀孕生下苏耽。苏耽感恩孝敬父母,通医道,识百草,造福百姓,德行昭著,感动上天,修道成仙,跨鹤飞去,成为一段传奇佳话。人们为纪念苏耽,把郴城牛脾山改名苏仙岭,后经园林改造,成就著名景观[3]。

2.2 苏仙岭的主要神仙景观分析

苏仙岭是湖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自古就享有“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美誉。山上古松笼翠,岗峦云雾缭绕,拥有“苏仙云松”等奇观[4]。主要神仙文化景点有:白鹿洞、景星观、苏仙观、桃花居、南禅寺等(图1、2),集中体现了中国神仙文化与宗教文化的结合。近现代文化景观有景星观、南禅寺,作为佛教、道教宗教活动场所,为苏仙岭宣传佛法道理,教化信众之用。

2.3 苏仙岭神仙文化景观要素分析

苏仙岭神仙文化景观组成以古建筑与近现代寺庙为主,采用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结合,景观内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在植物景观营造方面神仙文化内涵富有特色,植物配置与园林设计符合神仙文化景观要求,非常具有研究价值(表1)。

图1苏仙观图

图2 桃花居

从表1可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苏仙岭不同时期的景观要素也在发生变化。

3 苏仙岭植物历史渊源与文化探究

3.1 苏仙岭历代植物寻踪

自古诗词歌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对传递思想文化与情感交流有重要作用。郴州作为古道关隘,历来有许多贬谪流官途经或守任。苏仙神奇的传说所揭示的“孝感动天”、“普济众生”文化精神常打动既是流官又为文人的心怀,因此,留下许多诵咏苏仙诗词歌赋等,其中不乏有对于大自然的赞美歌颂之词(表2)。

表1 苏仙岭景观要素发展史

表2苏仙岭历代植物寻踪

诗文典籍作者年代植物 具体文句《苏仙宅枯松》陈瓘唐松、棠梨几年苍翠在仙家、不知酸涩棠梨树《降至郴先入衡州,欲依崔舅于郴》杜甫唐琼、枳棘昨者间琼树、隐忍枳棘刺《送二十三舅录事崔伟之摄郴州》杜甫唐橘郴州颇清冷,橘井尚凄清《苏仙岭》陈瓘唐梅麦瘴岭只将梅作雪,湘山今见麦为春《马岭》阮阅宋白芒牛山日日夕阳红,鹿洞年年草色浓《橘井》阮阅宋藤萝苏仙旧隐已藤萝,橘井空传岁月多《苏仙观》罗汝楫宋松云招几时来,微风韵寒松《苏仙宅》僧显万宋橘丹井愈沉疴,橘叶通仙灵《苏仙祠》阮阅宋竹松拂坛不见当时竹,系马犹存旧日松《读苏仙真人诗》林愈元樟因过章丘留此语,归郴重庇旧乡间《踏莎行题景观》万俟侣元桃、柳洞接桃源,桥横柳渡《橘井》袁子让明橘苏泉一罅橘峥嵘,曾树仙人济世名《聊斋志异》蒲松龄清桃桃结实甘芳,居人谓之“苏仙桃”《游橘井观》杨恩寿清橘一井香泉碧,千年秋橘黄《集灵观》张九镡清桧树坛高桧阴塞,院闷橘香冷

从表2中可看出历代到苏仙岭的文人,将自己对苏仙岭神仙传说的思想精神寄托于自然植物之中。其中“橘井泉香”为代表的苏仙传说被大量诗歌传颂[5],由此可见苏仙岭神仙文化与植物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图3、图4)。

3.2 苏仙岭特色植物文化内涵探究

3.2.1 苏仙岭主题植物文化

苏仙岭作为天下十八福地之一,在神仙文化景观大背景下植物所营造出来的环境具有很强的文化需求[6~8]。打造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必须把握神仙文化的文化脉络与文化性格,如道教中的仙人,喜在山林幽深之中修炼,佛教中的苦行僧追求净根顿悟,偏爱幽静清雅环境。造园者要悉心营造园林景致,这既是宗教生活的需要,也是中国特有的宗教哲学思想的产物,而苏仙岭作为道教、佛教圣地,在园林主题植物中体现的神仙文化特征正好证明。

3.2.2 苏仙岭的古树名木文化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者,它支撑着历史延承,承载着文化底蕴。苏仙一说的神仙文化早先于西汉时期就得以传开,苏仙岭作为苏仙成仙之地,要研究神仙文化与植物文化,需从从古树名木这一历史文化脉络去分析二者之间的文化联系与互通性, 以便更好地理解神仙文化与植物文化(图5、图6)。

从表3中可以看出苏仙岭的主题植物文化非常丰富并与神仙文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从表4中发现苏仙岭中古树名木历史悠久且十分名贵,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其中南酸枣、拐枣作为苏仙岭寺庙旁的古树是很有“慧根”的植物,种子有一个 既符合特征又充满文化特色的名字—五眼六通,形象地表达了它与佛教文化的巧妙结合。民间南酸枣种子也有“五福临门”的吉兆寓意,人们喜欢将它做饰品佩带。寺庙为佛教文化的宗教场所,也与南酸枣有着不解之缘。相传苏仙在这成仙,因拾得一颗小南酸枣的果实而得到慧根,而后聪明灵慧,得高人指点悟得仙道成仙归去,所以南酸枣与神仙文化中的“慧”颇有仙缘。

图3 橘井泉香

图4 桃林

表3 苏仙岭主题植物

图5南酸枣

图6 黄果朴

表4 苏仙岭古树名木

3.3 小结

以上分析苏仙岭的主题植物和古树名木的植物文化,对苏仙岭神仙文化景观下的整体植物配置与神仙文化的关系进行调查总结,得出了景观中主要植物体现了浓厚的神仙文化特色。

4 总结与讨论

本文从现代神仙文化景观苏仙岭为例出发,发掘神仙文化背景下植物文化内涵,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影响,得出:①挖掘植物文化,从神仙文化对园林影响出发,提出文化在园林建设中的时代传承紧迫性。②分析神仙文化、景观文化的研究现状,提出现代园林景观文化的重要性。③以苏仙岭为例,分析景观中主题植物与古树名木体现的神仙文化内涵与植物文化意境,指导园林景观文化建设。

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域性,植物文化也应与时俱进。随着现代园林文化建设的发展,现代园林已然迈向多元化,多样化,多方向发展。植物景观文化也要流入新鲜血液,需与新时期人们的喜好,审美,时代气息相吻合。笔者从研究新时代神仙文化景观下的植物文化出发,希望新时期的园林景观建设者注重植物文化特色与园林景观结合,实现园林的多元化,打造大众所喜爱的园林植物景观。

猜你喜欢

古树名文化景观神仙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神仙也要自力更生
4D空间下文化景观粒子的形态价值与应用场景分析
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文化景观粒子云的界定与度量
文化景观的粒子界定及其度量
长兴县上线首批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自主
遇见老神仙
老神仙变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