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9-01-11丁汝新
丁汝新
[摘 要] 学习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新时期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源于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产生。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问题意识的多寡,直接影响未来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小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乃至小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强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组织者、引领者的作用,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小学生创造产生问题的情境,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等,这些措施将改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达到小学生会学习、爱学习,具有问题意识,为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238-0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美国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適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这对将来积极投身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调查结果分析
(一)统计结果
通过对我院教育系2018级学生问题意识问卷调查,统计后特点如下:
1.问题意识行为表现上随着年级的增长,反而出现下降趋势。如问到“你在小学、初中、高中课堂上经常提出问题吗?”在小学经常提出问题的占40%,在初中的占25%,在高中的占10%。
2.问题意识的心理表现上,复杂多样。调查发现学生在小学阶段表现出有问题不敢问,怕老师、同学批评讽刺;初中阶段不愿意问,感觉问题课后自己可以去解决,但当问及课后是否解决时,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很好解决;高中阶段表现出没有问题,当问及为什么会没有问题时,很多学生感觉课堂上教师根本不善于、不允许提问题,理由是不能由于一个学生的问题而耽误其他学生的学习。
3.教师对问题的提出缺乏变通性、独创性,面对的作答对象只是极少数学生。当问及学生为什么对所学内容没有问题时,有的学生则说,老师问得都很直接,不用思考,书本上就能找到现成答案;有一部分学生则说,老师只提问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对我们视而不见。
(二)分析原因
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1.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方式来认识课堂教学
我们当前的课堂教学与过去相比虽有了很大改变,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我讲你听”“你问我答”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教师控制了整个课堂,教师为学生预先设计问题,一切按照教师的旨意来进行,学生则认为学习就是接收教师传递信息的过程。这种现象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存在很大差距。学生长期没有自己的问题可提,思维被别人牵着走,怎么称得上“主动地发展”?
2.传统的教材观没有得到根除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课程理念中也明确指出:“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是区分新旧教材观的分水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还存在“唯书本论”“唯标准答案”、对教材的运用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现象,认识不到教师、学生本身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不能最大限度地去拓宽学习内容和学习空间,学生天天“死读书”“读死书”。造成学生对教材的认识和使用上出现了偏差,从根本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3.教学“重现成结论轻过程”的现象还大量存在
学生主要是通过间接的方式从书本上获取知识,“间接”获得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善问”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特征,“错误”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与问题意识。受传统的知识观影响,教师还是把知识看成是一个静态的、等待学生掌握即可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对问题的分析探究过程。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
(一)改变观念——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和谐课堂就是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合作,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具有生成性的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新课程改革理念中指出,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流,一种对话,通过对话达到师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和谐生态课堂的建立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为问题意识培养奠定基础。
和谐课堂氛围的建立首要一条就是以问题为引领,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要体现在人格上的平等,更体现在对待知识的学习上的平等。其次,要有一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治学的态度,教师要转变自己的理念,要有一种甘愿做小学生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第三,构建适合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环境。
如在教授“教学方法”一节内容时,通过课前推行的蓝墨云班课的导学案,设计了以下问题:
(1)在该案例中,你认为影响王老师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2)你是怎样理解教学方法的?
(3)教学方法有没有好坏之分?
针对问题(1)的设计,抓住本节课的重点,激活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问题(2)的设置,让学生明确“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是在问题(1)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激活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教学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学的“教学方法”又是怎样的。在分析过程中,激活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正确思考。
问题(3)的设置,充分验证学生对“教学方法”的理解程度,激活学生对问题的“自问”意识。
(二)改革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活动。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从来不提问题。其表现有两种:一个原因就是这部分学生长期以来思维惰性比较强,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盲目接受,从不发问。另一个原因是不敢提出问题,这部分学生内心存有困惑、焦虑,问题意识呈潜在状态。
针对上述表现,我们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要积极鼓励,引导他们启动思维,肯定他们对待学习的这种积极的态度,使其问题意识实现从无到有的飞跃。
第二,教师要设法使潜在、静态的问题意识外显化、动态化,让他们正确认识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消除他们的顾虑。
第三,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将学生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切入點,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问题带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通过学生课下对资料的搜集整理、课堂上的讨论分析,让学生在矛盾解决过程中激发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不断提升自己的问题意识。
(三)区别对待——积极引导,做到学生会问问题
调查中发现虽然有的学生有提问题的积极性,但是提出的问题往往抓不住重点,也有的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进行提问,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不会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提问的方法和途径。
1.要从日常的教育现象入手去发现问题。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去发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或生活中的一系列教育问题,不断地去解决,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如在讲“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中,设计了以下问题:
(1)先天失聪的人或先天失明的人为什么不能成为音乐家或者画家?
(2)我们同学同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生活,为什么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差距?
通过问题(1)的解决,让学生明确遗传儿童发展的物质前提。
通过问题(2)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影响儿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2.抓住关键,从本质上去发现问题。
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必须从关键处入手,抓住本质,进行理解。
如“教学方法”中针对“实验法”与“演示法”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主要要抓住这两种方法行为的主体即可。“实验法”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自己。“演示法”行为主体是教师。
(四)提倡个性化的问题意识,科学地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
个性化的问题意识就是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不盲从,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这种创新精神来自学生的批判思维的形成,学生由于生长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对教材中同一内容有可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科学地给予评价,不能一味地否定学生的问题,更不能讽刺、嘲笑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例如:
师:现代社会我们的师生关系是否也应该做到“师道尊严”?
生1:我认为不应该,因为“师道尊严”是古代社会的一种师生关系,我们应该树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生2:我认为“师道尊严”并没有错,就当前来说,我们师生之间也应该做到“师道尊严”。
师:(针对生2),你能给大家说一下为什么吗?
生2:因为它体现着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应该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只有守住自己的“道”,学生才能够尊重他,尊重教师这一职业。
生3:听了他(生2)的回答,我认为也应该做到“师道尊严”。这个“道”,不仅仅是职业道德,也包括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道理,教师只有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影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你。
……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有可取之处,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必须放在不同的背景下进行理解。同时,知识也是随着时间、环境、地点的变化又有其新的解释,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总之,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的过程,有赖于学生对“学习”这一概念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参考文献:
[1]易伟保.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西部科教论坛,2010(7).
[2]张桂洪.杜威的“从做中学”对不同教育主题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1(8).
[3]钟启泉.新课程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4]冯晔.浅谈和谐课堂[J].新华教育导刊,2011(5).
编辑 尹 军